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均线更有效
(2010-11-09 15:32:33)
标签:
股票 |
分类: 大盘及板块趋势 |
江苏知名私募人士王伟介绍,国庆节前低点2573点启动以来的行情应该是三浪3的主升,而节后大盘旗杆形的垂直爆拉应该是三浪中的第1浪,近段的高位横盘和整固应该是三浪中2浪平台型强势调整。“10月份的月K线一举突破了5月、10月、20月、30月、55月等均线的长期压制,其意义非凡。如此长阳的收出,已经明白无误表明了大牛市的启动!”王伟特意提到1000天均线,他表示,1000天均线是长期压力位,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上证指数突破并站稳1000天均线,大盘将迎来牛市,昨日,1000点均线为3149点。“虽然1000天均线突破了,且1000天均线也是向上的,但750天均线是向下的。根据指数扣减法理论,显示目前的市场热情远远不如2007年大牛市时的踊跃。所以,即使现在已经突破了1000天均线,但750天均线向下是大隐患,所以现在不可能出现如2007年的大牛市。”
具体到未来几个月的走势,王伟表示,由于上个月月K线是大阳,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月K线很可能收出换挡型的连续小阳线,日后大盘必定会冲过今年4月份平台的高点3181点,但之后还需要有回抽确认。“假如未来两个月大盘真的收出两根高低点依次上扬的连续小阳线,那么大盘必定会演绎跨年度行情,在明年的一、二月份大盘很可能再度雄起甚至暴涨,走出真正阶段性的主升浪,正式加速赶顶,把牛市的整个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届时必然伴随着权重股的发力,3478点的高点将一跃而过。”同时,王伟提醒,在明年初一季度末指数狂涨的过程中,眼下表现极佳的小盘股很可能会再度重演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窘状,取而代之的是权重股的爆拉,演绎阶段性的出货行情。“至于大盘的顶部区间,我想在明年一季度的后期很可能会接近3700点高点附近。”
长期均线参考价值有限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期均线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意义有限。按照分析人士的说法,在2007年11月以前,48月均线的争夺的确能显示出长期牛熊的趋势。然而市场在2007年10月创下6124.04点的历史新高后,市场急转直下,再加上从美国蔓延开来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A股便走入了一个近一年的大熊市。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沪指暴跌4225.98点,收于1728.79点,区间跌幅高达70.97%。南京摩通投资的总经理孙侃告诉记者,指数从历史最高点大幅下滑的近一年时间,并没有出现在48月或是1000日均线周围的争夺后再选择方向,相反是远远高于均线位置直线下跌,均线的技术支撑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
在孙侃看来,一般情况下,中长线指标的指导意义,只有在趋势已走出后才能显示出来。不过,市场并不是按照常理在出牌,市场的供需关系、政策趋势、资金情况才是判断市场的核心指标。他认为,当2007年11月市场出现大跌的情况下,长期均线技术指标失灵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都出现了逆转,于是均线技术指标的参考意义就无从谈起。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即使目前指数又一次在48月均线附近做了长时间的争夺,也并不能说明出现了长期牛市的转折点。“目前中国的经济状态、国家政策、市场的资金流动性都不能完全以历史的指标作为参考,现在通胀预期较大,市场流动性猛增,但是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更多,判断市场走势的因素更加复杂化。”孙侃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