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叶圣陶童话集之一:《稻草人》(足本,未删节本)
(2011-04-25 07:59:28)
标签:
转载 |
太长了,这里只贴一点,下面给出链接:
m&$Ce{
叶圣陶童话集之一:《稻草人》(足本,未删节本-01)
叶绍钧 著
肖毛 扫校
文学研究会丛书
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初版,十九年六月六版
扫校说明
一直想看到叶圣陶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原貌,直到在中国高校中英文图书网下载到此二书的民国版,我的心愿才告完成。
为让别的网友也看到此书的原貌(因为我们如今读到的基本是修改本,与原文已大不相同),我决定把这两本书和手中的其余叶圣陶童话扫校出来,做成电子版。这个工作极其费力,我从2006年12月28日起,苦战至今,终于完成任务。
这两本书都是Divu格式,需要一页页转化为Bmp格式,再转化为JPG格式,再压缩为图片原大的35%,扫描软件才可识别,因为原稿分辨率太高,反而不利于文字识别。为了偷懒,我只把《稻草人》中的《小白船》《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喉咙》《旅行家》《鲤鱼的遇险》《克宜的经历》《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转化为JPG,校对为电子版,《傻子》《燕子》《一粒种子》《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花园之外》《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则扫校自宁夏人民版的《叶圣陶童话故事集》,然后根据初版本删改。
《画眉鸟》《玫瑰和金鱼》《跛乞丐》《快乐的人》《稻草人》的修改本电子版,来自小书房网站。
《稻草人》中的郑振铎序文,扫校自1923年10月15日第92期《文学》,又与原书核对一遍。
原文中的明显错字直接改正,原文写入【】内,以便查对。原文中的通假字和异体字一律保持原貌。原文中的标点略有更改,不出校记。
另外修改和新写了几片关于《稻草人》的文字,与一些相关文字收录于后,作为附录。
我扫校和搜集到的修改本电子版,也附录在后面,供读者对比。
22:17 07-1-4 肖毛
目录
郑振铎序
1.小白船
2.傻子
3.燕子
4.一粒种子
5.地球
6.芳儿的梦
7.新的表
8.梧桐子
9.大喉咙
10.旅行家
11.富翁
12.鲤鱼的遇险
13.眼泪
14.画眉鸟
15.玫瑰和金鱼
16.花园之外
17.祥哥的胡琴
18.瞎子和聋子
19.克宜的经历
20.跛乞丐
21.快乐的人
22.小黄猫的恋爱故事
23.稻草人
附录:
1.《叶圣陶童话选》后记(叶圣陶)
2.《<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中的“编者的话”
3.说说《稻草人》及其各种版本(肖毛)
4.《The scarecrow》英文版叶圣陶序 (叶圣陶,肖毛译)
5.有待重新认识的叶圣陶童话(肖毛)
6.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
7.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走向现实主义的标本 (胡丽娜)
序
郑振铎
圣陶集他最近二年来所作的童话,编成一个集子,以末后的一篇《稻草人》为全集的名称,他要我为他作一首序文。我是很喜欢读圣陶的童话的,而且久已想说几句关于他的童话的话,所以便乘这个机会在此写几个字;不能算是《稻草人》的介绍,不过略述自己的感想而已。
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Hans Ardersen)曾在一处地方说,“人生是最美丽的童话。”(“Life is the most
beautiful fairy
tales”)这句话在将来“地国”的乐园实现时,也许是确实的。但在现代的人间,他这话却至少有两重错误:第一,现代的人生是最令人伤感的悲剧,而不是最美丽的童话;第二,最美丽的人生,即在童话里也不容易找到。
现代的人受了种种的压迫与苦闷,强者呼号着反抗,弱者只能绝望地微喟。虽然有许多不自觉的人,如绿草之春而遍野,秋而枯死,没有思想,也不去思想;还有许多人住在白石的宫里,夏天到海滨去看荡漾的碧波,冬天坐在窗前看飞舞的白雪,或则在夕阳最后的澹光中,徘徊于丛树深密流泉喷激的画图里,或则当暮春与清秋的佳时,弄棹于远山四围塔影映水的绿湖上;他们都可算是幸福的人。这正如看一幅最美丽的画图:绿畴千亩,陌上桃花盛开,小溪曲流于其间;农夫驱着牛在那里犁田,渔翁静静的坐在绿荫底下垂钓㈠,少年跨着骏马在陌上驰着;天空是一碧无际,间泛着若隐现的鱼鳞似的几片白云,谁会见了这幅画图而不觉得这是可留恋的境地呢?然而这不过是一幅画图而已!在真实的人生里,虽也时时的现出这些景象,却只是一瞬间的幻觉,而它的背景,乃是一片荒凉的大沙漠或是灰色的波涛汹涌的无边海洋[。]所以一切不自觉者与快乐者实际上却与一切的悲哀者一样,都不过是这大沙漠中或是这无边海洋中的只身旅行者或随波逐浪挣扎着的小动物而已。如果拿了一具大的显微镜,把人生仔细观察一下,便立刻现出如克里卜莱·克拉卜莱(Cripply
Crappley)①㈡老人在《一滴沟水》里所见的可怕的现象来:
所有几千个在这水里的小鬼,都跳来跳去,互相吞食,或是彼此互相撕裂,成为片片。……这景象如一个城市,人民狂暴的跑着,打着,竞争着,撕裂着,吞食着。在底下的想往上面爬,乘着机会爬在上面的却又被被压下了。有一个看见别的一只腿比他长,便把它折下来。还有一个,生了一个小瘤在耳边。他们便想把它取下来,四面拉着他,竟因此故而把他食掉了。只有一个小女儿沈静的坐着,她所求的不过是和平与安宁。但别的却不愿意,推着她向前,打她,撕她,也把她食掉了。
正如那向这显微镜看着的无名的魔术家所说的,“这实是一个大都市的情况。”或者更可以加一句,“这实是人生!”
如果更深邃的向人生的各方面看去,则几乎无处不现出悲惨的现象。如圣陶在《克宜的经历》里所说的:在商店里,在医院里,在戏馆里,所有的人都是皮包着骨,脸上全没血色,他们的又细又小的腿脚正像鸡的腿脚;或如他在《画眉鸟》里所说的:有腿的人却要别人拉着走,拉的人的额上的汗渗出来,像蒸笼的盖,几个油腻蒙了周身的人,终日在沸油的镬子旁为了客人的吩咐而作工,唱歌的女孩子面孔涨得红了,在迸出高声的时候,眉头皱了好几回,颧骨上面的筋也涨粗了,她也是为他人而唱的。虽然圣陶曾赞颂着田野的美丽与多趣[,]然而他的田野是“将来的田野”,现在的田野,却是如《稻草人》里所写的一样——也是无时无处不现出可悲的事实。
所谓“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在哪里可以找得到呢?现代的人世间,哪里现得出来“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呢?
恐怕那种所谓童话的美丽的幸福的生活,只有在最少数的童话里才能有罢!而这些最少数的美丽的生活,在童话里所表现的,也并不是在人世间,却都在虫的世界,花的世界里,至于在一切童话里所表现的“人”的生活,却仍是冷酷而悲惨的。
我们试读金斯莱(Charles Kingsley)的《水孩》(Water
Babies),扫烟囱的孩子汤姆(Tom)在人的社会里所受的是何等冷酷的待遇呀!再试读王尔特(O
Wilde)的《安乐王子》,燕子飞在空中所见的景象是何等悲惨的景象呀!少年皇帝②在梦中所见的景象又是何等的景象呀!没有,没有,在童话中的人生也是没有快乐的!正如安特生在他的《一个母亲的故事》㈡里所述的,母亲的孩子为死神所抱去,她竭尽力量想把他抱回,但当她在井口看见孩子的将来的运命时,她却要叫道,“还是带他去好”!现代的人生,就是如此。
圣陶最初下手做童话,是在我编辑《儿童世界》的时候。那时,他还梦想着一个美丽的童话的人生,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土。所以我们读他的《小白船》,《傻子》,《燕子》,《芳儿的梦》,《新的表》及《梧桐子》诸篇,可以显然的看出他是在努力的想把自己沉浸在孩提的梦境里,又想把这种美丽的梦境表现在纸上。然而,渐渐的,他的著作情调却不自觉的改变了方向。他在去年一月十四日写给我的信上曾说,“今又呈一童话,不识嫌其太不近于‘童’否”?实在的,在成人的灰色云雾里,想重现儿童的天真,写儿童的超越一切的心理,似乎是不可能的企图。[”]圣陶的发生疑惑,也是自然的结果。我们试看他后来的作品,虽然他依旧想以同样的笔调来写近于儿童的文字,而同时却不自禁的融凝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虽然在文字方面,儿童是不会看不懂的,而其透入纸背的深情,则是一切儿童所不容易明白的。大概他隐藏在童话里的这个“悲哀”的分子,也与柴霍甫(A·Tchekhov)在他短篇小说和戏曲里所隐藏的一样,渐渐的,一天一天的浓厚而且增加重要。如他的《一粒种子》,《地球》,《大喉咙》,《旅行家》,《鲤鱼的遇险》,《眼泪》等篇,所述的还不很深切,他还想以“童心”来完成一个人世间所永不会完成的美满的结局。然而不久,他竟无意的又自己弃了这种幼稚的幻想的美满的大团圆。如《画眉鸟》,如《玫瑰和金鱼》,如《花园之外》,如《瞎子和聋子》,如《克宜的经历》等篇,则其色彩已显出十分的灰闇。及至他写到《快乐的人》的薄膜的破裂,则他的悲哀已造极巅,即他所信的田野的乐园,此时也已摧毁,最后,他的对于人世间的希望,遂随了《稻草人》而俱倒。“哀者不能使之欢乐”,我们观圣陶的童话里的人生的历程,即可知现代的人生是如何的凄冷悲惨;即梦想者竭力欲使之在理想的国里美化这么一瞬,仅仅是一瞬,而在事实上也竟不能办到。
人生的美丽的生活,在那里可以找到呢?如果将来的“地国”的乐园不曾实现,人类的这个寻求恐怕是永没有终止的时候的。
写到这里,我想,我们最好是暂且放下这个无答案的冷酷的人生问题,转一个方向,谈谈圣陶的艺术上的成就。
圣陶他自己很喜欢这个童话集;他曾对我说,“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我在《稻草人》里,喜欢读的文字,似乎也较《隔膜》多。虽然《稻草人》里有几篇文字,如《地球》,《旅行家》等,结构上似略幼稚,而在描写的一方面,则全集中几乎无一篇不是成功之作。我们一翻开这个集子,就读到: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里,只是微笑,有时做很好看的舞蹈。绿草上滴了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人眼睛。溪面铺着萍叶,矗起些桂黄的萍花,仿佛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来往,针一般地微细,独有两颗眼珠,大而发光。”(《小白船》)
这是如何的移人的美的叙述呀;当我们读时,我们的心似乎立刻被带到一个小溪之旁,站在那里赏玩这种美景。然而还不仅此,如果我们继续的读下面的几段:
“许多梧桐子,他们真快活呢。他们穿了碧绿的新衣,一齐站在窗沿上游戏。四面张着绿绸的幕;风来时,绿绸的幕飘飘地吹动,像个仙人的住宅。从幕的缝里,他们可以看见深蓝的天,天空的飞鸟,仙人的衣服似的白云;晚上可以看见永久笑嘻嘻的月亮,美眼流转的星,玉桥一般的银河,提灯游行的萤虫。他们看得高兴,就提起小喉咙唱歌。那时候间壁的柿子也唱了,下面的秋海棠也唱了,阶下的蟋蟀也唱了,下面的秋海棠也唱了,阶下的蟋蟀也唱了。”(《梧桐子》)
“温柔的而清净的河,是鲤鱼们的家乡。日里头太阳光像金子一般,照在河面上;又细又软的波纹,仿佛印度的细纱。到晚上银色的月光,宝石似的星光,盖着河面的一切;一切都稳稳地睡去了,连梦也十分甜蜜。大的小的鲤鱼们,自然也被盖在细纱和月光星光底下,生活十分安逸,梦儿十分甜蜜”。(《鲤鱼的遇险》)
“春风来了,细细的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些嫩黄色,定睛看去,又说不定是嫩黄色,却有些绿的意思。他们的腰好软呀!轻风将他们的下梢一顺地托起,姿势整齐而好看。默默之间,又一齐垂下了,仿佛小女郎梳齐的头发。
“两行柳树中间,横着一道溪水。不知由谁斟满了的,碧清的水面几与岸道相平。细的匀的绉纹好美丽呀!仿佛固定了的,看不出波波推移的痕迹;柳树的倒影,清清楚楚,可以看见。岸滩纷纷披着绿草,正是小鱼们小虾们绝好的住宅。水和泥土的气息发散开来,使人一嗅到,便想起这是春天特有的气息。温和的阳光笼罩溪上,更使每一块石子每一粒泥砂都有生活的欢乐。”(《花园之外》)
我们便不知不觉的惊奇而且要带着敬意,赞颂他的完美而细腻的美的描写,实在的,像这种的描写,不仅非近来粗浅而夸大的作家所能想望得到,即在《隔膜》里也难寻得这种同样的文字。
在描写儿童的口语与人物的个性一方面,《稻草人》也是很成功的。
圣陶在艺术上,我们实可以公认他是现在中国二三最成功者当中的一个。
《稻草人》的文字同时又很浅明,没有什么不易明瞭的地方。如果把这个集子给读了四五年书的儿童看,我想他们必定是很欢迎的。
有许多人恐怕要疑惑,像《瞎子和聋子》及《稻草人》,《画眉鸟》等篇,带着极深挚的成人的悲哀与极凄切的失望的呼声的,给儿童看了要否引起什么障碍?幼稚的和平纯洁的心里应否即掷以人世间的扰乱与丑恶之石子?这个问题,以前也曾有许多人讨论过。我想,这个疑惑似未免太过于重视儿童了。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可以说是应该的。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识一样,我们不必,也不能有意的去防阻他。
这个童话集里,附有不少的美丽的插图。这些图都是许敦谷君画的。我们应该在此向他致谢。有这种好图画附印在书里,在中国,可以说此书是第一本。
① 见安徒生的《一滴沟水》
② 见王尔特的《少年皇帝》
郑振铎
十二,九,五,夜。
22:12 04-8-11肖毛扫校
肖毛校记
㈠ 克里卜莱·克拉卜莱(Cripply
Crappley):克里卜莱,在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之五《母亲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新2版)第十三篇《一滴水》中,译作“克里布勒·克拉布勒”,译者注云:“原文是Krible-Krable,即乱爬乱叫的意思。”据此,这个老人的原文与郑振铎此文中所引不同。另,此处郑振铎所引文字亦非译文原文,而是综述,译者亦非叶君健,当是其他译者,很可能是顾均正或徐调孚等常在《文学周报》发表安徒生童话译文的译者,具体待查。
㈡ 《一个母亲的故事》,即《母亲的故事》,乃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之五《母亲的故事》的最末一篇。
1.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里,只是微笑,有时做很好看的舞蹈。绿草上滴了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人眼睛。溪面铺着萍叶,矗起些桂黄的萍花,仿佛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来往,针一般地微细;独有两颗眼珠,大而发光。青蛙儿老是睁着两眼,像看守的样子,大约等待他的好伴。
溪面有极轻的声音,——水泡破碎的声音。这是鱼儿做出来的。他们能够用他们的特别方法,奏这奇异的音乐。“泼刺……泼刺,”他们觉得好听极了。
他们就邀着小红花一起舞蹈;绿草因为夸耀自己仙人的衣服,也跟了上来;小人国里的睡莲,喜得轻轻地抖动;青蛙儿看得呆了,不知不觉,随口唱起歌来。
溪上一切东西,更觉得有趣,可爱了。
小溪的右边,泊着一条小小的白船。这是很可爱的白船,船身全是白色,连舵,桨,篷,帆,都是白的;形状正像一支梭子,狭而长。这条船不配给胖子坐的。倘若胖子跨上去,船身一侧,就会掉下水去。也不配给老人坐的。倘若老人坐了,灰黑色的皮肤,网一般的额纹,同美丽的白色不配合在一起,一定使老人羞得要死。这条【就】小船止配给玲珑美丽的小孩子坐的。
这时候,两个孩子走向溪边来了。一个是男孩子,穿的白色的衣服,面庞红得像苹果。一个是女孩子,穿的同天一样的淡蓝色的衣服,也是红润的面庞,更显得细洁。
他们两个手牵着手,轻快的步子走过小林,便到了溪边,跨上小白船。小白船稳稳地载着他们两个,仿佛有骄傲的意思,略微摆了几摆。
男孩子说,“我们且在这里坐一会罢。”
“好,我们看看小鱼儿。”女孩子靠着船舷回答。
小鱼儿依旧奏他们的音乐,青蛙儿还是唱歌。男孩子采了一朵萍花,插在女孩儿的发辫上,看着笑道,“你真像个新娘子了。”
女孩儿似乎没有听见,只拉着男孩子的衣,道,“我们来唱鱼儿歌,我们一齐唱。”
他们唱歌了:
鱼儿来!鱼儿来!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我们唱好听的歌,愿与你们同游。鱼儿来!鱼儿来!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我们采好看的花,愿与你们同游。鱼儿来!鱼儿来!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我们有快乐的一切,愿与你们同游。
歌还没唱完,大风起了,溪旁花草舞得很急,水面也起了波纹。男孩子张起帆来,预备乘风游行。女孩子放下了舵,一手按住,像个老舵工。忽然两岸往后退了,退得非常之快,小白船像飞鱼一般地游行于溪上了。
风真急呀!两岸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只见一抹抹的黑影向后闪过。船底的水声,罩住了一切声音。白帆袋满了风,像弥勒佛的肚皮。照这样的急风,不知小白船要被吹到那里去呢!他们两个惊慌了;而且行了好久,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想要他停止,可又办不到,他飞奔得正高兴呢。
女孩子哭了。她想起家里的妈妈;想起柔软的小床;想起纯黄的小猫。今天恐怕不能看见了!虽然现在在一起的是亲爱的小伴,但对于那些也觉舍不得。
男孩子替她理被风吹散的头发,一壁将手心盛她的眼泪。“不要哭罢,好妹妹,一滴眼泪,譬如一滴甘露,很可惜的。大风总有停止的一刻,犹如巨浪总有平静的一刻。”
她只是哭泣,靠在他的肩上,像一个悲哀的神女。
他设法使船停止。他叫她靠着船舷,自己站起来,左手按帆绳的结,右手执一柄桨。很快的一个动作:左手抽结,右手的桨撑住岸滩。帆慢慢地落下来了,小白船停止了。便看两岸,却是个无人的大野。
他们两个登岸,风还是发狂的样子,大树都摇得有点疲乏了。女孩子揩着眼泪,看看四面无人,又无房屋,不由得又流下泪来。男孩子安慰她道,“没有房屋,我们有小白船呢。没有人,我们两个很快活呢。我想就在小白船里,住这么一世,也是很好。你也这么想罢?我们且走着玩去。”
她自然而然跟着他走了。风吹来,有点寒意,使他们俩贴得愈近,彼此手钩着腰。走不到几百步,看见一树野柿子,差不多挂的无数玛璃球,有许多熟透的落在地上。她拾起一个来,剥开一尝,非常甘甜,便叫他拾来同吃。他们俩于是并坐地上吃柿子,一切都忘记了。
忽然从一丛矮树里跑出一头小白兔。他奔到他们俩跟前,就贴伏着不动。她举手抚摩他的软毛,抱他在怀里。男孩子笑道,“我们又得一个同伴,更不嫌冷静了!”他说着,剥一个柿子给他吃。小白兔凑近来,红色的果浆涂了半面。
远远地一个人奔来,面貌丑恶可怖,身子也特别地高。他看见小白兔在他们俩身边,就扳起面孔来,说他们偷了他的小白兔。男孩子急辩白道,“这是他自己奔来的,我们欢喜一切可爱的东西,当然也欢喜他。”
那人点头道:“既如此,也不怪你们,还我就是了。”
她舍不得与小白兔分别,抱得更紧一点;面庞贴着他的白毛,有欲哭的意思。那人那里管她,一抢就将小白兔抢了去。
这时候风渐渐地缓和了。男孩子忽然想起,既然遇到了人,何不问一问此地离家多少远,回去应向那条河水走?他就这样问了。
那人道:“你们的家,离这里二十里呢!河水曲折,你们一定不认识回去,可是我可以送你们回去。”
他喜极了,心想这么可怕的样子,原来是个最可爱的人。她就央告道,“我们就上小白船去罢。我们的妈妈,小黄猫,等着我们呢。”
那人道:“不行,我送了你们回去,你们没有什么东西谢我,岂不太吃亏了?”
“我谢你一幅好的图画,”男孩子说;他两手分开,形容画幅的大小。
“我谢你一束波斯菊,红的白的都有,好看煞呢,”女孩子作赠花的姿势。
那人摇头道:“都不要。我现在有三个问题,你们若能回答,便送你们回去。若是不能回答,我自抱了小白兔回去,不管你们的事。能够答应么?”
“能够,”她欢呼一般地喊了出来。
那人说:“第一个问题是:鸟为什么要歌唱?”
“要唱给爱他们的听,”她立刻回答出来。
那人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是:花为什么芳香?”
“芳香就是善,花是善的符号呢,”男孩子抢着回答。
那人拍手道:“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小白船是你们所乘的?”
她举起右手,像在教室里表示能答时的姿势,道,“因为我们的纯洁,惟有小白船合配装载。”
那人大笑,道:“我送你们回去了!”
两个孩子乐极,互相抱着,亲了一亲,便奔回小白船。仍旧是女孩子把舵。
男孩子和那人各划一柄桨。她看看两岸的红树,草屋,平田,都像神仙的境界。更满意的,那个小白兔没有离开,此刻伏在她的足旁。她一手釆了一枝蓼花给他咬,逗着他玩。
男孩子说:“没有大风,就没有此刻的趣味。”
女孩子说:“假若我们不能答他的问题,此刻还有趣味么?”
那人划着桨,看着他们两个微笑,只不开口。
当小白船回到原泊的溪上的时候,小红花和绿草已停止了舞蹈;萍花叶盖着鱼儿睡了;独有青蛙儿还在那里歌唱。
一九二一,十一,十五。
全文链接如下: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144953&key=13012481&idArticle=89264&strItem=books&flag=1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144953&key=636658029&idArticle=89287&strItem=books&flag=1#Bottom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144953&key=636658029&idArticle=89289&strItem=books&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