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蓝工程计划
(2014-02-09 15:04: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行记*花开 |
一、指导思想
实施青蓝工程,旨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能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而为争取成为好教师、名教师创造条件。
二、参与对象
语文学科:陈德峰
数学学科: 朱
青方人员
语文学科:邢彦萧
数学学科: 张
三、培训目标:
1、四项基本要求:钢笔字、粉笔字书写端正;上课使用普通话并做到语音准确,语言形象,富有感染力;较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指导一项学生课外活动。
2、学科教学要求: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掌握学科教材教法,撰写出规范的教案,具备驾驭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3、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以教材分析和教法讨论的形式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够从教学实践中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专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出体现教改意识的教学研究课,能够写出反映教学经验的文章或专题研究报告。
4、教法学法指导:要求教师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为宗旨,与学情相结合,从多角度指导学生。
四、双方职责
2、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帮助,虚心学习,有疑必问。
4、每月请指导教师听一次汇报课,确定具体时间由青方列出详尽的计划通知蓝方及本组教师。
5、每学期在指导教师辅导下上一次校内汇报课,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篇。
4、指导青年教师每月在组内上一次汇报课,每学期在全校上一次汇报课,具体时间写入工作计划。
五、考核管理
3、加强对实施过程中的抽查,严格考评环节,谨防走过场。青蓝工程的考核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教学业务考核: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或教学比赛等方法进行;二是教科研能力考核: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情况由教导处、教研室进行考核。
5、逐步完善青蓝工程激励机制。一方面把青蓝工程活动情况作为先进教研组考核内容之一,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另一方面建立评选和表彰优秀师徒的制度,鼓励师徒双方互教互助,尽心尽职,努力创造出更为出色的成绩。
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期待青蓝工程能成为新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现教学风格的舞台,借由双方奋进的东风使十二小的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