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MBA组织行为学试题
(2012-06-23 08:18:11)
标签:
杂谈 |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
A.社会学
2.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着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C )
A.法约尔
3.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是(C )
A.正相关关系
4.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这个试验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试验是(
A.社会试验
5.管理层次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层次,又称为( D )
A.组织结构
6.命令统一性的基本含义是( A)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
B.命令由上级作出
C.命令由专门部门拟订
D.命令必须执行
7.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批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被称为(B )
A.有机式组织
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是( C )
A.职能型结构
9.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 D )
A.大众行为
10.当群体确立了被强制执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后,有必要通过沟通使群体的新成员了解和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沟通活动被称为(D )
A.群体影响
11.梅雷迪思•拜尔宾(Meredith Belbin)把个人的个性特征同群体的角色行为相联系,提出的理论是( B )
A.功能角色理论
C.社会角色理论
12.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是( B )
A.正式群体
13.当假设(也许这种假设是错误的)某个人有某一行为特征时,将推断某人必然具有其他的行为特征,这种现象是( D )
A.刻板印象
14.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把一个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 A )
A.权变方法的特点
C.信息沟通理论的特点
15.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领导特征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和(A )
A.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C.民主领导理论阶段
16.就一般情况来看,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是( C )
A.完成任务职能和管理职能
C.完成任务职能和群体维持职能
17.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的决策均由下属做出的领导类型是( B )
A.独裁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18.日裔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提出的专门研究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B. )
A.X理论
19.一个有效的沟通所涉及的环节步骤的总称是( B )
A.沟通管道
20.在社交场所进行的沟通属于( A )
A.非正式沟通
二、简答题
1、
答:组织代表团队,个人不能代表组织,从以前的个人独断专权管理逐步走向组织决策团队决策的管理,使组织内能人人参与,从个人力量走向团队力量,使得组织更完善化。
2、
答:A老师:学生会在前期并不一定用心学习,而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最后复习阶段,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并不理想。B老师:进行不间断考试是好事,事先通知也会给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学生们会不间断复习,沉着面对考试,成绩也在不间断的复习考试中得到不断巩固。C老师:进行不间断的测试,可以让学生在每次上课后都能自觉加强复习,加之在各项测试中能学以致用,更加得到巩固,理解更加透彻,给自己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数以小测验的平均分数为基础。根据你在学习方面的知识,学生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不同?
3、
答:同意!
既然是组织,个人决策只能代表个人意见或提案,不能代表组织的决策。只有通过组织讨论,共同参与各自发表不同观点及方法的决策,组织内部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参与,努力得到更好的效果。
4、
答:父亲:父亲是一家之主,也是经济顶梁柱,更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亲需时刻关心家庭关心孩子,尽可能的让家庭更富足,让孩子能好好上学,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培养孩子长大成人。丈夫:丈夫是妻子最大的靠山,妻子是丈夫最值得保护、疼爱的人。作为丈夫,应时刻想到如何多为家庭建设付出努力,让自己的妻子不受委屈。保持夫妻之间互相信任,是家庭团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员工:作为公司的员工,应时刻以公司利益着想,做到以厂为家。搞好同事关系,不计小利。相信自己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相信自己努力拼搏后一定会有好的收获。经理:作为经理,首先应从大局考虑,为公司发展努力奋斗,执行公司制度响应公司号召;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公开,一事同人。再者应与下属同事融洽相处,带领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完成公司任务。义工:作为义工,应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助人为乐,毫不计个人得失,无论老人,小孩等,我们都得一事同人,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们。这是社会发展的最好现象。总之:在人生旅途中,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一定要有:爱心、责任心。都不能以个人利益为首任,都应该为自己树立好的形象。
5、
答:团队一样会有冲突,但团队冲突只是团队内部冲突,只是因为决策意见导致的冲突。
团队冲突一般不会有危害:如团队冲突是因决策意见不合导致的,可由团队管理者尽快召集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及时解决。如是因个人利益导致冲突,只要管理者能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快速处理,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一件事,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只要团队齐心,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奋斗努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6、
答:不是一回事。竞争可以是正面的,大家团队竞争,为业绩竞争,正面的比赛竞争只能为公司为企业创收增利,不会在公司和团队中造成不良影响和不和谐的氛围。但冲突不同:冲突是超出良性竞争之外以及恶性竞争,冲突会导致团队之间增加隔阂,影响整个团队氛围,反而会由良性竞争转变成为个人斗争,不利于整个公司的业绩发展。
三、论述题
1.冲突可以分为功能正常的冲突和功能失调的冲突两种类型,请联系实际解释这两种冲突类型的含义,并指出其判别标准。
答:功能正常的冲突:如在公司某一个决策项目,大家几人的意见不同,但又各自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由此而产生的争论冲突属于正常的工作冲突。一个公司是需要有这种不同意见的正常冲突的,如大家都保持同一种声音,则是附合上司,影响公司进步。功能失调的冲突:如一公司销售部,年前公司指派任务并明确绩效指针,激发全体人员开展销售竞争,但中途因某些不良心态的人从中使诈,慢慢的使这种良性竞争转变为恶性竞争,团队中个人开始有隔阂有意见,逐步演变成冲突。这种功能失调的冲突,只会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如何判断冲突是否正常或失调:其主要看冲突的起因和目的,比如不同意见的冲突,大家的最终目的都很明确,目标是一致的,不但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反面更有利。但失调的冲突,其结果很明显,只会给企业带来不利。
2.库尔特•卢因三步变革模型的含义。
答:第一阶段:解冻(unfreezing)——创造变革的动力;第二阶段:变革(changing)——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refreezing)——稳定变革;卢因的组织变革模型奠定了组织变革理论研究的基础,他的这一典型的三部分过程模型后来被许多组织变革学家继承和发展。一般认为,组织变革有一个典型的过程模型,这个模型由3个部分构成:选取有缺陷的组织,让它通过艰难的过渡阶段,最终沉积于富足的理想状态。 3.联系实际说明弗鲁姆和耶顿决策模型中提出的5种决策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
杰克约50岁,在一家大银行的分行做经理助理。他已经做助理经理11年了,但是他的表现实在平庸,以至于几乎没有哪个分行经理愿意要他做助手。通常他的现任行长都会设法将他派到新的分行去当助理,以便摆脱他。所以杰克在这11年里,曾在8个分行任职。在他现在工作的这第九个分行,经理很快就了解到了他的经历,虽然也曾想过将他转到别的分行,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来试着激励一下他。经理了解到,杰克没什么经济上的需要,因为他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拥有几套公寓房。他的太太在家里打理家务,两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有很好的收入。所以,他是一个衣食不愁的人。
经理的尝试进展甚微,甚至有两次考虑想解雇杰克。杰克偶尔会鼓起劲儿干几个星期,但随后又变成了老样子。通过仔细分析杰克的情形,经理认为,虽然杰克对有形的物质需要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但他也许会需要更多的别人的认可。于是,经理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分行周年的店庆日,经理召集所有员工开了一个庆祝会。会上,经理订做的大蛋糕上写着分行最近颇爱好评的一个财务指标。这一指标是在杰克的努力下实现的。经理对此做了一番夸奖。杰克的情绪被这种赞扬以及很多同事善意的玩笑鼓舞。从此以后,他的行为彻底改观。经过不断的认可和赞扬,杰克有了极大进步,两年后成为另一家分行的杰出经理。
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杰克之所以有进步是因为他的经理仔细分析了具体情形并运用了恰到好处的激励方式,例如赞赏等,由此取得了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请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杰克成功的原因进行评论。
答: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原则2、合理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5、下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6、按需激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