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6f005759xbfa8a7827a74&690
昨天下午的幼儿园门口,我又见到了那个赏了我一耳光的小姑娘,仍然在大哭,而旁边年轻的母亲,仍然是一脸的无奈与气愤,于是我在想,一个四岁的孩子脾气如此暴躁,到底是谁之过?
前天,接伊伊出园后往家走,离幼儿园不到100米的距离,身后传来一阵孩子的大哭,和伊伊同时回头看,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姑娘正在试图抱住妈妈的腿,很显然,孩子要么是想要妈妈抱,或者是路过路边小零食小玩具店想买而未果的原因。
“妈妈,那个小朋友怎么了?”伊伊很好奇!
“不知道么,可能是想要妈妈抱吧,可是天太热了!”
伊伊仍然回头看着,那小姑娘的哭声越来越大,有点歇斯底里,路过的家长孩子频频回头,年轻的母亲满脸汗渍加上无奈与气愤,大声地呵斥着。。。
“这么热的天,还抱,自己走。。。”
“昨天出来要买雪糕,今天出来又。。。”
后面的话我没听见,但是大概意思听明白了,孩子不仅要抱着走还要买东西,母亲一样都没兑现,所以大哭着。
年轻的母亲斥责声越来越大,我有点看不下去了,于是走到母女俩面前,试图用别的东西吸引下孩子的注意力让母亲尽快脱身。
“你今天真漂亮。。。”未果!
“孩子,跟姐姐一起走好不好?你们做好朋友吧,来拉着手。。。”我拉着小姑娘个的手指着旁边的伊伊,还是未果,哭声仍在继续!
“。。。”第三句话还没说出口,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小姑娘竟然转身冲着弯腰的我满满的就是一耳光,顿时,惊讶、气愤、难堪霎时包围着我,而那孩子,竟然还试图追着我继续打,旁边的伊伊此时已经呆了!
“你这孩子,都被惯坏了,快叫阿姨。。。”年轻的母亲拉紧了孩子这样说到。
保持着笑容,我仍然说“来,跟姐姐一起走吧!”显然,那孩子把对母亲的怨气转移到了我的身上,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我。
没多说什么,我转身拉着伊伊走了,令我心寒的是,那位年轻的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因为孩子的无理对我说一句“对不起”,我想,在年轻母亲的心里,要么认为孩子做的没错
,要么是认为我活该吧!
怕影响伊伊的情绪,虽然满心的愤怒,但我并多说什么,只是轻描谈写地对伊伊说“没事,没打到妈妈!”
昨天又看到小姑娘大哭,我再也没敢多嘴多事,看来这种情况不是每天也会是三天两头就会上演,只是很好奇,一个四岁左右,脾气暴躁,敢随便跟陌生的大人动手的攻击性极强的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是怎样跟小朋友们相处的?老师又怎样处理的?或者,她只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才有那样的表现?
但是我认为,孩子脾气暴躁一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大部分来于家庭。。。
一、孩子的观察力
伊伊曾经有一段时间下午放学的时候只喜欢外公或者是爸爸去接,问原因,大言不惭地说“因为我想买啥外公和爸爸就给我买啥。。。”话外音就是,外婆和妈妈去接不会随便给她买东西。
而对付外公和爸爸,伊伊自有办法,要不到的东西先就假哭,然后抱着外公或者是爸爸的脖子使劲亲再说一些好听的话,每次都奏效,时间久了就明白了,原来家里的两个大男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啊,呵呵!这就好办了!
可是办法到外婆和妈妈这儿就不行了,家里有的东西为啥要买?再说再哭也不行,别说一次两次?就是五次六次都白搭,没话说了?乖乖回家吧!
都说女孩儿要富养,但是我认为这个“度”一定得掌握好了,想啥来啥的日子久了就会变成不进取不努力和父母随时随地应尽的义务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件好事。
从上面年轻妈妈的描述中不难想象,“昨天要。。。“今天要。。。”“惯坏了。。。”,孩子有可能已经习惯了天天出了幼儿园要买东西,有可能曾经的几次哭闹令母亲妥了协,所以孩子觉得哭闹是种手段,于是天天哭闹着,不给就小哭然后大哭最后歇斯底里。。。
孩子是小小观察员,她会洞悉大人的心理,什么时候会拒绝,什么时候会同意,时间久了就掌握了,所以,别让坏习惯成自然!
二、家长的影响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伊伊喜欢吼着说话,特别是不高兴的时候,此后反省了一下,这种坏习惯确确实实是来自于性格急躁的伊妈我,着急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提高了音调,于是影响了伊伊,可是到了伊伊那儿就成了“吼”着说了!
既然不能控制自己的语调,那就尽量在生气的时候不说话吧,进屋关门冷静一下,然后跟伊伊保证“我不那么大声说话了,你也别那么大声吼了!因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吼着说话都是不礼貌的。。。”为了孩子,我三十年的急躁脾气真得改改了!
再说到上面那位年轻的妈妈,孩子的要求既然不能满足那就讲道理好好说啊或者让孩子哭够了再处理也不晚,孩子哭还大声斥责不更火上浇油么?况且,孩子随便跟陌生人动手,做母亲的竟然连一句抱歉的话都没有,到第二天见面的时候还是没有,那么我能想到的只是,母亲平日里为人处事的无理和以暴制暴的行为影响了孩子,让孩子更加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以没什么问题,于是孩子的暴躁理所当然。
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的行为更像是一支笔,笔画出来的是什么,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纵然送再好的幼儿园培养,请再好的老师教,都是白搭。
孩子脾气暴躁,谁之过?家庭教育之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