晦 朔 望 弦
(2012-12-11 12:06: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星命 |
晦 朔 望 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月亮一边是暗的,一边是明的——西暗东明,只要面对月亮显示为右暗左明,看来弦在下边,故称之为下弦。
古人很重视朔,因为朔的日子定错了,时序就乱了。天天告朔于诸侯,诸侯告朔于
古代以干支纪日,史书上不记月之第几日,而记干支,所以我们必须查明该月朔日的干支,然后按干支纪日法(下文谈到)顺推知道是月之第几日。可查杜预《春秋辰历》和陈垣《二十二史朔闰表》。
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偶或是十七日)叫做望。这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蹭。由于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所以叫做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后人以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是几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
每月初三叫做朏(fěi)
月亮和太阳成九十度角,叫做弦。《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似张弓施弦也。”有上弦下弦之分。上弦指初七或初八,下弦指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商周时代,一个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叫初吉,指初一到初七或实初八,即朔日到上弦的一段时间。金文《敦》:“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第二部分叫既生魄(也写作霸),指初八或初九到十四日或十五日,即上弦到望日的一段时间。《书经.武成》:“即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第三部分叫既望,指十五日或十六日到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即望日到下弦的一段时间。《书经.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业。”第四部分叫既死魄,指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下弦到晦日的一段时间。金文《兮伯吉父
一个月又分为三部分,叫做旬(甲骨文已有“旬”字)。十天为一旬,又叫“
月球在各个阶段的相位,依照下列的顺序皆有特定的名称:
月相 | 北半球 | 南半球 | 可见时段 | 中天标准时间 (中间相位) |
---|---|---|---|---|
朔 | 看不见 | 看不见 | 12pm | |
新月 | 难见,传统上对首见眉月的称呼 | 日落后一小时内 | 1pm | |
娥眉月 . | 右侧的1-49%可见 | 左侧的1-49%可见 | 下午到黄昏之后 | 3pm |
上弦月 | 右侧的50%可见 | 左侧的50%可见 | 中午之后到子夜之前 | 6pm |
盈凸月 | 右侧的51-99%可见 | 左侧的51-99%可见 | 午后至夜晚的大部分时间 | 9pm |
满月(望) | 可见整个月球 | 可见整个月球 | 日落后至日出前(整夜) | 12am |
亏凸月 | 左侧的51-99%可见 | 右侧的51-99%可见 | 入夜之后到清晨 | 3am |
下弦月 | 左侧的50%可见 | 右侧的50%可见 | 子夜到次日中午 | 6am |
残月(亏眉月) | 左侧的1-49%可见 | 右侧的1-49%可见 | 曙光前到清晨 | 9am |
晦 | 难见,传统上对最后的残月的称呼 | 11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