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局下跌后的翻番机会(三)

(2010-12-01 15:00:46)
标签:

中国

核电

核电站

股票

 布局下跌后的翻番机会(三)

 ——核电投资的“春天”

 

    “十一五”即将结束,关系到未来五年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将陆续出台。随着目前新兴产业已经炒得热火朝天,但许多规划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从目前的真正投入来看,新能源产业已经开始步入实质阶段。从相关人士获悉,新能源当中又数核能发展速度最快。从目前已经投产的1000万千瓦到2020年的8600万千瓦,规模一下翻了8倍多!预估需要投入资金9400亿元。

 

    从目前遍地开花的核电站建设来看,我国核电已经步入了建设高潮期。中广核一位高层曾表示,新政策对核电的明确支持,核电已进入盛夏了!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的核电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进行大幅调整。根据规划,到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模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总装机的5%左右,在建规模在4000万千瓦。从目前已近投产的1000万千瓦提到8600万千瓦,一下翻了8倍多。显然,国家在发展核电的态度上已经从“积极发展”转变到“尽可能发展”。在诸多的新能源当中,最看好的是核电,因为从核电在其原材料来源,运输以及稳定的回报,高效的效益性等特点来看,其具有明显的性价优势,而且在可持续性,环境方面都有非常优势。目前已经确立了核电的地位,是目前可行的、对煤炭资源最有替代能力的能源。

 

    鉴于核电的优势,加上其能带动巨大的投资、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带来不菲的税收,超过16个省市自治区都向发改委报了核电项目,希望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开工建设核电站,因此形成了巨大的选址储备。地方提出公布的核电规划数目十分庞大。(见下表12

 

表1:中国规划中项目一览(单位:万千瓦)

http://s4/middle/6ef8906cg9653ded35eb3&690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2:提议核电项目一览

http://s15/middle/6ef8906cg9653e544530e&690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正是基于上述特点,国家在发展核电态度上已经从“积极发展”转变到“尽可能发展”。将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进行横向比较。核电产业的规模最大,产业链收益将最为明显。相对于2008年以前二十几年才建设11个核电站,我国核电站建设已经进入了加速成长周期。

 

    由于核电相对其他行业,在技术、资金和行业资质等方面的门槛很高。整个核电产业链比较长,但是由于其门槛比较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企业并不多,特别是加工制造难度较高、占比很大的核电主设施目前国内仅限于少数几家企业,这里将长线看好经营核电核心设备制造的上市公司。

 

    虽然核电行业具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但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从我国核电建设的规模来看,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已在运行中,同时、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等核电机组已获国家核准建设,未来核电建设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核电设备市场国有化供应比例非常高高,几乎达到85%以上。20092月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取得了多项核能、核电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例如,20107月中国实验快堆(CEFR)达到首次临界,这是中国核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意味着中国第四代行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因此,“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不仅核电企业春分满面,连带上下游企业均受益匪浅。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GZ:红钻提示

    哪些相关核电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机会?欢迎点击“加关注”我的博客,并发送小纸条留下联系方式获取致胜最新研究成果。仅限20名!

 

GZ:特别预告

近日很多读者打电话来要求我传授短线技巧与方法,故准备录制《闪电战术证券培训课程》视频,视频录制进程:

○11.25终于与几位基金主操盘手和中心研究员讨论完各类闪电拉升策略,并形成文档,在此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

   截至11.29,本套闪电战术已完成了其对A股市场1976只股票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套闪电战术的成功率高达95.56%!可喜!

   截至12.01,对闪电战术相关细节与模型参数做了一些微调,并完善风险控制策略,然后完成了第二轮测试,这次测试的成功率高达97.85%,比第一次提高了2.29个百分点!在此要感谢技术中心的顶级技术人员为此付出的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