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里加,黑猫守护下的老城

标签:
波罗的海拉脱维亚国庆eos6d黑头宫第一颗圣诞树 |
分类: 悠游 |
(老城的猫屋)
(最后的一丝秋意)
冬游欧洲的首站,波罗的海三国之一拉脱维亚。拉脱维亚是个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国家,首都里加坐落在里加湾的深处,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一直很喜欢的大提琴演奏家麦斯基是拉脱维亚人,也是对这个小国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
有着800年历史的里加,道加瓦河穿城而过,除了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风貌老城,还有着欧洲规模最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艺术主义建筑群,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把里加称为“北方的巴黎”。既然不能在色彩斑斓的季节里游览这个国家,咱就不去周边的锡古尔达,尤尔马拉了,把时间都留给风光无限的里加吧~

(拉脱维亚国旗颜色的帽子围巾)
对于没有直飞的波罗的海国家,俄航的转机线路算是不错的选择。中午的航班飞行八小时再转飞一小时,当晚就能抵达,转机也很顺利,完全没有网传的那么混乱。降落莫斯科时体验了一把传说中的全体乘客热烈鼓掌,感谢机长的“不杀之恩”
。俄航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个人认为比上次俄罗斯旅行乘坐的海南航空好得多!

11.18.恰是拉脱维亚国庆,虽然我们19号到,正值周六,所以降落前还看到了绚烂的烟花,甚是美好的体验:)里加机场去市区很方便,有bus也有波罗的海航空的小巴.
年纪大了不想舟车劳顿,还是直接打车,出机场就有成排的出租车候着,清一色大车型很人性化,车辆也很新,司机大叔彬彬有礼英语也不错,总之第一印象良好。

吸取上次首站巴黎没好好休息的教训,这回好好补了一觉。过了中午才不慌不忙进老城晃悠,没想这半天也是在里加三天天气最好的一天。毕竟是冬日的北欧地区,好天气真是转瞬即逝。

老城是里加的核心,蜿蜒的小道上是童话般的王国,早早的一抹斜阳给彩色的房子镶上金边
红砖红屋顶,青铜的塔楼尖顶,在蓝天映衬下甚是好看,绿油油地红艳艳

这组鸡猫狗驴的雕塑,来自格林童话《不来梅的城市乐手》,因为里加和不来梅是友好城市.
据说摸了能带来好运,于是大家都很热衷于摸雕塑的鼻子,看来各国人民都有着同样的爱好。
来到城中心的李维广场,还能看到残留的积雪。我们到达里加的一周前,李克强总理来此参加“16+1合作“及中国-中东欧国际会议,当时可是大雪纷飞。

广场中心的现代装置,顶端立着一只风信鸡。风信鸡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自13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作辟邪之物,里加许多屋顶,教堂塔楼顶上都站立着各种各样的风信鸡
李维广场的另一头便是著名的猫屋,因两只站在屋顶受惊吓的黑猫而得名,如今这座18世纪的黄色建筑的底楼是一家餐厅
李维广场四周分布着各种18世纪的彩色蛋糕楼,充满了童话气息。

里加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中心,从最早的汉萨同盟,由日耳曼商人控制,到16世纪后期先后为瑞典,俄罗斯,立陶宛大公国所瓜分,一度是瑞典第二大城市。在前苏联时期则是除莫斯科,圣彼得堡外第三大工业城市,足见里加曾经的辉煌。

20世纪初的新艺术主义建筑也分布其间
此后两日冷空气来袭,天空一直阴沉沉,感觉如同上海的作雪天

里加主座教堂,建于1211年,如今仍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最大的教堂。内部巨大的管风琴1884年完工时为世界最大(目前世界第四)

天公不作美,这是难掩这些积木式房屋的童话气息,只能想象夏日里的老城之美。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市政广场

天公不作美,这是难掩这些积木式房屋的童话气息,只能想象夏日里的老城之美。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市政广场
市政厅大楼在二战中被毁,如今这幢是新建的。
对面的黑头宫同样在二战中损毁,如今这座颇受游客喜爱的建筑是为庆祝里加建城800年而斥巨资新建的。这座里加明信片式的代表建筑最早建于1344年,当时未婚的德国商人组成的黑头协会把此地作为聚会场所,用如今的话来说也就是钻石王老五们聚会的地方。
在呜呜冷风中强颜欢笑

找到著名的里加中世纪古宅“三兄弟”并不容易,Maza
Pils iela 17-21号是一处不起眼的街巷。带点朴拙感的三栋楼房分别建于15-17世纪,明显受到荷兰建筑风格影响。外墙立面上的窗户都很小,源于当年要征“窗户税”的缘故,看来中世纪还真是挺黑暗的

由“三兄弟”继续往北是圣雅各大教堂,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多为路德新教,拉脱维亚第一场路德教仪式就在此举行.
教堂后面便是奶油色的雅各布兵营,如今是许多咖啡馆所在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