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手艺

(2018-02-27 03:49:40)
标签:

补锅

弹棉花

锔瓷

杆枰

即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手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很多小时候民间常见的传统老手艺消失了,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手艺都将面临着失传,实在可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好那些即将消失的中国民间传统手艺。

 

杆秤

http://s1/mw690/0021YqnIzy7itila7oQ20&690

                           中国传统杆枰

http://s12/mw690/0021YqnIzy7itil3KtR2b&690

        杆枰的组成部件
http://s1/mw690/0021YqnIzy7itikSFCo80&690

                           杆枰的砣

http://s6/mw690/0021YqnIzy7itikXvUh85&690
                     杆枰的手工制作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以及秤砣、砣绳和秤盘秤钩组成。称重时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杆秤是中国最古老的衡量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他是根据杠杆原理所制造出来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劳人民的聪明才智。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电子称的大量应用,传统杆称逐渐被淘汰,而随之而来的杆称的制作手艺也即将面临失传。

 

 

弹棉花

http://s1/mw690/0021YqnIzy7itixekPm60&690

                    弹棉花

http://s10/mw690/0021YqnIzy7itixmyYVa9&690
              弹棉花专用的弹弓
http://s16/mw690/0021YqnIzy7itixnP8H3f&690
                                      工坊里辛苦劳作的弹棉郎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在元代即有此业,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最初都是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棰和一条牵纱篾。吊弓的构造很简单,弹花时全仗人手用弹花锤击打弓弦,将棉纤维弹松,每人每日不过弹皮棉8斤。其传承方式也是由师傅带徒弟或父传子,所以很多弹花匠的手艺都是祖传。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几乎没有人从事这个职业了。

 

 

 

 

 

 

补锅

http://s4/mw690/0021YqnIzy7itizuNGz53&690

记得小的时候在村里经常有走街窜乡的补锅匠,谁家的锅漏了,他们就放好连着风箱的小炉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埚内放几块碎铁片,拉上几手风箱,铁片融成铁水后,将铁水顺着裂缝一点一点地补上去。补好了洞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然后用细砂纸平整一遍,方算大功告成。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家用电器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看不见补锅匠的身影,而这门传统手艺也将随之消失。

 

 

锔瓷

http://s10/mw690/0021YqnIzy7itiBxspjd9&690

                       经锔瓷器匠巧手修复的瓷杯

http://s13/mw690/0021YqnIzy7itiBEsheac&690
                         旧社会穷苦的锔瓷器匠

大家都知道瓷器是易碎物品,一旦破碎就是废物垃圾,而在锔瓷匠人手里,利用锔瓷绝技却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妙用。锔瓷技艺是民间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技艺文化艺术,

然而,随着历史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传统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瓷器坏掉了再买新的,没人再造访锔瓷这一行当,没了市场从事的人越来越少,这给锔瓷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急待保护,传于后世。

 

愿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社会大家庭共同关注和挖掘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祖先们曾经留传下来的那些民族玫宝,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