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兵法》云:“岑氏兵法,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所获首级,七人共之。割首之人,虽有护主击刺者之责,但能奋杀向前,不必武艺绝伦也。”
地营战法
地营战术即“地营规制”战术,是岑毓英在长期的战争中开创出来的,后经总结和实践逐步完善起来,在中法越南战争中成为滇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术之一,“地营规制”是农民军与清军在作战实践中产生的。最初是掘地道到城墙下面,安放炸药,做爆破城墙攻城用,此法安全性、隐蔽性强以及可作业时间长,被双方军队所运用。在1872年的建水一战,被农民军发展成高出地面尺余,用地道连接的碉堡式防御工事,这一创造性发展,使清军的西洋枪炮失去了作用,而且还能有效还击对方。后被岑毓英总结和完善,在中法越南战场上变成,深挖于地的一座地下道路防御系统,分为多层,支道纵横交错,长愈百里不等。地道里面设有多种功能区,如:战斗工事、会客厅、仓储库、膳堂等,还设有多个隐蔽出口,不仅能抵御敌人进攻,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地道抄到敌后作战。后被岑毓英的学生抗法名将蔡标(贵州威宁),屡建战功,整理并著述成《地营图说》一书,是研究地道战的重要兵书。
训练
岑毓英开创性地提出与孙子“愚兵之术”不同的理论认识,他认为,平时就要给将兵讲明朝廷养兵、卫民、御侮、安攘的道理。他认为:“司兵事者,宜讲‘训练’,而‘训’尤为要。‘练’者所以练习技艺、武勇、步伐、止齐之节;‘训’者所以讲明朝廷养兵、卫民、御侮、安攘之道”,当今军队中很多将领,仅练兵而不训,“故武夫悍卒不知尊君”。甚至犯法、扰民,这些都是不“训”之过错。
板鞋训练法
板鞋训练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步调一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