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后记---胡雪梅老师《定语从句》
(2011-09-10 17:11:50)
标签:
杂谈 |
定
胡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习定语从句,掌握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并能熟练的使用关系代词。
教学难点:
定语从句中that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书,练习纸等
板书内容:
定义:定语
定语从句:先行词
|
代词 |
who |
whom |
whose |
that |
which |
|
成分 |
主语、宾语 |
宾语 |
定语 |
主语、宾语 |
主语、宾语 |
|
指代什么 |
人 |
人 |
人、物 |
物、人 |
物 |
|
可省略否 |
不可省略 |
可省略 |
不可省略 |
做宾语可省略 |
做宾语可省略,介词后不可省略 |
Teaching
Part
|
Main |
Specific |
Teacher’s |
Ss’ |
|
Let |
学生通过看图片找不同,导入本课的主题定语从句,让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
Please |
Find |
Part
|
Main |
Specific |
Teacher’s |
Ss’ |
|
Step1:
|
从定语入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定语,然后到什么是定语从句,并指出先行词和连接定语从句的关系词。 |
Show |
Let |
|
Step |
1.解释关系代词的用法。 2.解释关系代词who,whom, whose,which, that的用法。 |
1.
2. |
1.
2. |
|
Step3: |
1.
2. |
Explain |
Ss |
|
Step |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掌握了定语从句的一般用法,让同学们看4副图片,对图片的内容用定于从句造句,在这过程中,即使有的同学使用的语法是错误的,一定要积极鼓励,或者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合作完成。 |
The |
The |
|
|
|
|
|
Part
|
Main |
Specific |
Teacher’s |
Ss’ |
|
Summary |
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定于从句,以及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的用法 |
The |
Go |
Part
|
Make
Describe |
听课后记:
胡老师此次公开课教学内容与本人上学期所选内容相同,均为《定语从句》。但课型不同,我上学期的课属新授课,而胡老师的课属复习课,因为班级学生即将在10月中旬参加成人高考,因此这节课是属于对语法知识的梳理。
首先,该班级虽是胡老师本学期刚接手的新班,但其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尤其是成考生已带过数届,因此对学情把握较好。胡老师清楚尽管该节课为复习课,所学内容已学过,但是很多学生并未能真正掌握。所以,胡老师选择从最基本的定语的概念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定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逐一介绍定语从句、先行词、关系词,扫清学生的障碍,轻松消除学生对语法知识中相关名词的抽象感、恐惧感。
其次,在将简单句转变为定语从句的讲解及练习中,胡老师选择用句式模仿的形式而非我在新授课中所用的“一定位、二去重、三选导”的程序化的方式。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在课堂中的表现,很多学生都是可以进行简单模仿的,学习的效果比想象中要好。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反思。一方面,显然我对学生的信心不够。应该是可以尝试让学生直接从模仿开始的,她们已经是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个体,可以从模仿等练习中慢慢自己摸索、总结出相关规律。另一方面,在我上次的公开课后,我发现,以程序化的方式来教授,确实可以在准确性上有更大的保证。但是部分学生却会反而会觉得复杂,需要在较多的程序化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有更自然、高效的产出,才能将定语从句使用得更加理想。因此,到底如何既能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又能使学生较快较好地生成语言,是我听完这节课后所要思索的问题。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胡老师很注意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注意观察,因此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合理调整自己的课堂节奏。真正做到了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个人认为:这是我们职校教师尤其要注意的一点,课堂的效率可以稍低一些,但是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连贯性,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原本是不太爱学习的,我们应该更注意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感受,而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自顾自地“往前赶”。产出=效率x时间。现在时间是恒定的,但效率却会是变更的,如果我们为了追求一时的效率,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那后面的效率又会呈现怎样的状态,我想,最后的总产出可能就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了。而上述公式中的时间指的又仅仅是在校的学习时间,如果我们能做到关注学生,保持其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外、在离开校园生活之后,还会继续学习,那公式中的时间便可延长,总产出便是更加可喜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