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岑伟彬
岑伟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90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思恩府旧迹

(2018-08-23 09:23:02)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家族史
     
    马山县中部,依山傍水的乔利街圩,与它周遭的诸多乡镇一样,在现代经济结构推动发展的当下,仍然固守着中南地区“三日一圩”传统的圩市交易。清代的思恩府郡守金梦麟到访此地时,曾作诗《题乔利城》:
   
     乱峰合沓身峥嵘,经挟刚容枣属红;
     茅屋依山开小市,野花以锦罗荒城;
     时清已绝鲸鲵影,树里犹合战伐声;
     回首金阳真乐国,千秋功德仰文成。

  几百年前古人目睹的景象,在当下看来仍然显得极为贴切。
  穿过乔利街圩,远着小河边往西步行,在不远的拉旧屯石山下,孤寂残存着的一小段被杂草裹住的垒石城墙,和周遭的农耕景象不很协调。现在的过客很难从这段破败的城墙中看出什么奇异之处,然而就是这段不显眼的城墙,跨越着五百年沧桑,见证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征伐和杀戮。作为明朝中期雄极一时的思恩府驻地,乔利圩在作为府治的八十六年时间里,伴随它的是无休止的兵戈动荡。
   乔利街圩最早开辟于何时,已无文献可靠。前文提到,宋朝皇祐年间(1052年),狄青征讨侬智高,由此带来很多将士兵员的驻扎。其中一位岑仲淑,浙江余姚人,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将。驻守邕州(今南宁市)。岑仲淑死后,他的儿子岑自亭继承了自己的官位,但不久便被人诬告谋反,于是岑自亭退出邕州,避入乔利。由此可知,乔利在宋元时期已出现,是武缘县(今武鸣县)述昆乡的属地。当时作“桥利堡”,带有明显的军事用途。因此很早就筑有城池。岑自亭的后裔岑密后来又迁往上林土司(今西林县)那劳寨。

      岑仲淑的后人一直延续至岑世兴这一代后,蒙古人南下,建立元朝。岑世兴归附元朝,并将其四个儿子改为蒙古姓氏:长子怒木罕,继承岑世兴官位;次子贴木儿,继承田州路领地。第三子阿刺兰(也作阿思兰),获得的封地即乔利(今马山县地);第四子不花也仙(或作不花也先),所属不详;第五子阿刺辛,继承东州路的领地(今属靖西县)。另一说共有四子。当明朝崛起,把蒙古人赶到了漠北后。广西也迅速归到明朝统治下,于是这些土官又纷纷改回了汉姓。阿刺兰就是思恩州长官的始祖,岑瑛则是他的后人。

   在广西西部右江上游崛起的思恩州土官岑瑛,透过政治和军事上的作为,不断开辟了思恩州的管辖区域。终使思恩由“州”升级为“府”,成为横跨左、右两江的一方巨镇。然而,岑瑛过去统领的思恩州驻地寨城山(今平果县旧城镇),处地偏僻,交通阻塞,显得不符合作为土知府办公用地。岑瑛于是选择了战略上较为突出的桥利堡作为新的府治地。正统七年(1442年)起,乔利升格为思恩土知府府治。府下设十三堡,即白山、兴隆、那马、定罗、古零、乔利(上六堡今属马山县地)、都阳、安定(上二堡今属都安县地)、旧城、下旺、上林、丹良(上四堡今为平果县地)、三里(今为上林县地)。
   位于距离乔利圩以北四公里远的,白马屯西侧,有一座白马山。因其白石奔突而出,形似白马,故名。上有二尺见方的古迹,石刻“归顺”两个大字,落款是“明领兵官思恩州土官知州岑瑛 书”。可见是当是时岑瑛尚还是级别较低的“土知州”,领兵征战至此。从笔势豪纵的字迹,我们不难感受到当时器宇丰发的岑瑛,和他的雄心壮志。虽然白马山交通不便,攀登不易,但历来一直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题诗于此。尽管水墨不易保存,但尚可见到不少90年代以来的题诗。

   思恩府在岑瑛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岑键继承,岑键之后就是岑浚。岑浚天生桀骜不驯,成年后更是飞扬跋扈。一旦部下有过失犯错,随时处决。天性骄横的他开始扩张军力,甚至轻视政府军不接受调遣,并经常出入劫掠于宾州(今宾阳县)、上林、迁江(今来宾市迁江)、武缘县等地。大力屯兵,制造战船,于夷江(今马山县金钗镇)造300艘战船。筑建城池,于都阳(今大化县地)、丹良堡(今平果县城关乡)等筑军城18所。
   当是时,岑氏同族的田州府(今田阳县、田东县)土官发生家变,土官岑溥被自己的长子岑猇杀害,原因是岑猇失宠,嫉恨父亲宠幸自己的弟弟岑猛。因此犯下弑父之罪。田州的头目黄骥于是就按岑猛的祖母岑氏指示,诱杀了岑猇。同时因为黄骥和另一位头目李蛮有矛盾争执,所以黄骥把十岁的继承人送交给思恩府的岑浚护送。岑浚本非善类,便和黄骥合谋,劫持了其十岁的继承人岑猛(依照辈分,岑猛其实就是岑浚的堂弟)。要求田州府割让属地。祖母岑氏和李蛮就请示朝廷,逼迫其释放岑猛。由此开始两家缔结仇怨。岑浚非但不从,还率兵两万攻入田州府,劫走田州岑氏家室妻子妇女五十人,并废掉岑猛的知府官位继承权,改由自己指定的岑珙上任。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屡次兵犯周遭各地官族。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到十五年(1502年)之间,联合泗城(今凌云县)土官岑接、东兰土官韦祖鋐率四万众兵攻打田州,继而攻龙州。十七年(1504年),又率兵破上林、武缘等县,再度破田州。尽管广西的官员上奏岑浚恶行,但也被他使用贿赂等手段躲过。
   岑浚终于惹恼了朝廷,弘治十八年(1505年),朝廷以总督潘蕃、总兵毛锐等集结了两广、湖广官军十万八千,分兵六路进剿。岑浚不敌,败入寨城山自杀。一说被城中人割下首级献出。官军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集市中。清代一部神魔志怪小说《野叟曝言》,其中有一回描写虚构的主角文素臣随军出征田州府,并大战岑浚的场景。岑浚之乱后,朝廷决定废除岑氏土官对思恩府的世袭继承权,改由朝廷指派,即所谓的“流官”。在岑浚死后多年,镇安府(今德保县)有一位自称是岑金的人,伪托为岑浚后代再次起兵叛乱。

   在岑浚亡命之时,岑猛年仅十六岁。由于顾忌这些土官后代叛乱无常,朝廷决议将他降为“福建平海卫千户”,调离田州府。但因后来多方游说,得以留任田州。这位少年幼时命运多舛,成长后更是心怀怨恨,经常四处劫掠攻打周边的官族,扩充领地,终于又跻身成为威胁左右两江一带的豪强。而在这一期间,思恩府的头目之一刘召反叛,但随及被岑猛击败。岑猛并带领自己的官族岑关、卢苏等联合思恩府的继任头目王炁谋划攻打思恩府。安排儿子岑邦彦驻守在定罗堡(今马山县永州镇)。终于又引发了一场比岑浚影响更大的,和官军对抗的叛乱事件,史称“岑猛之乱”。
   在朝廷决议派都指挥沈希仪等进攻岑猛时,后者因担心自己落得和岑浚一样下场,于是下令部队不和官军交战,并到官军门前乞求明察。朝廷自然不会听信。接下来略掉交兵的过程,结局就是岑猛不敌,逃往岳父岑璋的领地归顺州(今靖西县),但岑璋因为早已经被沈希仪事先安抚过了,他决意和岑猛划清界线,并将其诛杀。值得一提的是岑璋的女儿——即岑猛的遗孀,便是后来声威大震的抗倭名将瓦氏夫人。


    当岑猛的叛乱遭到扑灭后,朝廷决议废除田州府的世袭土官,改由明朝指派官员上任。也就是常说的“改土归流”。这无疑是触动到了原本依附土司家族利益生存的土族官员。原属岑猛派系的土官卢苏继续领导着田州府,因为不满朝廷政策,遂于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挟持岑猛的遗孤岑邦相策动民变,率兵沿着右江而下攻打官军。
   卢苏的反叛,得到了在丹良堡的另一位重要土官,王受的支持。王受是丹良堡的世袭土官,他的祖先王青是跟随狄青征战侬智高时的将领,获得的丹良堡的封地。卢苏、王受两人诈称岑猛未死,一路高歌前进,不久就发展到七万兵力,并占领了乔利的思恩府,左、右两江为之震动。朝廷为应对,总督姚镆急忙调遣四省兵力进攻,但毫无凑效。于是派遣出都御史王守仁,就是后来的一代大儒王阳明主持应对。
   王守仁到南宁后,采用柔性招抚政策,陈情于是非利害,争取和卢苏、王受进行和谈。后者感念王的恩德,到赴王守仁军门下自缚请罪,表示愿意归顺朝廷。王守仁也没客气,先给两位论罪各打了一百杖,以示公正。之后又收编了两人七万的民兵。王受后来随王守仁出兵镇压上林县的“八寨”农民叛变,领有战功,成为了白山土司(今马山县)的首任土巡检长官,他的子孙也继承和统领白山司长达五百年之久。而卢苏在不久后再度反叛,并遭受剿灭。
    当王守仁行军到乔利时,感叹道:“臣等看得思恩旧治,原在寨城山内,尚历高山数十余里。其后土官岑浚始移出,地名桥利,就岩险垒石为城而居,四面皆斩山绝壁,府治亦在琅确之上,芒利砱砑之石冲射抵触,如处戈矛剑戟之中。自岑浚被诛,继是二十余年,反者数起,曾不能有一岁之安。人皆以为风气所使,虽未可尽信,然顽石之上,不生嘉禾,而阴崖之下,必有狐鼠,要亦事理之有然者。况其地瘴雾昏塞,薄午始开,中土之人来居,辄生疾疫……”(《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
   基于此处环境险恶,不利作为府治。王守仁仔细审度后,于嘉靖七年(1528年),将府治由乔利搬往了二十公里外的荒田驿(今武鸣县府城镇)。并将思恩府裂变为九个土司巡检:白山、古零、定罗、兴隆、那马(今皆属马山县)、下旺、旧城(今皆属平果县)、都阳(今属于大化县)、安定(今属都安县)土司。
   即便在思恩府从乔利迁出后,仍不能保证这一块地方的平静,尤其是明清交替的时期兵戈不止,崇祯末年隆安县一位巫师马日仙诈称有巫术,蛊惑群众,最终酿成兵灾。南明大将李定国的部下李三元、高兴国盘踞在乔利以及吴三桂领导的叛军也都长期蹂躏于此……
   待到改朝易帜的许多年后的乾隆年间,田州府一位土官来到了乔利探访并留宿,他是瓦氏夫人的九世孙岑宜栋。岑宜栋不无感慨的留下一首颇具深意的诗《晚宿白山司乔利圩》,这里将其附于文末:

    驻马投村店,支床伴老农。
    听人谈往事,怀古念吾宗。
    怪鸟声如鬼,饥蚊毒似蜂。
    正忧眠不得,何处响疏钟?

                          (素材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