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译文四
(2011-10-16 21:10:42)
标签:
国学经典互联网教育孔子文化育儿 |
分类: 经典分享 |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译文:三国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曹操)尝视其文,谓植曰:“求别人写的吧?”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固当面试,奈何求人!”张仪是战国时魏人。因为曾经在楚国与人喝酒,被诬以盗璧击之遍体。归问其妻曰:“视我舌在否?”曰:“在”。曰:“舌在足矣!”善辩,因连衡六国,使皆割地事秦。为秦、魏二国相,封武信君。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译文:司马光在宋哲宗朝为相,封为温国公。传说他的卧室萧然,图书却很多,竟日静坐,泊如也。又以圆木为曾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西汉大儒哲学家董仲舒,又称董子,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据记载董仲舒年轻时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临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译文:张旭是唐朝人,字伯高。善写草书,爱喝酒,每次大醉,都会呼叫狂走,这时才写字,醒后自视,以为入神。刚开始做官时是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信宿又至,旭责之,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耳。”因出其父书,天下奇笔也,旭自是尽得其法。又尝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更得其神,人称草圣。王维,字摩诘,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曾作监察御史、节度府判官等,后又任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王维最善诗与画。宋朝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译文:鲁成公十八年的春天,晋国的大夫将晋厉公杀掉,到京师去迎接周子(晋悼公)回国为君,其中有七八个人不服从,认为:“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晋朝王湛.字处冲,雅抱隐德,遂负痴名。其侄王济因此不行叔侄礼,有一次王济见其叔床头有《周易》,十分吃惊,尤其听到他剖析玄理,甚是微妙,又与之乘马,见其善骑。过去武帝常以济叔为笑料,此时又问:“卿家痴叔死末?”济曰:“臣叔不痴。”并赞美说:“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译文:杜畿是三国时魏人,字伯侯。建安中,畿自荆州还,后至许昌,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苟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郭泰字林宗,东汉太原介休人,博通经典,在家教授子弟。《尚友录》载:“东汉魏昭,童子时求事郭泰,供给洒扫。泰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昭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道。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于是郭泰名声远扬,学士纷纷归附。
伊川传易,觉范论诗。
译文:程颐,字叔,世称伊川先生,洛阳人,他是北宋哲学家,少年时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程颐先为宋秘书省校书郎、祟政殿说书等职,后被贬,讲学三十余年,对儒家经典以新的“理性”解释。著有《易传》《春秋传》等。南宋僧人彭觉范,名德洪。他的弟弟曾说:“诗,贵得于天趣。”觉范曰:“何以识其天趣?”曰:“能识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识矣。”觉范不同意此说,但又说服不了弟弟。
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译文:汉代董昭,字公仁。曾乘船过钱塘江,见一蚁浮在短芒上,其情甚危。董昭从江上将蚁救起。夜梦乌衣入来致谢,并说他是蚁王,今后若有事情告诉他。后来董昭因事入狱,求人捉来两个蚂蚁,要它去告诉那蚁王,果然有许多蚂蚁前来咬断绳锁挖出洞穴,董昭逃了出来。后来遇赦免难。晋人毛宝,字硕真,十二岁那年,见一个渔人捞得一白龟,毛宝就赎回白龟并放了。后来任郝城守令,与石虎战败投江,足蹬一物,得至岸,回头一看,原来是以前放生的白龟。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译文: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孝文帝时人。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愿,意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破林邑时为振武将军,城破,珍宝山积,宗悫却没有动一丝一毫的东西。杨时,字中立,是北宋南剑州将乐人。杨时四十岁时曾与游酢拜见文学家程颐,程颐正在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打扰,久立不去。等程颐察觉时,门外已雪深一尺,二人还立在那里。后历知浏阳、余杭、萧山,都取得了政绩。
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译文: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魏国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眼睛能变青白两色。如果是礼俗之士,就以白眼对待。一次嵇喜来吊,籍用白眼看他,嵇喜不怿而退。嵇喜的弟弟嵇康闻之,就摆酒并带琴来拜见他。阮籍大悦,显露出青眼。看得出他对礼法之士能分辨出来。马良,字季常,汉末襄阳宜城人。据说马良有兄弟五人,都有才名,良眉中有白毛,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译文:韩非,韩国贵族,法家代表人物,又称韩子,与秦国的李斯同出于荀子门下。韩非看到韩国削弱,屡次以书谏韩王,韩王不用。故作《孤愤》、《五蠹》等数十万言。汉代梁鸿,字伯鸾,少贫而博学,娶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一日过洛阳,见宫室侈丽,乃作《五噫歌》:“涉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末央兮噫!”肃宗听到后很生气,下令揖捕。他改姓易名,与妻远居齐鲁之间,为人做工。每次回家,妻子盂光都很尊敬的为他张罗饭食。
钱昆嗜蟹,崔谌乞糜。
译文:钱昆字裕之,五代时吴越人。后归宋,官至秘书监,为政宽简便民,喜欢吃蟹,曾经申请到地方任职,曰:“就愿意去有螃蟹而没有设通判的地方为官,不会被通判监视行为了,我的愿望就满足了。”北齐年间的河间守崔谌,迫于弟弟逼势,向李绘素要糜角、翎羽。李绘答书曰:“翎有六羽,飞则冲天: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
译文:吴隐之,字处默,晋濮际人。隐之将嫁女,(谢石)知其贫素,遣妇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春秋时秦国的贤相百里莫,字井伯。家贫,出游不返,其妻无以自给,乃西入秦,为院妇,结果与丈夫失散了。后来吴隐之做了秦相,妻知之,不敢言语。一日,吴隐之坐堂上作乐,所请来的洗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吴,五羊皮。亿别时,烹伏雌,炊房屋,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原来是过去的妻子,于是赶忙请妻子回来。
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译文:枚皋,字少孺,西汉淮阴人,才思敏捷。汉武帝出巡时,每有所感,则命他作赋。他受沼即成。故而扬雄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则用枚皋。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他作了很多赋,至今尚有《子虚》《上林》等名篇传世。其为文首尾温丽,但构思淹迟。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而睡,涣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
祖莹称圣,潘岳诚奇。
译文:祖莹,字元珍,南北朝时后魏人。八岁能通《诗》、《书》,父母担心他劳累得病,就禁止他长时间读书,他常常于在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由是声誉甚盛,时号为圣小儿。潘岳,字安仁,西晋荥阳中牟人。年少市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曾为河阳守令,满县种桃李,人称河阳满县花。
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译文:唐朝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年丧父,孝事母亲。后为鲁山令,为官清廉自守。后隐居陆浑山中。遇到荒饥,有时候一日不食,弹琴以自娱。房琯每次见到德秀就感叹说:见紫芝眉宇,使人的名利之心都消失了。”南北朝时张绪,字思曼。少有才文,风姿清雅,官至国子祭酒。齐武帝曾称赞蜀地的柳树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译文:钟毓、钟会是三国钟繇的两个儿子,钟繇在白天时睡觉,二人乘机偷饮父亲的酒。于是钟繇假睡偷观,见钟毓先下拜后饮,而钟会饮而不拜。事后问其为什么,钟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东汉恒帝时太丘长陈实的儿子陈谌、陈纪与父亲齐名,号为三君。一日,有客来访,父亲客人谈锋甚敏,二子那时年少,令他们做炊备饭。陈谌跪曰:“父亲与与客人的语话,儿辈窃听,饭食忘记做了。”太丘曰:“你能记住我的谈话吗?”二子跪述,言无遗失。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译文:韩康,字伯休,常采药卖于长安市,二十余年来从不与人讲价。一次有女子买药,康守又不讲价,女子生气的说:“公是韩伯林吗,为什么不讲价”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买药还做什么?”乃隐入霸陵山中,连征不起。周术,字元道,人称角里先生,是传说中的商山四皓之一。曾作《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优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译文:刘安世,字器之,北宋末年任台谏官。因其直言敢谏,被称为“殿上虎”。庄子钓于濮水,楚王派使者大夫二人去求见,说:“愿意跟随我们侍奉君主吗。”庄子持竿不顾,说:“我听说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王巾私自藏之庙堂之上。这只龟,愿意死后留下骨头让人们觉得珍贵吗?生前愿意摇头摆尾在人们中间取乐吗?”
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译文:战国时蔡泽随唐举给人看相,一天蔡泽问唐举:“你相相我如何?”唐举说:“圣人都不相.何况先生呢?”蔡泽说:“富贵我自己就有,我所不知的是寿命。”唐举说:“从今往可四十三岁。”蔡泽说:“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来蔡泽果然担任秦相。战国时名医扁鹊的医术相当高明,他备人们尊为神医。
韩琦焚疏,贾岛祭诗。
译文:宋代韩琦年二十登进士,累官至宰相。担任谏富三年,所存疏稿,欲敛而焚之,效古人谨密之义,但是担心没有证据显示他的举荐美德,就集齐七十余章,做成《谏垣存稿》。唐代诗人贾岛每年除夕夜,都要检查一年所作的诗文,并用酒肉祭奠,说:“这些都会劳损我的精神,所以要补回来。”后人称这为祭诗。
康侯训侄,良弼课儿。
译文:胡安国,字康侯。他的侄儿胡寅,年少时有性格难以制服,胡安国将他关在空阁中,置书千卷在房子里。一年以后,胡寅不遗一卷的能背诵那些文章,遂中进士,累迁起居郎。南宋进士余良弼曾写教子诗:“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当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
译文:南北朝时颜延之的文章冠世,与谢灵运齐名,嗜酒狂放,无人能比。西晋人山涛,德高望重,王戎曾评论他说:“袭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能知其器。”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译文:唐人李蘩的《邺侯家传》记载:宰相李泌“在衡岳,有僧明瓒,号懒残,泌察其非凡人也,中夜前往揭焉。懒残命坐,发火煨芋以啖之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李泌是肃宗朝宰相,好神仙道术,时逢其习辟谷术,唐肃宗曾烧梨赐李泌。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
译文:东汉末年时,杨沛曾拿出桑椹和野豆送给缺粮的曹操军队。晋代人陈遗担任吴郡主簿,其母喜食焦饭,陈遗每次煮饭,必定贮之拿回家奉母。陈遗后来在战乱中靠焦饭活命,被举为孝廉。
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译文:三国魏人王昶,字文舒。曾写文章体现他的戒子之要。宋代王安石曾对其长子说:“求师须博学善士。”
防年未减,严武称奇。
译文:汉朝人防年的继母杀了父亲,防年就将继母杀死,廷尉判他大逆之罪,景帝认为难以量刑,汉武帝时年十二,在旁边说:“继母杀其父,下手之时,母道绝矣,是父仇也,不宜以大逆论。”后来就减了他的罪。唐代严武,字季鹰。生母裴氏讨父亲严挺的喜欢,挺之独爱妾玄英,严武当时只有八岁,用铁锤碎玄英首,左右惊慌说:“孩子无意间杀了玄英。”严武说:“哪有大臣厚妾而薄妻的人?我是故意杀她,不是戏杀。”
邓云艾艾,周曰期期。
译文:三国时魏将邓艾忌口吃,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乃是几艾?”曰:“风兮风兮,故是一凤。”西汉人周昌口吃,然刚直敢言,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周昌怒曰:“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易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太子始定。
周师猿鹄,梁相鹓鸱。
临洮大汉,琼崖小儿。
译文:传说秦王二十六年,在临洮有身长五丈,足长六尺的巨人出现。李守忠奉使到琼崖,见琼州人杨避举的父亲已一百二十岁,他祖父活了一百九十五岁。又见梁上鸡窝中一人伸出脑袋,他祖父说:“这是九代祖先,不语不食,不知活了多少年。”
东阳巧对,汝锡奇诗。
译文:明代人李东阳善对对联。年少时见皇帝因身矮不能迈过门槛,皇帝说:“神童足短。”李乐阳对曰:“天子门高。”皇帝让东阳坐下,他的父亲还站在一旁,帝说:“子坐父立,礼乎?”对曰:“嫂溺叔援,权也。”帝又曰:“螃蟹浑身甲胄。”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宋代人陈汝锡幼时聪颖,曾作诗:“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诗人黄庭坚称赞说:“我辈人也。”
启期三乐,藏用五知。
译文:孔子游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以乐也”荣启期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女之别,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生下来有不见日月,不被襁褓者,吾行年九十,三乐也。”宋代李若拙,字藏用,曾作《五知先生传》: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