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世纪伊始,随着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兴起,宣和培田村以其保存完美的“九厅十八井”形式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引来诸多媒体以及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并相继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楼三门”结构的“恩荣”石牌坊。如果从北面进入村内,亦能见一座类似结构的“圣旨”石牌坊。前者是因考取“进士”功名而立,后者则为“乐善好施”功德而建,两者意义相得益彰,百余年来默默诉说着培田曾经有过的辉煌,昭示着客家人“耕读为本”的思想理念。

两牌坊,村民称牌楼,用青光岩石件组合而成。宽4.2米,高约5米,由四根长为3.2米横断面为28×25平方厘米的长条石柱,支撑起5块含有翘角屋顶式的石件,分布成三级逐步升高而又对称的“楼层”式样,其下则构成3个门,故称“五楼三门”结构。
四柱有“雄狮抱鼓”图案的石筋夹固且作为装饰,竖立在刻有花纹的长方体石础上。五楼中最高“楼层”顶上饰以饱含墨水的毛笔状石件,民众常称为“葫芦顶”,此“楼层”中镶钳双面阴刻“恩荣”(或“圣旨”)两字的石版。中级两“楼层”石件对称地护卫在刻字石版两侧,起着夹固作用。下级两“楼层”石件对称地置于两侧小门之上,且起着夹紧中门门额的题书刻字石版之作用。
中门内空宽1.6米,其两边石柱双面各镌刻一副楷书联文,字迹俊秀。“恩荣”牌坊中门额上小字镌刻吴拔祯进士的曾祖到父亲的功名与封号;“圣旨”牌坊中门额上横刻“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两侧小门内空宽0.8米,其门额小字镌刻其家族兄弟的功名与封号。
兹将两牌坊来历概述如下:
1、恩荣牌坊
原竖立在村南水口,前有宽阔的松树冈坦途,后有茂密的古树林掩映,石砌古官道从它的中门穿过。这里原是培田八景之一。明邑庠吴正道曾作《临江仙调?松冈琴韵》赞曰:
目极平冈秀色多,轻花日醉春风。苍苍不改万虬龙,时栖华表鹤,秋待碧天鸿。更是松涛频入耳,真如爨下焦桐。丝弦应在有无中,风声常断续,微韵自飘蓬。
恩荣牌坊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由光绪十八年壬辰科第33名进士吴拔祯所立。《培田吴氏族谱》载,他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字干卿,号梅川,殿试钦点三甲第8名蓝翎侍卫,内廷行走,御赐袍褂。戊戌(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选授山东青州营守备,钦加都司衔赏戴花翎。壬寅(1902年)委任护理本营参将,后调署登州右营守备。癸卯考语:“年壮力强,克胜其任。气度雍容,膂力方刚。”乙巳(1905年)丁艰回籍守制。卒于1927年。像赞:“形容魁伟,勇力超伦。小试虽屈,大试能伸。持躬勤俭,御下慈仁。公廨久废,捐廉鼎新。言行不苟,可为完人。”牌坊的中门镌刻两副对联可说明他的功名身世。
世有凤毛叠荷宸慈颁紫孛;身随豹尾曾陪仙仗列黄麾。
凤阙书名寿于金石,鹰扬奏绩铭诸鼎钟。
此牌坊,文革破四旧时,被拆除用于铺盖水电站涵洞表面。古民居旅游开发后挖寻出来重建于村南新入口,横跨宣罗公路,与旁边的文昌阁(又名文武庙)和水渠内不断转动的水车形成一道壮观而靓丽的旅游景点。
2、圣旨牌坊
竖立在村北入口处,横跨左去罗坊右去连城的双叉路口。附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也是培田八景之一。明邑庠吴正道有七律《苦竹烟霞》赞曰:
北距郊原一里赊,环堤翠竹拂云斜。
萋萋芳草依沙渚,郁郁乔松护梵家。
壶洞清虚明日月,禅关阒寂锁烟霞。
个中景物多闲旷,吟兴诗人未有涯。
如今培田新村建设百余户楼屋在此拔地而起,新开宣罗公路从旁坦坦经过,在此倍感时代的飞速步伐。古村落所呈康乾盛世遗风与新世纪中华复兴景象的交辉,令人思绪万千。
圣旨牌坊申请呈报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为表彰诰封五品奉直大夫、晋封四品昭武大夫吴昌同善举而兴建的。他生前克勤克俭,经营农林、纸庄、商行,近至汀城,中至潮州,远至湘衡,创垂大业,乐善不倦,在家乡办学于南山书院,在省城独出巨资捐建八邑吴氏试馆及宣河试馆,方便赴省应举生员咸乐安居,方便乡亲游学与经商,同时助困扶贫,修路架桥,建亭施茶等。当时由建宁训导吴继明、连城优贡吴作梅、松溪教谕吴震涛、侯补训导吴彤绍、宁化廪生吴存琮、上杭附生吴步鸿、清流附生吴步刚,武平监生吴成美、归化附生吴振麟、永定廪生吴鸿波等10人呈稿到汀州长汀县、福建汀州府、福建承宣布政司、闽浙总督,最后到京都由户部朱批“着照所请”,准于在原籍由家属自行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示旌奖。牌坊中门也有两联镌刻,充分表达了此坊的含义。联文是:
恩颁闾阖,九天焚黄足光增绮里;诏锡孛纶,四字飞白更荣逾玉堂。
世重博施轻财重义;家承至德睦族敦宗。
兹将申请呈报稿抄录于下,更可知详。
为乐善不倦,例符奖典,乞恩请旌,以励风化事。窃维赏功褒德,敷盛世之覃恩,举孝与廉,开皇朝之旷典。我国家孝治天下,道洽寰区,屡诏特科,旁求遗考,犹复日宣纶孛,风采輶轩,朝廷奖励无虚,寰海之劝兴有自。
查有已故四品封职吴昌同,居心诚朴,立品端方,亲族共号仁人,乡里交推长者。矜孤恤寡,悯无告之穷民;砌路修桥,任独擎之义举。加以作人养士,增膏火而助多金;仗义急公,广题捐而输巨款,此其大较,非市小恩。所尤难者,悯学士文人之艰,讲敬宗睦族之谊。购试馆于闽峤,万贯囊倾;联宗系于吴山,千间厦建。乡试届三年大比,屋租仍一例均分。杜工部欢寒士颜,尚难如愿;陆放翁志天下富,徒托空言。该善士实惠实心,不骄不吝。罄一家之余积,公尔忘私;萃八邑于同堂,远无殊近。为此,粘呈图志,佥叩宪阶,伏乞照例请旌,据情上达,体人心之公道,表潜德之幽光,用慰舆情,俾维风化沾仁。
上呈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

由此可见,牌坊巍巍,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深厚的,令大家见物思人,思考着立牌坊者经历之艰辛,智力之宏达,事业之成功,仁心之义举。笔者是培田人,因续族谱而了解历史由来,顺便将感想写出,供作参考。值得注意的是,牌坊有御制、恩荣、圣旨、贞节四种。御制牌坊由皇朝出资建造,表彰官阶高功绩大的文臣武将;恩荣牌坊由地方官府出资,表彰一方功名高政绩显的官员;圣旨牌坊由家族出资,经过逐级申报批准方能建造,旨意为表彰对社会公益作出重要贡献的乡贤;贞节牌坊也是由其家族出资,经过申报批准方能建造,是表彰妇女的贞操节行的。总之四种牌坊都是教化民众建构儒家理想社会的产物,对统一思想行为,稳定国家秩序有一定引导作用。前三种牌坊跨街道而建,御制牌坊特别高大且雕饰华美;贞节牌坊一般与街道平行而建,形式以端庄严谨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