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盘古文化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认同的始祖文化,各地民间都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然而,盘古文化源自何处?这一富有学术魅力的课题,长期以来为历代众多学者所苦苦追求与探索。有学者推测,盘古文化源于南方珠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地区。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红水河贯穿其中,是珠江流域的腹心地带,属壮族主要聚居区之一。2003年9月,广西壮学专家组在对来宾市进行民族文化考察中,惊喜地发现来宾市所辖的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等地,保留有十分丰富的盘古文化,其中包括盘古庙、盘古神话传说、盘古歌谣、盘古师公戏,以及以盘古命名的村庄、山岭、岩洞等,形成了历史悠久、原生态型、独具特色的盘古文化体系与群落。专家们从地理学和考古学、语言学、地名文化、民间传说、民族文化、历史文献记载等方面找到充分的依据,认定来宾市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http://s8/large/00225TlRgy6NhaAAYibf7
这里的壮族民间自古流传着“盘古兄妹”繁衍人类的故事:远古时,水淹天下,人死几尽,只有躲在葫芦里漂浮的两兄妹得以幸存,兄妹俩结婚后生出像磨刀石一样的肉团,砍碎撒向四野,变成遍布各地的人群,开创世界,重建家园。壮语称这两兄妹俩为“盘勾”,“盘”即砺石(磨刀石),“勾”即葫芦,而文人用近音汉字记作“盘古”。“磨刀石、葫芦”,这是壮语对“盘古”一词最原始意义的解释,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葫芦兄妹生出磨刀石繁衍人类神话故事的主题,并以此为核心,在桂中来宾一带产生了为盘古立祠、造像、祭祀和唱颂盘古的传统文化事象,传承至今。
麒麟山文化
来宾市虽然是成立不久的新城市,但其文化却源远流长。1956年考古学家在该市兴宾区桥巩乡麒麟山的卡姆头洞发现距今三万多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称之为“麒麟山人”,是广西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据考证,“麒麟山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是来宾一带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先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三万年至一万年前,来宾境内已有人类居住,他们开辟了祖国的南疆,创造了来宾及周边的原始文化。
http://s15/large/00225TlRgy6NhaBiwkmae来宾市举行公祭壮族先祖“麒麟山人”大典活动
可以这样认为:麒麟山是百越归宗之地,麒麟山人所在的来宾市,是南方古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麒麟山人是南方考古学史上言必提及的珍宝。麒麟山,是壮民族的祖宗山;是来宾一座不可多得的宝山。
瑶族文化
来宾金秀的瑶族因其源流、习俗、语言、文化和服饰不同,分为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兰瑶五个支系,成为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瑶族风情。瑶族规模最大、场面最热烈的节日有盘王节、功德节、度戒节和浪坪节;最典型的瑶族民歌有香哩歌、瓜架歌、盘王大歌、黄泥鼓歌;最优美的舞蹈有盘王出兵舞、金鱼舞和黄泥鼓舞等。已故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曾说“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并亲自题词授予“瑶族之乡”称号,金秀堪称“世界瑶都”。
http://s12/large/00225TlRgy6NhaDsudJdb
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表演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瑶族传统民间绝技包括“上刀山”“下火海”“踩火犁”“趟火筒”“翻云台”“吞筷子”“咬碗”等,这套传统绝技与瑶族男子成年“度戒”仪式紧密联系。“上刀山”是赤足裸掌在左右插满钢刀的木桩上攀援,“下火海”“趟火筒”都是赤足走在烧得通红的炭火和火筒上,而手足均不会受伤。神奇的瑶族绝技曾在全国民族民间绝技大赛中获金奖,并经常出国表演。
土司文化
来宾忻城莫氏土司始于明代,由土司衙门、祠堂、官邸、大夫第等建筑群组成,总面积38.9万平方米。明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降忻城为土县,由莫氏任土知县治理,并钦准世袭。忻城莫氏土官世袭统治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废除,历明清两朝470多年。若从其始祖莫保协理算起,时间跨度500年。土司衙署在全国都有,但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忻城莫氏土司衙署,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土司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电视剧《刘三姐》《一代廉史于成龙》等10余部作品都是在此拍摄内外景。
http://s6/large/00225TlRgy6NhaEbSmxf5
忻城莫氏土司在沿袭、土地制度、赋税、教育文化、军事、司法等方面反映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受到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忻城县对莫土司衙署景区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建设,增建了土司博物馆、练兵场、翠屏山公园、三界庙、通天寺等景区,并对旧土司建筑群进行立面改造。忻城县莫土司衙署现已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来源:《当代广西》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