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读书笔记

(2011-06-20 10:33:53)
标签:

杂谈

图书简介:英文名: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T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作者:戴尔·斯科物·里德利(Dale Scott Ridley)、比尔·沃尔瑟(Bill Walther);沈湘秦译,张厚粲审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7月第1版。

摘录:           

1.        课堂里的学生必须是负责任的,原因在于:学生要在学校和社会中成功的话,他们必须学会把握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课堂同时又必须是有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生学习偏好。(P2

2.        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积极的课堂环境也许是形成良好纪律的前提。(P3

3.        其一,教师可以借助教育策略来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动机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令学生导向的训练模式引导学生作出恰当的抉择,以此造就更加负责任的学生。(P3

4.        教师创建积极课堂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个人因素的敏感程度。(P16)

5.        注重学习过程的策略诸如:对掌握程度做出登记评定;减少对学生成绩进行社会性比较(如分数等级只有学生自己和教师知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定期让学生评析挑选出他的最佳作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展开学习(如设定课堂任务的周目标、日目标,以帮助学生监督自己的进度)。(P43

6.        研究发现:教师的人际交往风格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高度相关。(P55

7.        允许捣乱的学生回归主流的校园生活,他们的处境会更佳,而把这些学生隔离出来,只会加剧他们的疏离感。(P60

8.        研究指出:教学活动对学生有意义且符合个人需要时,其效果最好。(P65)

9.        个性化的学习是指:能让学生投入情感并渗透着社会化自我表现的活动。(P65

10.    当教师学会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尊重学生,并且把学生看做自我指导的学习者的时候,教师就能成功培养出更加负责任、自治和独立的学生。(P71

11.    教师必须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伙伴,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一旦教师对学生的潜能产生信心,也就能使学生有信心成为自我调节者。(P73)

12.    教师只有承认并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才最有可能建立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自主课堂)。(P138http://s6/middle/6ee3d5fena61bac35e1a5&690

 

Reference:

1、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习结果的质量。由于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更加接近学习的实质,正在有力地指导着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第3页张厚粲“总序”)

2、关于教育的宗旨:“本书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第5页沈湘秦“译者序”)

3、关于课堂上的学生的角色:“课堂里的学生必须是负责任的,原因在于:学生要在学校和社会中成功的话,他们必须学习把握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课堂同时又必须是有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生学习偏好。”(第3页)

4、关于实施自主课堂的两个主题:“其一,教师可以借用教育策略来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动机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令学生心胸开滋阔、学习认真,这样才能创建有意义、积极的学习环境;其二,教师通过采用一种学生导向的训练模式引导学生做出恰当的抉择,以此造就更加负责任的学生。”(第4页)

5、关于学生的需求:“积极课堂环境由什么构成”,“在我们看来,答案非常简单,即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也就是说,在建立积极课堂环境时,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第9页)

6、关于学生心目中的积极课堂环境需求:“集体归属感和同学的依恋感”、“课堂管理中的抉择、共享和参与的权利”、“个人职责、自治权和独立性”、“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积极的投入和参与,而非无精打采”、“创造性的学习”、“学习过程的乐趣”、“自己的努力和成功得到公认”、“单独学习的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明确的规则、程序和课堂结构,以使行为、学习进程透明化”、“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等25条。(第1416页)

7、关于对待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认为,如果教师想要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就必须认同并尽力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或动机需求,而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第22页)

8、关于自主课堂上6种基本的学生情感、动机方面的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的课程内容);自信心(感到有竞争力);归属感(相互联系的感觉);权力(自我调控、自我接纳)和自由(抉择权、自治权)。”(第27页)

9、关于自主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教师要想成功地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就必须先竭尽全力去满足学生的需求。”(第27页)

10、关于自信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便他们实际上能够学好,他们也可能会失败甚至放弃掌握课业的努力。因此,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必定失败的话,即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仍然无法保证他们会自主地投入其中。”(第40页)

11、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实现之。教师必须密切留意这一过程,因为自信心低的学生常常设定脱离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第47页)

12、关于学生的归属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事实上,有人认为街头帮派对青少年的主要吸引力正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是学生专心致志投入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这方面的研究还表明,学生在校归属感(如接纳感、被尊重,同学、教师和学校其他成人支持)和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校内外行为方式及学校录取情况之间密切关联。”(第53页)“实际上,翻阅有关所谓‘危险’学生的众多研究,可以从中发现,这些学生最普遍的又共同的感受是:‘老师不关心我们’。”(第54页)“研究帮派的报告指出:多数加入帮派的青少年都是缺乏家庭的关爱或归属感。”(第55页)

13、关于教师对差生的期望:教师对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期望低,“教师这种有差别的态度,往往使成绩低的学生与其他比自己成功的同学疏远开来。此外,正是由于这些学生成绩差,他们通常被按能力分班,而孤立于其他同学。研究还显示:这种分班一般会促使成绩低的学生之间亚文化的形成,他们对学习有明显的敌对情绪。这种情况显然会使学生对校园生活渐渐疏远,并增加了他们被学校开除的可能性。”(第56页)

14、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加强归属感:“许多研究证明:关心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上是更有成效的。”“教师是否关心学生将对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加强学生归属感的关键策略在于尽量记住:学生天天都需要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关心。”(第5859页)

15、关于加强学生的归属感:“确保每个成员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有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有意义的成员。”(第6263页)“研究指出,允许捣乱的学生回归主流的校园生活,他们的处境会更佳,而把这些学生隔离出来,只会加剧他们的疏离感。”(第63页)

16、关于合作学习对归属感的作用:“还有一种培养学生归属感的好方法,即同伴辅导或合作学习。”(第66页)“已经证实,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同伴关系的质量,而这些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感受到被尊重。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直接学习到了学习态度、价值观、技能和各类信息,而这些一般都是不易从成年人那里获取的。合作学习不仅给予学生同伴支持,同时给予了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和榜样。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效果就是:学生学会站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立场上看待环境和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是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指标。”(第67页)

17、关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师生共享课堂控制的基本理由是:学生的确具备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我们相信,当教师学会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尊重学生,并且把学生看作自我指导的学习者的时候,教师就能成功地培养出更加负责任、自治和独立的学生。”(第75页)“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伙伴,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一旦教师对学生潜能产生信心,也就能使学生有信心成为自我调节者。”(第76页)“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第77页)

18、关于拉克玛中学:“老师们把学校的教学宗旨确定为: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发展成为独立的学习者。独立的学习者指:学习者充满自信,能主动地学习,学习中能够自我导向。”(第100101页)“”“”

19  关于《自主课堂》中的几个定义:(1)“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为便于学习而选定的物理环境,在其中有复杂而不可缺少的交互作用。课堂环境有多种方面,包括社会、文化、个人、政治、物理、经济、组织、发展、情感、道德、宗教和心理等。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里,主要的活动是交流、发展新的个人内省认识,以及人际间的相互了解。”(第151页)(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learner-centered rientation):一种教育理念,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作为主要参照。其目标是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接纳程度和对学习经验的重视程度,以及尽力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第153页)(3)“前摄学习策略(pro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引导学生成功的学习活动(如有效地记笔记、听课技巧、理解监控技巧、提问技巧、求助行为以及强化管理技巧。)”(第154页)(4)“学生主导的活动(student-led activities):一种学习活动,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在其中做间接辅助。这类活动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如学生项目、演示、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学生迷你教学,以及其他合作学习活动。”(第155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