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清迟
许清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02
  • 关注人气: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菁华如初』止是。

(2013-02-28 22:14:55)
标签:

情感

分类: 时光°印纪

 chapter1.如初

  

 

老实说,菁华如初于我而言是较难的题目。第一次的话,我知道当时的场景,但让我诉说,总觉得会像是小学时候的作文,不是流水账,近似流水账。可能,真的是心态老了的关系。其实更怀念初中高中甚至大一大二时候的自己,因为想得少,所以,到处都是单纯的笑闹,即便是最简单的小事情,也能三五一群闹出不一样的表情。在返校的途中,我一直在想,四年前的场景。准确来说是三年半之前。十九岁,一个人背着背包,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不说兴奋却总有几分期待地朝着未知的旅途出发。我只知道大学是传说中的天堂,不曾想四年之后出炉的自己是怎么个模样。也是,第一次来郑州,一个相对于家乡来说稍稍高一等的城市。记得那时的自己看什么都带着新奇和腼腆,最怕被人笑话成没见识的乡巴佬,甚至,讲一句普通话都会脸红。现在想来,是惊奇的模样,就这么一个整天雾霾弥漫、随时能堵车、公交车即便是初始站依旧挤得前仆后仰的地方到底有哪点儿好,竟然,就这样在这里葬送了四年最好的时光。竟然,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心底依旧能够生出丝丝缕缕的不舍

 

 

 

晚上,陪生病的同学去校外看医生。大风,像极了传说中的沙尘暴,到处是因为拆迁房屋、兴建房屋遗留下的乌烟瘴气。两个人逆风走,那些尘土就无孔不入,嘴巴里鼻子里满满都是,走老远都不曾找到地方。她说放弃,我说,是另外的地方,沿着记忆的线去找很久之前曾去的医院的位置。在对着小西门的那条街一直向前,一间简陋的平房,门前有高高的几蹬台阶。这是我脑海中的清晰影像。然后,一直走到小西门附近。翻新的宽阔的柏油马路横在眼前,明确无比,却宛如迷了路。所有的一切,再也找不到旧时的样子。往前走了两步,小门诊不知所踪,突然就想,若干年之后,我们若有心再来寻旧时的记忆,要到哪里去。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时候,还没有操场,路两旁有泥土地,地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还有一大片小槐树林和两排杨树,槐树在春天会开出一大串一大串白色或紫色的花,每次走到那儿都有一路的芬芳,两排杨树下更是我们夏天出门争抢的阴凉地。现在,那里被生硬的水泥地驻守着,如果没有旧时的照片,我想很多人都会把那些初见当成一场多彩的梦

 

 

chapter2.向死而生

 

 

看到向死而生的时候就想写,但因为一直在家不曾联网,所以写在小纸条片上耽搁到现在并成一篇。这是我第一次思考生与死的关系。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的观点,说,生而于世,只是为了奔赴一场名为死亡的盛会。所以,潜意识里,固执地将死亡成为生的归途。总归都要死,不一样的,不过是多大年岁去死,或者,经历了什么去死而已。在新闻上看讲的谁殉职了,他女儿说,她爸爸生命高度大于其长度,也许,活着的意义大抵如此。这些,是一些有些拗口而冠冕堂皇的话。而真正让我想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个和我有着亲厚关系的老人,我的奶奶

 

 

 

放假回家去看她的时候,她躺在床上。因为之前的病根,腿脚并不很方便,加上年纪大了的关系,鲜少去拾掇自己的屋子什么。因而,进去的时候,满屋子的怪味道。让她坐出去,把床上的衣服被褥都晾出去,屋子打扫干净,那些气味才散了些去,好歹可以忍受。她说,这床还是你姑姑铺的,说不清什么滋味。姑姑是八九月份去外地的,估计是走之前去看她,然后拾掇了一下,保持到我回家。大伯爸爸叔叔都常年不在家,偌大的家里常常也就只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和孱弱的她以及每两周回去的十多岁的堂妹。我知道在农村这属于正常状况,毕竟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不是什么陌生词儿。只是,当你直面最亲近的人遭逢那样的情境时,并非简单的热泪盈眶之后就能若无其事心安理得的。其实奶奶在年轻的时候亦是极为要强的人。甚而,作为一个厉害的婆婆,没少刁难过我的母亲,不为什么,只是简单的对儿媳妇的喜恶而已,旧时我也没少在内心对她产生不满甚至忿恨。而今,看到旧时高大健康的她就这样成了一个几乎什么都不能做的老人时,却除了心酸还是心酸。第一次开始认真去想活着到底为怎样。从出生到成长到恋爱到婚姻到生儿育女然后抚养子女到老迈直至死亡,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更迭。只是,都是更多顾及小孩子的需求以及喜怒哀乐,父母在已经有了下一代的子女心中到底为哪般?一点小小的关怀甚至只是简单的陪伴老人便如获至宝,并恨不得将自己寡薄的所有都给予子女以作慰藉,这个时候的父母到底是为谁而活着?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每个人都有短暂的忏悔、长期的筋疲力尽的奔波让自己无暇去想这些,这些其实都懂。只是,懂得未必能释怀,未必就接受。我只希望,即便生活有种种苦难,在父母有生之前,我能及时行孝,真心行孝。谨自勉

 

 

 

之后关于活着的思虑是关于工作。毕业在即,恋爱和工作是两大雷区,一触即死。老爸甚至专门开了卧谈会,只是为了讨论将来的工作去向,以及,工作中什么才是重要的。我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民币作为可视的衡量标准真的很好也很重要,但我始终不认为它应该是最重要的。活着,开心幸福地生活,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带来的正能量远远超出金钱。比如工作氛围,比如心情,比如兴趣。如果所有的生活都只围着一个个毛爷爷去转,该有多无趣。只是,在和老爸商讨的过程中,终于无可避免的发现,在周围亲戚邻居的圈子里,似乎,只要关乎工作,探讨的不例外收入、生活状况等等。同时我也无比悲哀地发现,不知道何时开始,金钱似乎也成了判定你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这些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是根深蒂固了,根本不能以人力更改。“我自己的生活,我活得开心不就好了,又关他们什么事。”这些观点,被老爸贴上不求进取的标签。苦笑,也迷茫。也许,若干年后,我会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只是,即便艰难,自己也要永不被物质奴役,不然那会多可怕。关于生活,我可以奔波,但我要依旧是我,依旧有自我

 

 

 

 

http://s9/mw690/6ef7a46dhd6cb2c2a3ac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