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钟万民

标签:
杂谈 |
艺无止境,追求亦无止境
——记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钟万民
http://s3/bmiddle/6ef5faeaxc2276861c512&690
日暮盈年,若身体康健,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便是令人钦羡的。钟万民先生便是让我极为羡慕的一位长者。
挂一部单反相机,四处行走,品点小酒,酒酣之际在茶香墨香袅绕中于书案前泼墨挥毫,交予友人指点一二,这便是钟万民先生现在的生活状态。他对艺术的痴情,如今全部显现出来。他从小便极具艺术天赋,但人生千变万化,他先当中医学徒,而后从事县、市、省委办公室工作一直到省委副秘书长的位置,为党和国家、人民贡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天命之年后,钟万民先生终于重拾儿时的艺术梦想,可以痴迷于书法创作,兼攻摄影艺术。一旦发现感兴趣的风景或人物,他马上抓拍下来,利用闲暇空隙,结合画面意境精心构思,赋上一首诗词,最后再以书法写就。
2008年以来,他先后出了两本摄影作品集:《走马观欧洲》与《万民雅闲》。值得一提的是《万民雅闲》一书,全书诗、书、影合璧,都出自钟万民先生之手,每幅照片配上一首诗,并用行草书写,其摄影图片美丽生动,诗词歌赋言志抒情,书法作品苍劲激荡,让人回味无穷。
读小学时,老师经常说:“字是一个人的招牌,你们今后参加工作后是要建设祖国的,如果字写不好,鬼画桃符,那这个招牌就不响。”这句话一直深深影响着钟万民先生,他一头扎进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等名家字帖里,不断研习临池,熔古铸今。慢慢地他对书法的兴趣与日俱增,每当学校要出黑板报,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毕业后在中医院当学徒时,有些老中医开方子都是用毛笔,一手很漂亮的草书。他觉得很美,便也学着用毛笔给人开方子,书艺进步了不少。从事办公室工作后,工作繁重,时间紧张,条件不允许,毛笔被迫搁下,但硬笔书法始终没丢,也不忘读帖研帖,经常琢磨王羲之与黄庭坚的行草书,研究名家的运笔、结体、章法,用手指在腿上、桌上划。笔者发现他的办公桌上《王羲之草书至宝》一书已经被他翻阅得磨圆了边角,黄旧不堪,据说这本书已经追随他几十年了。2006年以来,条件好一些了,有了专门的工作室,钟先生重新拿起毛笔,饭后茶余、工休日,把时间挤一挤,或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写,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平时没事时站两个小时根本不可能,但在全神贯注构思创作时,时间如白驹过隙,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性情,何乐而不为?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十年的坚定与执著,现今钟先生的书法已然功底扎实到位,尤以行草见长,其书法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端庄遒劲,雅俗共赏。书坛人士评价其对节奏、气势的把握能力与他的宏观意识都堪称一流。我想这与他多年对书法艺术的厉炼与坚守是分不开的。
虽书艺精湛,但作为省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和省委办公厅书画协会主席,钟万民先生至今没有办过个展,也没主动“争取”获奖。成名也可,不要也可,但对于书法事业的发展,他却十分热心。省委办公厅卧虎藏龙,有一大批老干部和年轻人都爱好书法,为了让大家的作品尤其是初学者的作品有个发表的阵地,钟先生酝酿良久,于2009年创办了省委办公厅书画协会的报纸——《蓉园艺苑》。这三年来,他积极奔波,出人出力,和这群志同道合的书友们一起出刊办报,组织笔会,同时积极开办书展,至今已经成功推出徐林和杨准之的个人书法作品展。此外,省直书画家协会和省委办公厅书画协会每年都会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组织一批著名书画家下乡送春联,为村民们送去新春的祝福。
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书法创作亦须有艺德。虽身居要位,但钟万民先生为人低调,言行谦恭。“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过去的东西,越来越不满意,越写胆子越小。”钟万民先生常常如是说。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之海,他认为自己以前只是叫写字,还不能算书法,若要传承和发扬祖国的国粹,还需不断地向前行进。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每位书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经得起后人的指点与岁月的检验。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钟先生潜心穷究,临池不息。他说:“等七十岁的时候办场个人书法展,让大家指导指导”,其谦逊之态可见一斑。
年过花甲,无论从学、从医、从政,钟万民先生始终对书法艺术追求不舍。他在自我否定中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并享受着书法带来的快乐。艺无止境,追求亦无止境,祝愿潇洒的钟万民先生能够在书法领域再攀新的高峰!
http://s7/bmiddle/6ef5faeaxc22769add036&690
http://s12/bmiddle/6ef5faeaxc22769c54b6b&690
http://s6/bmiddle/6ef5faeaxc22769c0d005&690
http://s3/bmiddle/6ef5faeaxc22769cabaf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