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成大面积雾霾的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2013-12-26 20:48:15)
@林建章67:造成大面积雾霾的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能解释下吗?

艾玛,“逆温层”这种专业概念,前几年根本就无人问津呐。现如今借着雾霾的势头,也开始走红了啊!

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的大气中,当高度越高时,气温是越低的,这个很容易感受到,一般山上都比山下冷嘛。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高度越高,气温也越高,这就是你说的“逆温层”。

出现逆温层,有下面几种原因:

1. 一个地方,打南边来了个暖气团,打北边来了个冷气团,暖气团不让冷气团往南,冷气团不让暖气团往北,冷气团非要越过暖气团往南,暖气团非要越过冷气团往北,也不知是冷气团冰镇了暖气团,还是暖气团热敷了冷气团,总之最后暖气团爬到了冷气团上面。。。天呐我在说什么?木有想到气象如此性感,以后请不要大晚上的问我气象问题了,根本把持不住。。。反正冷暖气团之间这个狭窄的交界面就叫做“锋面”,在锋面附近就是“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层。这种情况叫“锋面逆温” 。

2. 一个地方,本来很冷,大地的温度很低,突然打南边来了个暖气团。。。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暖气团趴在冷大地上面。。。结果,在下面跟冷大地亲密接触的那些暖空气被冰镇了,变得很冷,但是在上面远离冷大地的那些暖空气依然很暖,就形成了“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层。这种情况叫做“平流逆温”。

3. 在晴朗的夜晚,黑灯瞎火,木有阳光照射,地面无法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这种辐射冷却的作用使得地面迅速降温,于是跟地面亲密接触的空气也迅速降温,而离地比较远的那些空气,虽然也在降温,却降得比较慢。两相比较,也就成了“下面冷,上面暖”。这种情况叫“辐射降温”。

4. 在山谷和盆地,晚上时,黑灯瞎火,周围的山坡因为高嘛,比较冷,山坡上的冷空气沿着山坡滑进山下的山谷和盆地中,而山谷和盆地中本来的暖空气被抬升到更高的空中,也能形成逆温层。这种情况叫“地形逆温”。

除此之外,还有“下沉逆温”、“湍流逆温”等,这个涉及到绝热的概念,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感兴趣的童鞋们自己去学习吧。

至于说逆温层为什么会有利于形成雾霾呢?

前面说了,平时的大气,是“下面暖、上面冷”的,冷空气比较“重”(好啦我知道是密度大),暖空气比较“轻”,下面的轻的暖空气想上浮,而上面的重的冷空气想下沉,于是大气就可以自由地对流扩散,地面的污染物也会跟着扩散掉。

但是如果遇上逆温层的话,完蛋了,“轻”的暖空气在上面,“重”的冷空气在下面,这个结构很稳定啊。于是暖空气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盖在城市上空,又没对流又没风,污染物全都被堵死在城市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雾霾了。

因此,对于雾霾来说,天气条件也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雾霾的时候如果来阵大风的话,兴许能吹散。但是“靠天呼吸”实在太可遇而不可求了,所以还是要减少对污染物的排放才是正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