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当茶碾末后,必须放入罗子里筛,用来分开精粗,以便贮用。但罗子是个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楚。陆羽在《茶经·茶之器》篇有“罗合”一节,说它是一个“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的有盖的盒子。用来罗茶的是用“巨竹剖而屈之成型,再绷上纱绢”的。看来,这倒和南宋审安老人在《茶具十二先生》中画出的“罗枢密”甚是相似。但在考古材料和传世品中,从未见过这样圆圆的罗子。因此,法门寺这件出土物,应是迄今看到的我国茶具史上的第一件罗茶之具。
http://s1/middle/6edce1d4g9f44af65de70&690
身长13.1、宽8.4、高9.3、坐长14.4、宽9.8、高2厘米,重1473克
碾出的茶末要过罗。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因之对罗孔的粗细有严格的要求。
http://s6/middle/6edce1d4g9f44bc33d885&690
茶罗子呈长方形,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盖面錾饰两个首尾相对的飞天,头顶及身侧衬以流云。盖刹四侧各饰一和合云,两侧饰如意云头,刹边饰莲瓣纹,盖立沿饰流云纹。罗架两侧饰束髻、着褒衣的执幡架鹤仙人。
http://s2/middle/6edce1d4g9f44c21a70f1&690
另两侧錾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屉均作匣形。罗分内外两层,中夹罗网。
http://s1/middle/6edce1d4g9f44c9872010&690
屉面饰流云纹,有环状拉手。另有“十九字号”錾文两处,墨书、划文“五哥”两处。罗架下焊台形器座,有镂空的桃形壶门。
作者:
紫蕴茶文化艺廊
注:参考资料来自下:
(1)法门寺文物图饰
韩生编着文物出版社P.313-P.3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