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中的阿难、迦叶像

标签:
摩崖石刻假山设计苏氏山水园林假山瀑布 |
分类: 摩崖石刻 |
雕塑中的阿难、迦叶像
阿难、迦叶像是佛主旁的二大弟子。前者少年聪慧型,后者年迈老成型。佛像雕刻中常将二者置于主尊左右胁侍的地位。南北朝时期二弟子石像无大变化,然敦煌、麦积山中塑像则已明显区别出二者的特征。人唐后的二弟子石像开始注意写实性的表现,基本以现实中的高僧形象,作为创作的原型。老少特征极为明显。至宋则完全世俗化,不仅脱弃了宗教色彩,而且如同真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个性。敦煌第四十五窟中的石雕阿难、迦叶像,可算是典范之作。
(左起:天王 阿难 迦叶 主尊
唐 彩塑 敦煌四十五窟)
阿难. 迦叶 相貌特点
平顶敞口龛,塑像七身,体态各异,个性明朗。主尊正襟危坐,温和慈祥。迦叶老态深沉,襟怀坦荡。阿难少年颖悟,敦实憨厚。菩萨亭亭玉立,秀外中慧。天王戎装革里,金刚怒目。阿难, 迦叶雕塑二像面庞长方,额宽腮丰,鼻挺耳大,表情生动。阿难眉清目秀,意态闲适,整个身体略作前倾,似有失重感;迦叶双眉紧锁,表情沉稳持重,上身前倾,似与阿难对语。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遗址曾出土过一对同类的唐代阿难、迦叶石像,相比之下,敦煌第四十五窟中的雕塑阿难、迦叶像的弟子像则显得更为生动,更为写实,更富有个性特征和艺术情趣。 宋代的天王像,基本是真实的武将形象写照。其形体较大,真实感很强,制作者对之注重于气势的刻划和表现,夸张的成分则相对减弱。
(左起:迦叶 阿难
天王)
迦叶和阿难是佛教历史上仅次于释迦牟尼佛的重要人物。迦叶是佛的大弟子,而阿难侍奉释迦佛二十七年,并亲闻了佛的临终教诲。迦叶与阿难放置于菩萨两侧,仿佛七百年后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罗伦斯与朱利亚诺所做的陵墓雕像,用黎明与黄昏、日与夜分别象征着时间、生命的流逝,与主体人物的不朽构成了雕塑上的完美配置。
前一篇:如何做好假山
后一篇:体验温泉酒店带来的美景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