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PPI同比、环比数据的内在矛盾问题

(2009-10-27 22:49:42)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2009年10月27日晚于隆安公寓。

我在8月25日预测过8-12月的PPI数据(见http://kouwenhong.spaces.live.com/blog/cns!C9187C24914FF7E5!218.entry)。当时预测的结果如下:

翘尾因素% 预测的PPI环比% 预测的新涨价因素% 预测的PPI同比%
2009-08 -7.87 1.10 0.05 -7.82
2009-09 -7.13 0.70 0.75 -6.43
2009-10 -5.62 0.49 1.24 -4.45
2009-11 -2.30 0.92 2.16 -0.19
2009-12  0.00 0.51 2.67  2.67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报出2009年9月的PPI环比是0.6%,同比是-7%,和我预测的-6.43%差别相当大,让我感到很沮丧。今天师妹告诉我,她发现PPI的环比和同比不匹配,具体来说,如果2009年9月的环比是0.6%,那么对应的同比应该是-6.5%而不是-7%,反过来,如果9月的同比是-7%的话,那么环比据她说是负的——总之,9月份的同比和环比不匹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想探析一下究竟。

我在8月25日的日志(见http://kouwenhong.spaces.live.com/blog/cns!C9187C24914FF7E5!218.entry)已经发现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的环比和我自己计算的对不上,当时不明白是为什么。今天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原因出在PPI定基指数的构造上。

由于国家统计局不公布PPI定基指数,因此我们使用的PPI定基指数是自己构造的。我采用的是从wind上下载的同比和环比数据来构造。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公布PPI同比数据,但是环比数据只公布过2004年5-10月的,以及2008年11月以来每月的。因此在以前,构造PPI定基指数就存在着严重的障碍,那就是:PPI环比数据太短,连续不够11个月,无法构造定基指数。Wind的工作人员大概也在为这件事情头疼,所以他们自己计算了一系列环比数据,把2002年1月以来缺失的环比数据补齐了。

这样,我在6月份构造定基指数的时候,为了尽量地把统计局公布的环比用上,就采用了2008年7月作为基期,具体做法如下:

(1)令2008年7月=100。选择该月作为基期是为了尽量多地使用统计局公布的环比,而不是Wind自己计算的环比。我不知道我师妹用的是哪年哪月为基期,但是这小丫头聪明异常,想必也是尽量使用统计局的数据。

(2)用2008年8月-2009年6月的11个环比计算出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这12个月的PPI定基指数;

(3)用(2)中的结果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月同比数据(从1996年10月开始),计算出各月的指数。

这样就得到了PPI定基指数。为此我以前还专门编过一个MATLAB程序(见http://kouwenhong.spaces.live.com/blog/cns!C9187C24914FF7E5!202.entry),只要输入同比、环比数据,运行程序,就会自动吐出想要的定基指数。

我在以前预测PPI的时候都是以这个定基指数为基础进行的。为了方便,还计算了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当时wind还不公布翘尾因素,从大概8月份开始公布了一个,和我计算的完全一样,估计他们使用的基期也是2008年7月。

现在想起来,问题应该就出在所使用的数据上,毕竟2008年7月-9月的环比不是统计局公布的,这样做难免会和统计局的不一致。实际上,我用这个定基指数计算了一下,发现如果2009年9月的PPI环比是0.6%的话,那就意味着同比是-6.6%,和我预测的-6.43%相当接近。如果2009年9月的同比是-7%的话,那对应的环比是0.13%而不是0.6%。总之,采用我编制的定基指数来看,那么统计局最近公布的PPI同比和环比之间是有内在矛盾的。

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11月公布PPI环比,到2009年9月,正好有11个数据,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可以完全使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构造定基指数了。具体如下:

(1)令2008年10月=100。

(2)用2008年11月-2009年9月的11个环比计算出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这12个月的PPI定基指数;

(3)用(2)中的结果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月同比数据(从1996年10月开始),计算出各月的指数。

这样得到的指数是以2008年10月为基期的。把这个新的指数和老指数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二者有细微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换算成百分比就是要命的。实际上,按照以前的指数。计算出来的9月份的翘尾因素是-7.1319%,而现在按照新的指数,计算出的翘尾因素是-7.5347%,差了0.4%。难怪我预测的-6.43%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差了那么远。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PPI:全部工业品:环比 用老的定基指数计算出来的翘尾因素 PPI定基指数(2008.10=100) 用新的定基指数计算出来的新涨价因素 由新的定基指数计算出来的翘尾因素
2008-01 6.1 0.8 5.3180 96.2326 0.8024 5.2554
2008-02 6.62 0.5 5.3180 96.7293 1.3228 5.2281
2008-03 7.95 1.3 5.2128 98.0088 2.6630 5.1498
2008-04 8.12 0.8 4.4814 98.8357 3.5292 4.4343
2008-05 8.22 0.8 3.7551 99.5742 4.3027 3.7557
2008-06 8.84 1 3.4448 100.5229 5.2965 3.3653
2008-07 10.03 1.3 3.2383 101.9705 6.8128 3.0120
2008-08 10.06 0.7 2.5207 102.4070 7.2700 2.6009
2008-09 9.13 -0.8 2.5207 102.0687 6.9157 2.0710
2008-10 6.59 -1.6 1.8080 100.0000 4.7488 1.7578
2008-11 1.99 -3.4 0.8000 96.6000 1.1873 0.7933
2008-12 -1.14 -2.3 0.0000 94.3782 -1.1400 0.0000
2009-01 -3.3 -1.4 -1.9141 93.0569 -1.4000 -1.9270
2009-02 -4.47 -0.7 -2.4021 92.4055 -2.0902 -2.4306
2009-03 -6 -0.3 -3.6546 92.1283 -2.3839 -3.7044
2009-04 -6.6 0.2 -4.4193 92.3125 -2.1887 -4.5100
2009-05 -7.2 0.1 -5.1778 92.4049 -2.0909 -5.2182
2009-06 -7.8 0.3 -6.1167 92.6821 -1.7972 -6.1127
2009-07 -8.2 1 -7.2299 93.6089 -0.8151 -7.4456
2009-08 -7.86 0.8 -7.8748 94.3578 -0.0217 -7.8400
2009-09 -7 0.6 -7.1319 94.9239 0.5782 -7.5347
2009-10 -5.6218 -5.6218
2009-11 -2.3000 -2.3000
2009-12 0.0000 0.0000

这意味着从此之后我们必须使用新的定基指数,并且需要根据这个指数来计算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以及进行预测了。

不过,从这个新的指数还是可以看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环比数据的另一个矛盾,即用新的定基指数计算得到的环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5-10月的环比对不上。这倒罢了,毕竟还是在不断进步的嘛。不过以后统计局再公布PPI数据可要非常小心,如果再出现同比和环比不匹配的问题,可就找不到开脱责任的理由喽。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PPI:全部工业品:环比 PPI定基指数(2008.10=100) 用新的定基指数计算出来环比%
2004-04 5 0.6 82.4409
2004-05 5.7 0.2 82.5131 0.09
2004-06 6.4 0.4 82.7475 0.28
2004-07 6.4 0.2 83.0561 0.37
2004-08 6.8 0.6 83.2921 0.28
2004-09 7.9 1.1 84.2018 1.09
2004-10 8.4 0.8 84.9484 0.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