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XX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2015-01-29 10:08:08)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艺术

一、评价的背景:

XX小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色以“竹”为主体,开展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是弘扬乡土文化的最基础的事业,是对“只有本土的,才是最优的”的生动实践,将协调乡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交融、互渗,整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各项资源。本课题的实践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重视行动和问题解决,以“竹文化”为系列,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主题,逐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未定的有主体经验基础的、长时期学习的,主体可自由判断的和主体可建构的知识结构。它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评价的目的:

XX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课程开发的合理性、科学性、人文性;关注教师课程的设计能力,执行能力;更关注学生“良好的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等四有培养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掘潜能,成为具有竹德品质的学生。

三、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体现文化性、地方性,要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内容设计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3、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乡土文化和地方热点问题。

4、操作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5、拓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要与基础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有所超越,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

四、评价的内容:

XX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三个部分的评价组成:教研组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三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三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具体评价内容见附件)

附件一:教研组课程方案评价表(试行稿)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分数

得分

课程开发

目的意义

20%

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

3

 

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

7

 

课程宗旨的体现。

5

 

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5

 

课程目标的确立 20%

目标明确、清晰。

7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内容具体。

6

 

考虑到学力分层的因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7

 

课程内容 40 %

内容组织得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

10

 

内容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

15

 

内容新科技、新观点、新教学思想含量高。

15

 

课程评价 20%

评价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具有激励性和制约作用。

20

 

 

附件二:教师课堂评价表(试行稿)

班级

 

学科

 

执教者

 

课题

 

年   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

分值

自评得分

组评得分

50%

指导

思想

10%

1 、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动(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4

 

 

2 、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3 、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

3

 

 

目标

内容

8%

4 、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4

 

 

5 、内容开放、容量恰当,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4

 

 

指导

过程

24%

6 、结构合理,多法结合,灵活运用,讲授时间不超过 1/2 课时。

4

 

 

7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善于设趣导疑。

5

 

 

8 、富有节奏,善于激起教学高潮。

3

 

 

9 、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迅速,时空合理。

3

 

 

10 、注重学法指导,情知交融,启迪思维。

6

 

 

11 、设计训练针对性强,课堂灵活、生动。

3

 

 

教师

素质

8%

12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应变力强。

4

 

 

13 、合理使用教具、电教媒体。

2

 

 

14 、板书科学、新颖、美观。

2

 

 

50%

全体性

12%

15 、学生全体参与,积极性高,训练面广。

6

 

 

16 、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6

 

 

全面性

13%

17 、掌握学法,习惯良好。

7

 

 

18 、训练效果好,思维灵活,掌握知识牢固。

6

 

 

主动性

11%

19 、气氛活跃,主动投入。

5

 

 

20 、自主学习,读、思、疑、议、练、创贯穿全过程。

6

 

 

创新性

14%

21 、善于思考,勇于质疑,见解有新意。

7

 

 

22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方法解决新问题。

7

 

 

等级分数

优秀 90 分以上,良好 80 分 —90 分,合格 60 分 —79 分,不合格 60 分以下。

总分

 

 

 

附件三: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试行稿)

出   勤25%

课堂学习25%

创新能力25%

技能考查25%

成绩

自评

师评

自评

师评

自评

师评

自评

师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评价的方法:

1、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表现性评价。

认识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而未知个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和改变的过程中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新变化,将评价贯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孤立于学习活动之外。同时,由于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多采用表现性评价,提供给学生真实的任务,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使其主动参与评价,而不是消极适应,最终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积极的学习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2、记录过程变化,进行成长性评价。

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能让学生看到不同时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成长变化。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展示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成果,反思自身的变化与成长,记录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显示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学习经验,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发展。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定实行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成长记录袋的评定结果,采用等级评定或使用描述性语言的形式呈现。

3、结合传统节日,进行展示性评价。

学生就如多棱的宝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都能发出璀灿的光芒。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其优势,给学生创设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激励其不断进步。由于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因而可以与传统的节日庆典相集合,进行展示性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和进行展示的舞台,使活动充满生命力。

4、考查学习水平,进行终结性评价。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采取等级或等第的方式,每门课程的评价结果都将进入学籍档案并将评价结果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