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山上好风景

标签:
升旗山槟城豆蔻汁轨道缆车 |
作为一个热带海岛,槟榔屿也拥有碧海蓝天,椰树沙滩和遍布的棕榈林,到升旗山上俯瞰全景便成为游客来到槟城必做的一件事情。升旗山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山间避暑胜地,山高830米,由于昔日英国的高官多居住于此,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语传递重要讯息,这便是升旗山名称的由来。
极乐寺与升旗山很近,在光大Komtar的巴士总站坐204到Air Itam下即可,好像是2马币票价,不清楚站的话问一下司机,这里的公车司机还是很客气友好的。从极乐寺出来到原站点等车再坐个两站就到升旗山了,那里是终点站。沿着山路而上,极乐寺就在眼前,却找不到大门,问了一老伯才知道就在那一堆大巴后面,有一条极不起眼的小路,挂着一极不起眼的牌子指明了通向极乐寺的小路,这在国内是多么不可思议!
穿过两侧小贩林立的迷宫般的上山通道终于进入极乐寺,一路上发现前来参拜游览的人真不少,除了华人脸孔还有不少印度人,也是,佛教最早也是从印度传出来的嘛:)这座放生池里的乌龟真够多的,还真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姐总觉得有股冷风袭来,赶快拉着小葱撤离!
极乐寺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佛教寺庙,,于1890年由一位中国禅师动工建造,历时20多年。别看这寺庙有点斑驳破旧,毕竟有着百多年的历史,不像如今国内的寺庙都重新修建得金碧辉煌,然后还要收昂贵的门票,这也算是天朝的一大特色吧!
买一把香不过几马币,这种祈福的小缎带2马币一条,信众纷纷写下自己的愿望及对家人朋友的祝福
姐也写了一条,很精辟吧,只求合家平安!
再看看这位老兄写的,太赤裸裸了吧
虽然姐不信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信仰的重要!我们尊重各地人们的宗教信仰,无论是佛教,天主教,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每每看到信众们虔诚的姿态,都感觉自己的心灵被净化;感觉姐有点少年派的影子了哈,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
等车中,山脚下的空气甚好!我们从极乐寺下来也就近1点,山下林立的小吃摊居然大都收摊了,只好随便吃了点,难道这里人周末只做半天生意?不过,姐倒是喝到了在槟城市区遍寻不着的豆蔻汁,作为槟城的特产,清甜微酸,还不错哦:)
曾在游记里看到说周末的升旗山人很多,坐缆车经常排很长队,我在售票处张望了一下,感觉还可以,便买了来回票
如今外国人的票价已经涨到30马币来回,而马来西亚人只需9马币,还是很便宜的,进了通道才发现人也不少
缆车早在1923年就通车了,不过现在已换了新的车厢;这种轨道缆车很象香港太平山的缆车,小鱼曾经坐了无数次都不曾厌倦,听说现在HK坐缆车排长龙,真心怀念十年前的香港...顺便推荐一下手上的100Plus饮料,很好喝,东南亚也貌似只在大马有,比国内的能量类饮料都好喝
到了山顶,一片噪杂声,才发现下山的队伍已经排到车站以外好几十米,倒吸一口冷气!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期望过会人会少些...
山上空气确实清新宜人,远处乔治市的景色一览无遗,还真和香港很相似
远远望见槟城的标志光大中心,而海的那一边则是马来半岛
这个角度则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槟榔屿大桥
往西北方向则是槟城最好的海滩巴杜丁宜海滩了。站在山顶俯瞰山下令人心旷神怡,无怪乎作家郁达夫当年也曾到此一游,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呢,“好山多半被云遮,北望中原路正赊,高处旗升风日淡,南天冬尽见秋花。”
山顶的猫头鹰馆,儿童是免费的
随风飘扬的大马国旗和槟榔屿州旗
这个蓝白色的小屋应是山顶的警署吧?
放眼望去,依旧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
走累了便在山顶的观景咖啡厅喝杯饮料,赶巧又遇上这俩母女...
可是下山的人群不见少呢
最后,我们还是排了将近1小时的队才坐到缆车下山,早知道就买单程票,走下山也不用这么久吧?
晚上才发现这天是初一,很多家庭上午到极乐寺烧香拜佛,下午就到山上游玩,难怪这么多人!所以去升旗山最好还是别安排周末,当地人坐缆车实在便宜,于是周末都涌过来玩儿若不是人太多,这山顶风景还是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