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朋友,家长怎么办

分类: 家庭教育 |
我儿子上初一,但从上学开始,他就几乎没有朋友,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那天饭后我们出来散步,看到小区花园里好多孩子在嘻笑打闹,我随口问了一句:“你在班里有哪几个好朋友?”他说了一句让我很诧异、很难受的话:“妈妈我好孤单,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时我也才意识到孩子的交友问题,回想起孩子除了每周末跟堂哥在一起玩玩游戏,听听音乐外,几乎很少听见孩子在我面前提他的同学和朋友,更别提跟朋友出去玩了。我回想起还有一次,发现他甚至跟一个汽车模型说得热火朝天,还自问自答。
于是我鼓励他到楼下公园去和别的孩子玩,可他表示不愿意去。让他周末约同学到家里来玩,他又说:“平常很少跟同学交流,他们肯定不会来的……”说完,孩子委屈地哭了。我想请问爸爸妈妈知心团的朋友,我应怎样才能为孩子交到朋友呢?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545.jpg
有朋友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依靠。因为朋友的支持,和朋友在一起时孩子会更大胆。很多时候孩子的自信来自朋友的认可和支持。和朋友在一起时开心的玩耍、畅所欲言的交流,会使孩子更有自尊感。
而没有朋友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会把内心的需求用另外的方式发泄出来。有时他会因得不到同伴的认可而不自信;有时会因得不到同伴的友爱和支持而嫉妒别人的友谊;有时孩子会因没有朋友而远离人群;有时孩子不想上学,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试想一下,当孩子跟朋友一起投入地玩时,当遇到问题有朋友协助时,孩子又怎会胆小、怕事。当孩子跟朋友玩得高兴时,又怎会哭丧着脸找家长发泄情绪。
我认为孩子出现“伙伴危机”,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这与家长过分的溺爱、保护有关。许多家长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这缩小了孩子的交友范围。由于怕孩子受到伤害或不良影响,部分家长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第二,由于孩子生活圈子小,玩伴自然很少,造成孩子不善于交朋友。而大多数家庭是三口之家,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更缺少同龄玩伴。
我觉得,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要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咨询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并培养孩子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今后,这种能力也会被孩子运用到择友中去。
其次,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父母不要一味地迁就,也不要打骂或者直接干涉,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必须介入,也应当从给孩子提建议,帮助他分析问题的角度,间接地为孩子提供帮助。实际上,这正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
第三,放手让孩子自己择友。家长应该避免以成人的观念帮孩子选择朋友。孩子自己择友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成长的过程。家长可在一旁观察,并适时给予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阻止。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547.jpg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经常抱怨,说孩子天天抱着玩具说悄悄话,却不对父母说。为什么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说,不跟其他孩子说,却愿意对着玩具说呢?
首先,孩子和玩具说悄悄话,说明他们有交流的需求。但现实生活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于是,玩具成了他们交流的第一选择。此外,他们还会选择和小蚂蚁等不具备攻击性的小动物说话,或者干脆自言自语。
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对着小玩具、小动物说悄悄话,家长应该意识到他们有交流的需要。这时我们应尽量给孩子创造“不独”的环境,带他们外出活动,多去有同龄孩子的亲戚朋友家串门,让孩子自己学会沟通。家长还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之所以不跟父母交流,是因为孩子感觉和大人没有共同语言。如果能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和他成为“密友”,孩子有了心里话,自然会找父母讲。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和孩子走出去,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很排斥,所以家长要陪同、引导孩子,多带孩子参与集体性的活动。你不是也在鼓励孩子参与吗,孩子刚开始如果不愿去,您也可以先带个头并慢慢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然后,记住玩得好的一两个人,在下次碰到时主动跟人打招呼,迅速熟悉起来。毕竟,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都是同龄的孩子,交往起来不会很困难的。另外,还可以联系你的同事或者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出去郊游等等。 此外,我觉得应该和老师沟通一下,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甚至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交际圈”。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552.jpg
我的孩子和您的孩子一样,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后来我问:“没有朋友,你不觉得孤单吗?”孩子看着我不说话。但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她其实是需要朋友的,只是不知该怎么办。后来,我不顾孩子的反对,坚持让她参加夏令营。从夏令营回来后,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对我说:“一开始,我不敢跟同学们一起玩,后来是一个叫小夏的女孩帮我牵线搭桥,就这样我胆战心惊地开始了跟他们一起玩一起乐。没想到,同学们对我可好了,真想跟他们天天在一起。”我想,如果当初我不强行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为她建立友谊提供机会。她的这学期恐怕又该在没有朋友的日子里度过了。现在,在班上的朋友,女儿一天天在增加。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与人交往呢?我认为,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比如培养孩子善于和不同人交往的能力;教孩子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能欣赏他人,在交往中互相学习等。
家长可以结合自己与人交往的经验和例子来给孩子传授这些技巧,同时也应该给孩子做出表率,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将这些技巧示范做给孩子看,相信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于是孩子会将这些技艺也用到自己的交往过程中去。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546.jpg
那么,家长如何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教给孩子呢?儿童心理学家勒纳·屠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教孩子说你好、请、谢谢,以及回应的话。”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对于性格孤僻,缺少玩伴的孩子,家长除了要加强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应该试着靠近孩子的心,自己去做孩子的朋友。人需要朋友,孩子更需要朋友。朋友的意义在于拉近人的距离,分享彼此最真切的感受,在善意和温暖中获得力量。作为家庭成员,更有责任和义务带给孩子这样的感觉。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638.jpg
http://www.s2p.cn/images/tuangou/1/15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