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愚公的大智慧

(2023-09-25 11:47:18)
标签:

文化

历史

娱乐

川明原创

探寻愚公的大智慧

最近又看到愚公移山的故事。细读古代列子文章《愚公移山》,才感到愚公其实有着大智慧。

列子的寓言故事大体这样说: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并同意,开始挖山,凿石掘土,每天挖山不止。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现代人用多种形式演绎这个故事。但是我觉得,还是徐悲鸿的画作演绎的最有分量:

探寻愚公的大智慧
 

从画面上看,愚公健康精干,儿孙们身强力壮,肌肉发达。这说明愚公是个好干部,好家长,好把式。人口齐全,老少健康,工具过硬,还驯养着大象、牛等家畜,这符合历史上象耕鸟种的传说。标准的“几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自给自足模式的田园生活。

以愚公90岁年纪,按画面可以简单推一下:

他的第二代可以为七十来岁,第三代五十多岁,第四代三十多岁,第五代应该有十多岁,五世同堂。这上面健壮男人显得多了点。

那为什么还挖山哪?应该是愚公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是挖山,那是让子孙们有事干,孩子们肌肉发达争勇好斗,容易无事生非。那就农闲时间来挖山吧,忙碌一天,臭汗一出,醪糟一喝,一觉睡到大天亮,还有什么纠纷、流言、蜚语、矛盾存在?

探寻愚公的大智慧

那么种地吃穿的事呢?其实有二三四代六个壮劳力几十亩地男耕女织,不交战备粮等项目,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粗茶淡饭,粗布毛衣,不多时间就会搞定,何况还有驯化的大牲畜来帮忙,一家人有大把的游戏和制作时光。

现代作家老舍也曾经设想过理想的生活,那就是房子一间,大床一个,横竖能躺。儿女一双,十岁左右,永不长大。

如果列子和老舍的设想结合起来就完美了,可以说那将是人类的超级智慧:

家家辈辈只有儿女一双,谁家也不能多生。一家几代人永远住在一块,建个四合院,周围几十亩地圈个大院,家族可以永久使用。这样人类的本性可保证幼有所教,中有事业,老有所养,不离不弃,人生完整,周而复始,时代永续。不走高山,不走黑路。垃圾零产出,不另占用地球资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山,只是挖着玩玩。平原地区,可挖地玩玩。更可以养些鸡鸭鹅狗消遣。院子大了,人和气些,有些鸟畜会喜欢这里在这里住着不走。

那就没有什么人类战争和民族纠纷吧。

本人在此权做南柯一梦。在当今人文科技高度发展的形势下,一旦有了正确的思路和合适决策,回归于自然模式还真不是复杂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