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味海鲜要科学食用

(2010-10-24 13:32:57)
标签:

海鲜

贝类

食用

不宜

食物过敏

健康

分类: 食物营养

美味海鲜要科学食用

食蟹有禁忌
说起海鲜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恐怕就是各种蟹类,但吃螃蟹的禁忌是和它的美味成正比。首先就是不宜食用死蟹。蟹死后,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第二,不宜食用生蟹。海蟹还好一些,但河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而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干净、蒸煮不透或是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食入体内,导致生病。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第三,不宜食用存放过久的熟蟹。螃蟹宜现烧现吃,不要存放。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第四,不宜乱嚼一气。吃蟹时应当注意四清除。一要清除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要清除蟹肠;三要清除蟹心,蟹心俗称六角板;四要清除蟹鳃。第五,不宜食之太多。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泻。第六,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因为开水会冲淡胃液,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第七,不宜与柿子同食。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第八,一些特殊人群不宜食用。例如,体虚畏寒者、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等病人等。
生食醉虾不利健康
鲜虾肉质鲜甜,脂肪少,且蛋白质丰富,是受大众欢迎的美食之一。不过,虾性燥热,多吃容易令人火气上升。其症状包括感到心烦、身体发热、失眠、口干、喉咙痛等,如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待降火后吃虾才够健康。至于皮肤差的人士,如常出暗疮、痕痒或生湿疹的话,就更要留意避免进食,因热毒随时可令病况—发不可收拾。
而且有不少人习惯把活虾放在酒中蘸一下“醉吃”,认为这样比较新鲜,其实,这种时尚生食的方法很不卫生。虾体上如果沾有肝吸虫病的囊蚴,生食会将囊蚴带入人体内。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囊蚴外壁被消化,幼虫经由总胆管、胆管而进入肝胆管寄生。约1个月后幼虫发育成虫,即可开始排卵,引起肝吸虫病。有人吃了醉虾后,经常有急性感染症状出现,高热寒战、肝区疼痛、黄疽、血中嗜酸性颗粒细胞显著升高。严重者出现上腹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虾宜熟食,不宜生食。
如果实在要生吃海鲜宜加醋。如在食用生鱼片等生猛海鲜时,加一些浓度为1%的食醋,5分钟以后再吃,这样可以杀菌,也可以减少中毒的危险。

此外,很多人都爱吃虾头,贪其滋味无穷,但虾头是胆固醇集中的地方,而且还含重金属如水银及铅等。长期食用,便会吸取过多重金属,有可能导致面部、手部出红点,牙肉红肿流血,严重时甚至影响神经系统。
小心食用贝类中毒
海鲜中的扇贝、带子等贝类滋味鲜美,十分受消费者青睐。但有些人食用贝类后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专家提醒大家,贝类很容易受到一种叫藻源毒素的污染,吃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要多加小心。贝类中毒可分为4大类:麻痹性贝类中毒、下痢性贝类中毒、神经性贝类中毒和失忆性贝类中毒。其症状包括刺痛、麻木、出疹、发烧、呕吐、腹泻、腹部痉挛、冷热感觉逆转、心搏徐缓及瞳孔扩大等。一般在食用数分钟至几小时内,这些症状就会相继出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贝类中毒:一是一定要到信誉良好的地方去购买,尽量别到路边小摊上食用。二是一次吃的不要太多,吃时应该只吃贝肉中呈圆形的部分,那是贝类身体中的外展肌;避免食用周边发黑的部位,那一般是它的内脏、生殖器及卵子。三是烹煮时一定要彻底,水温达到沸点后,虽然不能把耐热的毒素完全消灭,但会大大减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风险。四是儿童、病人及老年人吃了含有毒素的贝类后,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因此要尽量少吃。
敏感人群要注意
海鲜中容易引起食物过敏的海鲜主要有鲜鱼、蚶、牡蛎、扇贝、蟹、龙虾等。最常见的是皮肤反应,表面出现红斑、痒疹,甚至血管性水肿;有些人也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以,吃海鲜预防过敏很重要。对于曾经发生过食物过敏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可以先少量品尝,过1小时后若无不良反应,则可放心用;身体不适、疲劳都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生率。而高温加热,将海鲜煮熟、煮透,则可以减少过敏的发生。
与食物过敏不同,有些人不宜吃海鲜。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痛风病患者等。这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之—是限制碘的摄入,而海产品中碘的含量高于其他食物,因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宜吃包括海鲜在内的各种海产品。痛风病患者不宜吃嘌呤类含量高的食物,但许多海产品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因此痛风病患者要抵挡得住海鲜的诱惑。
健康提示
为了减少吃海鲜引发的食物中毒,应在可靠的店铺购买海鲜。尽量选购活的,买新鲜鲍鱼、蛏子或蚬子等,可用手碰一碰,选取出活的、会动的新鲜海鲜。有甲壳的海鲜,在烹调之前要用清水将其外壳刷洗干净。贝壳类海鲜烹煮前,在淡盐水中浸泡约1小时,让它自动吐出泥沙。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原来新鲜的海鲜反会被其中部分腐烂了的所污染。
海鲜不宜与啤酒一起食用。食用海鲜时最好不要饮用大量啤酒,否则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吃海鲜应配以干白葡萄酒,因为其中的果酸具有杀菌和去腥的作用。
关节炎患者应少吃海鲜。因为海参、海龟、海带、海菜等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可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吃。生活中,许多人吃了鱼、虾等海鲜后,都有继续吃水果的习惯。海鲜中的鱼、虾、藻类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糅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不宜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海鲜大餐之后最好不要马上吃水果,至少应间隔2小时。

此外,吃海鲜后,1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带
后一篇:海参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