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程序文: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和范围
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
木程序适用于XXX有限责任公司对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含新开发项目、新增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环境因素
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重要环境因素
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3环境影响
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职责
4.1技安环保处
负责组织、落实环境因素的识别、汇总与评价工作,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5工作流程
5.1环境因素的识別范围
5.1.1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科研、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5.1.2识别环境因素时不仅要识别本公司的环境因素,还应识别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如原材料供应商、外协方、工程承包方、运输公司、环卫部门、废弃物收购处置机构等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
5.1.3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及新、改、扩建工程,在其计划期间或正式投产前,项目负责部门应按照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与方法,识别其中存在的环境因素,交由技安环保处进行评价。
5.2识别的方法
本公司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a)过程分析法
b)现场观察法
5.3环境因素的识别步骤
5.3.1由技安环保处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发放“环境因素调查表”。
5.3.2各部门应按工艺流程顺序或部门工作流程顺序,识别出能够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填入“环境因素调查表”中,反馈到技安环保处。
5.3.3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表现形式。
5.3.3.1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
a)
b)
c)
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5.3.3.2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
a)
b)
c)
5.3.3.3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
a)大气排放——主要包括:粉尘、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b)
c)
d)
e)
f)
g)
5.4 环境因素的评价
5.4.1
5.4.2
5.4.2.1污染物环境因素评分法
对于污染物类(粉尘、废气、废水、废弃物、噪声排放、光污染、化学品等),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评价:
评价公式:
式中:
—环境因素总分
a一法规符合性
b一发生频率
c一影响范围
d一影响程度
e一社区关注程度
表1为污染物评价法评分标准。
表1污染物评价法评分标准
项序 |
评价因子 |
评价内容 |
分数值 |
|
|
超过标准规定 |
6 |
|
|
|
|
|
|
|
|
|
法规符合性 |
接近标准规定 |
4 |
a. |
|
未超过标准规定 |
1 |
|
|
持续发生 |
|
b |
发生频率 |
间断发生 |
|
|
偶然发生 |
1 |
|
|
|
超出社区 |
|
|
影响范围 |
周围社区 |
|
c |
|
厂界内 |
1 |
|
|
较严重 |
|
d |
影响程度 |
一般 |
|
|
轻微 |
1 |
|
|
社区关注程 度 |
非常强 |
|
|
一般 |
|
|
e |
基本不关注 |
1 |
a)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等级
当a、b、c、d、e中有一项分值为6或总分≥20,则定为重要环 境因素,其它为一般环境因素。
b)根据环境因素的得分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优先等级,见表2。
分数值 |
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 |
|
高度优先 |
|
中度优先 |
|
低度优先 |
5.4. 2. 2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法
能源、资源消耗类评价公式:
式中:
—环境因素评价总分
f 一人均产值(年)消耗量
g一可节约潜力
表3为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标准。
表3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标准
项 |
评价因子 |
评价内容 |
分数 值 |
|
人均产值(年)消 耗量 |
大 |
6 |
f |
中 |
4 |
|
小 |
1 |
||
|
|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
6 |
g |
可节约潜力 |
改进工艺可明显见效 |
4 |
|
较难节约 |
1 |
a)当f、g中有一项为6或总分
7,则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优先等级,见表4。
表4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
分数值 |
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 |
E>7 |
尚度优先 |
E=6 |
中度优先 |
E=5 |
低度优先 |
5.5重要环境因素的登记
根据评价结果,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 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
5.6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对公司自身产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其程度策划相应的控制措
5.6.1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5.6.1.1高度优先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 案进行控制。
5.6.1.2中度优先的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
5.6.2运行控制
通过制定程序、作业指导书的方式进行控制。
5.6.3应急控制
对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进行控制。
5.6.4对于相关方活动中产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应采取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间接控制,按《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中相关规定执行。
5.7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
5.7.1—般情况下,每年内部审核前技安环保处应组织对各部门环境因素进行确认,判定是否有更新的必要,如有则应按上述相关条款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更新“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7.2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识别环境因素并更新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a)
b)
c)
d)
e)
以上工作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概述:
6.1环境因素调查表
6.2环境因素评价表
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