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青年书法家钟全昌

(2014-08-13 09:33:27)
标签:

图片

文化

艺术

分类: 大家书画——特别推荐

http://s5/bmiddle/0021Z8Vkgy6LcNA2iKE24&690

钟全昌

 

        艺术简介:钟全昌,湖南益阳人,1983年生,艺术硕士,湘潭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专家库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益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创作委员会主任。 2010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导师为欧阳中石先生和叶培贵教授。主攻楷书和行书。楷书师法褚遂良,兼及魏晋;行书以米南宫、王铎为基,上溯李北海和二王。著有《学书引鉴——阴符经解析》、《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钟全昌书法》等,在《湖南日报》、《益阳日报》、《艺术中国》等发表论文和评论十多篇。

                       精彩正在进行时

  ——记青年书法家钟全昌

            文/盛景华(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益阳自秦置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

       或许因为湖湘的四大水系有三条是从这片土地注入洞庭汇入长江的缘故,致使益阳文化具备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淳朴的民风,优秀的文化传统滋润涵养着这一方子民,生长出诗歌、绘画以及诸多民间艺术,生长出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  

       尤其明清以降,以郭都贤、陶澍、胡林翼、罗绕典、汤鹏、何凤山等为代表的乡贤士子,以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叶紫、莫应丰等为代表的学者文人,特别是以黄自元、海印、高希舜、林凡等为代表的艺术大家为益阳的文化赢得了声誉。

http://s16/mw690/0021Z8Vkgy6LcNCTnWL9f&690

陆游诗抄

       及至当下,益阳的文化精神仍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特别在书法一途,更加是好手如林,人才辈出。一批又一批才情可喜,其势可期的艺术新人如雨后春笋、如地下岩浆正呈现出喷涌之状。

     我今天在这里隆重推介的这位青年书法家名叫钟全昌,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研究生,欧阳中石、叶培贵先生的弟子

        全昌是我特别喜欢的学生之一,其中原因有三:首先,我儿子也是80后,他比我儿子只大三岁,我把他当大儿子看;另外,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与我大致相同,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代的影子;最重要的是对于书法他很有灵气但不浮躁,不偷懒,不走捷径,他有一个踏实认真的做学问的严肃的态度。


http://s9/mw690/0021Z8Vkgy6LcND2YmQ38&690



http://s13/mw690/0021Z8Vkgy6LcNDcWDidc&690

对于全昌来说,2009年,是他的丰收年。在这一年里,所有的全国大展他都有作品入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全国第六届楹联展,以及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展和第三届兰亭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全昌上国展的作品,大抵是中楷或大楷字,他不搞,他走的是传统和经典的路子,这非常难得,这预示着他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全昌从小就喜爱书法,进益阳师范读书之后,严格的写字训练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尤其是在正书方面,天生的悟性让他学谁像谁,我认识他时,他已经写得一手漂亮的唐楷,颜楷、柳楷,尤其是欧楷都写得不错,还有一定的行书基础,石鼓文也写得像模像样。而且在2001年举行的第二届华诞杯全国规范化汉字书写大赛中,他还获得了大专组的一等奖。另外,在第四届银河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他获得了青年组的铜奖。


http://s8/mw690/0021Z8Vkgy6LcNDDIjB07&690

        然而,作为年轻人,难免被时风所裹挟。

        从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教语文,当班主任兼任美术课的教学。艰苦的环境逼着他奋发向上,推着他朝艺术的高地努力前行。可是,在向国展投稿的过程中几经挫折之后,他对自己的艺术取向一度有过怀疑,他见一些大展的入展作品整体趋向于搞怪,于是也蠢蠢欲动有点耐不住寂寞了,及至在他的笔下时不时地流露出趋时的苗头。


http://s13/mw690/0021Z8Vkgy6LcNDL71abc&690

        面对他拿来给我评点的一叠作品,我直率地说出了我的看法。我说,当下书坛,在一些人的倡导和炒作下形成的时风夺人眼目,时风传达出尚趣的信息,所以很容易同化一部分年轻人的审美情趣,煽动起他们效法的热情。随着追赶时尚的年轻人逐日递增,日后将形成一个金字塔,作为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人,或将被淹没;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或许就只有这个事件本身,抑或制造事件的个别人。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跟风的,他们远离时尚的目的是有朝一日去引领时尚。

        我说,你这个年纪,潜心于传统和经典之中绝不会错!个性和风格不是做出来的,它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是性格、学养、技法相加的惯性驱使,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只要你不急于求成,日后的收获是必然结果。我还帮他分析,我说尽管你能写很多种书体,就你的现状来看,楷书还是你的长项,你要入国展,就要从长项入手,把楷书写灵动写活,写出性情,再注重形式上的视觉冲击,就有希望。


http://s14/mw690/0021Z8Vkgy6LcNDXz5zdd&690


        这样的交流很有效果,关键是让他的心情平静了下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明确了艺术追求的方向所在。不久,就果然有所成。2006年,他的作品入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览2007年又入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接下来,又在中华情全国书法篆刻巡展中获奖。

        2008年,全昌作为人才被借调到益阳老城改造建设指挥部,在我的鼓动下,不久,他又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投师于欧阳中石、叶培贵教授的门下。也许是这些年的琐事太多太杂,让他分了心,及至投稿当年所有的全国展事都徒劳无功。这时,他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又多了几分思考。他想,自己如果要在艺术上再进一步,必须在作品中加进更多的信息,在尚趣上大做文章。他的思考得到了叶教授的肯定,同时也得到了我的支持。这一段时间,我强调他多写褚遂良的《阴符经》,并加强行书练习,从二王行书里找楷书的节奏。其时,他见同窗吴庆恩的碑版墓志写得有情趣,得到启发,于是又临习六朝墓志,将其生动的结字和方削的用笔揉进到唐楷中来。他把这个时期的创作拿给叶教授看,得到先生的鼓励,他把作品投向全国展事的组委会,一投就中。


http://s10/mw690/0021Z8Vkgy6LcNEcGNz29&690


       在京求学两年,有欧阳先生、叶教授这样的名师指点,加上接触面的扩大,全昌的眼界大有提高,境界的提升也促进了其艺术品格的提升。他的正书是越写越好了,同时,他的行书、草书,尤其是小行书也写得生动有趣,还有他的隶篆,特别是石鼓文和吴让之一路的小篆,真的拿得出手了。我想,这小子如果假以时日,必定大有所成。因为,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他真是太年轻了。

       读全昌的书法,无论是哪种书体,扑面而来的书卷气能让观者感受到天然和淳朴,感受到一种无尘无染的清秀和儒雅,特别是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正大气象实在是难能可贵。


http://s16/mw690/0021Z8Vkgy6LcNEoh7p2f&690

        全昌的书法是有些成绩了,我想,如果要让他可持续发展,有一点是必须加强的,那就是学养,也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对全昌的要求是:除了立书,还得立言。

        值得高兴的是,全昌在追求书艺的同时还画画,且酷爱文学,之前在我的督促下还创作和发表过不少散文、诗词以及楹联作品,还主持过学校文学社的工作,编辑过小型的文学刊物。所有这些,对于其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或大或小的帮助。


http://s15/mw690/0021Z8Vkgy6LcNEyza6ce&690

        我有幸多次晤面叶培贵教授,教授对全昌欣赏有加,这让我非常高兴。特别是在古体诗词楹联方面,教授给予全昌以高度评价。他说,他在首师大的课堂上讲述古典文学这一门功课时,全昌表现出来的才华有目共睹,他几乎成了这门课程的助教。

        记得我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请著名篆刻家卢志春帮我刻过一方印——“三十当立,用以激励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发愤图强。年前,我郑重地把这方印证着我年轻时代成长经历的印章转送给了全昌,我送印给他,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现在,全昌读博士了,我更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暗暗高兴。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因为全昌年轻,可塑性很大,属于他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我真的希望他在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沉稳地走下去,永不退步,永不止步!

                      2009年初稿,2013年底修改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