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蛋的知识

(2010-10-22 17:00:49)
标签:

育儿

中美

鸡蛋

卵磷脂

胆固醇

杂谈

分类: 食物营养

 一  鸡蛋多学问

两只鸡蛋所含蛋白质的量,大致与125克的鱼或肉所含蛋白质相同。
鸡蛋的蛋白质是所有天然食物中最优的一种蛋白,吸收率可达100%,相比之下,牛奶仅为85%,猪肉74%,而牛肉仅为69% 。
鸡蛋中的脂肪基本集中在蛋黄里,鸡蛋脂肪含多量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蛋黄素。卵磷脂被消化之后,可释放出胆碱。据研究,胆碱有助于人体保持较好的记忆力。
鸡蛋含有钾、钠、镁、铁和钙等矿物质,它含铁比牛奶多,但钙质不丰,故应与含钙丰富的食物搭配食用。
鸡蛋是维生素A、B2、B6、D及生物素的丰富来源,蛋黄中所含维生素B2较多,但鸡蛋缺乏维生素VC,所以配以蔬菜最佳。
鸡蛋清的热凝固温度为62-64 C,蛋黄为68-71 C,故只要控制温度得当,便可做出蛋白嫩滑的半生熟蛋,食味与消化吸收双兼雇。
长久以来,人们对鸡蛋认为:鸡蛋胆固醇含量高,尤其是鸡蛋黄,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人不宜吃鸡蛋。最近中美科学研究结果彻底否定了这一说法,肯定了鸡蛋的营养学价值。专家分析说,鸡蛋中的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可形成一种脂蛋白,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种。其中的两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最后一种却有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作用。鸡蛋中的成分可以互相制约。
此外,实验证明,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能使脂肪和胆固醇颗粒变细,使其被充分吸收,减少血液胆固醇含量。另外卵磷脂对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被医学专家视作老年痴呆症的克星。

 

 

 

二  吃鸡蛋的学问

鸡蛋是一种非常普及的食品。从婴儿4个月添加普通食物起,鸡蛋就成为人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鸡蛋有哪些营养
鸡蛋富含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常被用做度量其他蛋白质的标准。鸡蛋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脂肪等,这些营养物质的比例与人体很接近,利用率可达90%以上。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可以改善人(各个年龄阶段)的记忆力,减缓老人智力衰退。可以说,除母乳外,几乎没有一种食品可以与鸡蛋相媲美。
有关鸡蛋的认识误区
误区1: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好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红壳蛋营养价值高。其实,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它与其营养价值并无关系。
误区2:鸡蛋生吃营养价值高
其实,生吃鸡蛋不但营养难以吸收,还会损害健康。因为生鸡蛋内不仅存在许多病原体,蛋清中还含有抗生物素因子,它能干扰人体对生物素的利用。
误区3:蛋黄富含胆固醇,应当丢弃
许多人不敢吃蛋黄,担心蛋黄中胆固醇多,吃了会使血脂增高。其实,虽然蛋黄富含胆固醇,但同时含有丰? 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易于组织吸收和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误区4:臭鸡蛋可以照吃
有些人对臭鸡蛋情有独钟,这是一种应当纠正的不良饮食习惯。我们先来看看鸡蛋变臭的过程:当鸡蛋存放过久或有裂缝时,蛋清中的杀菌素就会逐渐消耗减少。通过蛋壳气孔或裂缝侵入的鸡蛋内部的细菌就能大量繁殖,产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鸡蛋的臭味儿就是这些物质发出的。即使经过烹调,臭蛋中的胺类、亚硝酸盐、细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臭蛋吃多了还会诱发癌症,因为亚硝酸盐和细菌毒素是人类致癌物。所以,鸡蛋变味后就不能再吃了。
误区5: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问世,这些鸡蛋中的某种矿物质的含量较高。但是一个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某种单一营养素的。否则,反而会打乱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平衡状态。因此在选择功能鸡蛋时,消费者应掌握缺什么吃什么的原则。
误区6:老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在人群中一直流传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其实,胆固醇在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只是在长期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心血管系统等损害。一般成年人一天的胆固醇建议摄入量为不超过300mg。就鸡蛋而言,以每天1个为宜,以免蛋白质和胆固醇摄入过量。血脂高的老人可以每周吃3次鸡蛋。
怎样吃鸡蛋好
比较合理的食用方法(蒸蛋羹、煮鸡蛋、水卧蛋),尤其
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因为这些方法能比较完整地保
存鸡蛋的营养素。建议人们尽量减少吃煎鸡蛋。因为煎鸡蛋
容易使鸡蛋变焦,变焦的鸡蛋含有致癌物3,4苯并比。经常吃煎鸡蛋,容易使油脂摄入过量,诱发高血脂和脂肪肝。因此煎鸡蛋时,油量不宜多,要用文火,使油温不过高。
鸡蛋的保存方法
鸡蛋的摆放一定要大头向下直立码放,不要横放。

用水洗过的鸡蛋不宜保存,因为鸡蛋表面的胶状物质被洗掉后,细菌很容易从蛋壳上的小孔乘虚而入,使鸡蛋变坏。若需放入冰箱保存,注意不要直接暴露在冰箱里,因为蛋壳表面携带了许多污染物,容易污染冰箱里其他食物。

 

 

 

三   吃完鸡蛋可以立即饮茶吗

有些人吃完肉食、鸡蛋、海味等高蛋白质食物后,习惯于立即饮茶,以助“去味”“消化”。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体健康。

 

 

 

 

 

四   当心皮蛋中毒

据有关食品专家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使用土办法包制且已被污染的皮蛋壳上,有高达1.4亿~4亿个细菌,这些细菌如果大量的通过蛋壳上的细微空隙进入蛋内,人们吃了这类皮蛋就会引发中毒反应。
污染皮蛋的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若随皮蛋进入人体腹中之后,就会在肠黏膜上迅速引发炎症,菌体发生裂变以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肉毒素,致使人体迅速出现中毒现象。
肉眼识皮蛋时一定要注意,正常的皮蛋剥开之后,其蛋白成橘红或暗褐色的透明体,具有一定的韧性,而被污染有大量细菌侵入的坏皮蛋,其蛋白则呈现出浅绿色,且韧性很差,极易松散,这样的皮蛋千万不能吃。
据有关医学专家实验后证实,沙门氏杆菌在100℃高温下会立刻死亡,在70℃时要经过5分钟才会死亡,因此当人们一旦发现皮蛋有些异常时,不妨先将皮蛋去壳后放入蒸锅里,在高温条件下蒸5~8分钟,放凉后再食用可保安全。
吃皮蛋中毒出现的症状是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泻、若发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去医院对症治疗。

 

 

 

五  各种蛋类

禽蛋类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各种禽蛋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
鸡蛋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与人体十分接近。其消化吸收率高达98%,生物价为94%。
鸡蛋含有多种矿物质,有钙、磷、锌、铁等。但铁的吸收利用率不高。鸡蛋含有除维生素C以外的多种维生素,蛋黄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与维生素Bl、维生素B2极为丰富。还含有大量的有益于增强智力的卵磷脂。由此可见,鸡蛋含有人需要的绝大部分营养素,量大,而且均匀,这在人类食品中是少见的。所以,一些营养学专家倡导,中小学生在上学日,宜每天吃一个鸡蛋。在农村,如果缺少肉食与奶的供应,就应将鸡蛋、鸭蛋、鹅蛋作为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鸡蛋中的脂肪量约占30%,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一50克的鸡蛋含胆固醇300毫克,为一般食物的数倍,集中在蛋黄中,此量为专家建议的人每天摄取胆固醇的高限量。这是鸡蛋的缺点,因为摄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容易导致人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日本人的研究表明,儿童期血胆固醇高,成年后易患心脑血管病。所以,就这一点看,吃鸡蛋不宜多。有的营养学家说:在其他动物蛋白质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每周让孩子吃4—5个鸡蛋就可以了。
鸡蛋是难消化的食物。最佳吃法是煮,水沸后再温火煮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嫩蛋容易消化。煎鸡蛋和炒鸡蛋,由于裹上了油脂,进入胃肠后不易与消化液接触,消化会受到影响。另外,蒸蛋羹、荷包蛋、蛋花汤的吃法也是可取的。鸡蛋不应生吃,也不宜用开水冲吃。
新鲜鸡蛋的营养价值比陈旧鸡蛋高,所以,在国外,摆上超市的蛋,一天一个价钱,三天后的蛋价就跌到第一天的一半。

 

六  鸡蛋的错误吃法

 

鸡蛋大家当然会吃,可是误区不少。比如,有些人认为生吃鸡蛋可以获得最佳营养,其实生的鸡蛋中的蛋白质难以被人体吸收。鸡蛋的吃法有很多种,但不正确的吃法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不良影响,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以下误区。鸡蛋是人们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往往却忽略了吃鸡蛋的饮食禁忌。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那么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的鸡蛋的错误吃法又是什么呢?

错误吃法1:过量吃鸡蛋

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食品。但是,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造成肾脏机能的损伤。

正确吃法: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错误吃法2:生吃鸡蛋

生吃鸡蛋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一种吃法,很多OL都把吃生鸡蛋,或者半生的鸡蛋作为一种健康的时尚。其实,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并且,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否则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正确吃法: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错误吃法3:鸡蛋+豆浆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也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错误吃法4:煎荷包蛋和茶叶蛋

煎鸡蛋时,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致癌的化学物质。此外,茶叶蛋也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正确吃法: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

错误吃法5:鸡蛋+

很多鸡蛋食谱里都离不开一种调味料:糖。比如蛋糕、双皮奶、鲜奶炖蛋、腐竹鸡蛋汤水、番茄炒蛋……其实,鸡蛋与糖一起烹饪,二者之间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值得注意的是,糖基赖氨酸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

正确吃法:如需在鸡蛋中加糖,尽可能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正确吃法:鸡蛋富含蛋白质,是人体补充蛋白质很好的来源,但它是属于动物性蛋白质,根据蛋白质互补原理应该和植物性蛋白质搭配,如:大豆,木耳,菌菇类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一起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为血型
后一篇:卵磷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