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自然博物馆建筑恐龙进化论 |
分类: 英伦风情 |
地球的演变和进化岁月,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繁衍的历史,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充满着未知的神秘,一花一草的生长衰落,动物生物种群的生息,都让我恨不得有机器猫的时空穿梭机,回到那些远古的时代探个究竟。而这终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对于我了解大自然演变的最佳场所是位于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虽然见到的只是一些仅存的化石标本,面对这些种类丰富的展品,脑中展开的奇异之旅却也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说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一点不为过,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全部囊获其中。这里是举家大小出游的圣地,对于小年轻们,手牵手来边谈恋爱边学知识也是绝佳选择。我曾经有三过其大门而不入的经历,因为总是排队的人太多。然而改变策略,起早贪黑的去过一次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去伦敦都会找机会去溜达一圈,慢慢的品位这座博物馆的震撼,感受自然界带来的冲击,每次我都会有新的收获。
自然博物馆建筑
先不谈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光是其建筑本身绝对可以算伦敦最美的博物馆。这是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后来被建筑师建筑师阿尔弗雷德•沃特豪斯(Alfred Waterhouse,1830-1905)改造为德国-罗马风格,以大量动物和植物的形态作为雕饰,突出了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内,圆拱形的窗子,充满繁复雕饰的柱子,看上去就是一座教堂,恢宏富有层次感的大拱顶和恰到好处的暖光照明足以营造出古老神秘的气氛。
我感觉没有恐龙化石的自然博物馆不能称作为自然博物馆,伦敦自然博物馆似乎深知这一群众心理,一进入伦敦自然博物馆就以一座巨大的卡内基梁龙化石作为欢迎,它巨大的矗立在博物馆主厅的穹庐下,那视觉冲击难以言状。恐龙一下子将我带入遥远的侏罗纪,环绕主厅四周又放佛置身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感觉,神秘的自然探索之旅有此展开。
http://ww1/large/6f024200jw1en6m1tydpdj21111jkb29.jpg博物馆概况
纵观自然博物馆馆藏,自1881年迁到现在的馆址,已经拥有超过七千万的藏品,这里总共20个展厅,涵盖古生物、动物、植物、人类、矿物、地球生态六大方面。其中有昆虫标本2800万只,是世界第二大昆虫标本珍藏馆,仅次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Smithsonian)博物馆。古生物化石标本 900多万号;图书馆有书刊50万种,并保存着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图画等珍贵藏品,比如英国航海家和探险家库克船长(James Cook)在太平洋以及达尔文(Charles Darwin)乘贝格尔号军舰(HMS Beagle)进行科学考察时的成果等。一时半会儿不太容易看完这么多馆藏,只能细水长流的有机会就去看看,涨涨姿势。
首先博物馆正门厅的古生物标本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看上去滑稽可爱的鱼龙骨骼化石,这是一种外形类似鱼类和海豚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出现比恐龙还略早; 1.8亿年前的海百合化石,很难想象这是一种动物而不是植物,和海参海胆差不多,属于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类型。在楼梯上还有巨大的巨杉树干的截面(这棵树就为了做成标本被砍了?),与巨杉遥遥相望的是达尔文的塑像,被置放于类似博物馆神坛的位置,每一位来到自然博物馆的参观者,都会从他眼皮下经过。
达尔文与欧文
达尔文由于提出进化论变得人尽皆知家喻户晓,其贡献曾被评论为与牛顿媲美,被永远看做19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成就之一。然而对于自然博物馆,有另外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理查德·欧文。
理查德·欧文,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曾担任自然历史博物馆前身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部分的负责人。欧文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他是最早采集和研究恐龙的主要学者之一,“恐龙”(Dinosaur,意为“可怕的蜥蝎”)一词就是他在1842年创造的。欧文在年青时期曾是达尔文的亲密朋友之一,后来,欧文在人类进化论上与达尔文产生了巨大分歧,最终导致二人成为死对头。最引人注意的要数两人对始祖鸟的争论,也是进化论支持者与神创论者之间的争执。
1861年,古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那就是第一块始祖鸟化石被发现了。这件既具爬行动物构造又具鸟类特征的标本,所以它被看成是一个联系-显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然而神创论者却认为这些标本是伪造的,欧文通过自己购买始祖鸟化石,就是如今陈列于自然博物馆恐龙馆一角的化石研究后,坚称始祖鸟就是完完全全的鸟类,而不是一个过渡品种,进而否定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将进化论中一直存在的疑问--缺环(Missing link)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混沌不堪。然而科学在进步,人类对于物种的起源或者进化的研究一直在往前推进,希望有一天一切谜底都可以解开。
不容错过的精彩
想起我第一次进入自然博物馆,站在恐龙身下俨然已经懵掉,这么庞大的博物馆,真不知该如何下手去吸取其精华。去过很多次后,我发现,事先了解博物馆结构和布局对规划路线有很大的帮助,博物馆被划分为四个颜色区域:
蓝色区域:超级热门的恐龙馆,还有鱼类两栖类,海洋生物类的场馆,也有人类生物学的知识介绍。
红色区域:主要介绍地球地址知识,包括火山和地震的形成
绿色区域:主要关于地球生态方面的介绍,展览包括海洋爬行动物,昆虫,鸟类,植物等
橙色区域:达尔文中心和野生动植物花园。
如果这些功课懒得做,走马观花的话,我大概可以总结出一条路线和一些精彩展品,给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是进门主厅内的古生物展品,保存完整性和新奇性值得细细观摩,然后转入热门的恐龙馆,各种恐龙标本让人叹为观止,里面还有一些动态恐龙模型,很受小朋友欢迎。
海洋生物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蓝鲸标本,这是世界上现存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度可达33米。
然后可以环绕博物馆正门主厅楼上下参观,建筑本身的魅力也会在各个角度不断的呈现。若有时间,可以继续参观红色区域,感受一下模拟地震带来的冲击。
http://ww3/large/6f024200jw1en6md6t5asj21111jkng2.jpg最后提一句让我一直心驰神往却一直没去看的“受诅咒的宝石”- 德里紫蓝宝石(Purple sapphire of Delhi)。这块宝石背后的故事极富魔幻色彩,就像一部灵异小说的节选。从博物馆获得这块宝石捐赠60年来,它一直被锁在博物馆的柜子中,因为据称这块宝石携带“诅咒”,它的多任主人都灾难连连,甚至突遭横祸,甚至到2004年负责运输它的自然博物馆负责人约翰,也接二连三遭遇诡异病害……博物馆2007年开始公开展出这块尘封数年的“魔咒宝石”。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石收藏部主任艾伦·哈特承认,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知名的博物馆,讲述一块宝石的“超自然”故事显然很不适宜,但哈特声称,这样的故事能给博物馆中的收藏品带来一种文化视角,并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这块看似普通的宝石背后的故事,要不要亲身前往看上一眼,决定权在你。
http://ww3/large/6f024200jw1en6mdp4p6bj21111jkwu4.jpg最近《博物馆奇妙夜3》又要上映了,还远赴重洋的来到英国的博物馆“探险”,估计会再次掀起一股博物馆热,我自己也想体会一下夜间到访的感觉,得知伦敦自然博物馆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晚上开门至10点半(十二月除外),还提供向导和餐饮,很是心动,想体会博物馆之夜的朋友们也赶快行动吧。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实用信息
地址:克伦威尔路Cromwell Road,SW7 5BD最近的地铁站:South Kensington
公共汽车:14, 49, 70, 74, 345, 360, 414 或 C1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每天10时-17时50分,免费开放。部分临时展览需另外购票。持续到2015年的有野生动物摄影展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网站:www.nhm.ac.uk
小提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