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人(二)
(2022-04-01 16:06:27)
标签:
财经历史文化川明原创 |
地球与人(二)
中·国山东等省的四合院模式应该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参考方式。
所以美国人集天下财富为自己一家民族服务的模式,其铁路、公路、汽车、石油消耗规模、甚至武器装备都大大超过地球村人均数量,是不可取的。
其他一些资源有限国家,还要大力生产人口,至少是不人道的。
什么模式才是永续发展模式?耕地不增不减,人口不增不减。
我想起了中国山东等省的四合院和曾经有的均田制模式。
一家四合院,足可以使人口不增不减。一个院子内四代同堂,即祖父母、父母、夫妻、孩子四代人。有四小套房子围起来就可以。北屋2套,祖父母、父母各住1套。儿子和孙子,住偏厢一套。另外是厨房和仓库各两间。以人均80岁的寿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中年人承上启下,一家400平米左右四合院的房屋,足可多辈使用。而且也不会出现老人去养老院,孩子留守的悲惨景象。
前提是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那么生产资料呢?
首先是土地面积。每个家庭拥有64亩地并不困难。地球上现在有耕地307.2亿亩,人类人数是77亿,人均3.98亩。即:307.2÷77=3.98亩。考虑到粮食产量因素人口除去一半。每个四合院平均拥有的土地是3.98亩×8人×2=63.68亩。可建设少量的厂房仓库。
每个四合院所能产的粮食能达到人均700公斤粮食,完全可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并饲养家畜。
按现在平均产量每亩88公斤粮食计算,63.68亩×88公斤=5603.84公斤,现在世界上平均每亩地产粮食88公斤:即总产量27.22吨÷307.2亿亩=0.088吨,平均亩产88公斤。那么人均占有粮食就为5603.84÷8=700公斤。这就为世代均衡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是自给自足模式在高科技下的发展。
回归田园模式。可以归纳为“十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升级模式,而且牛可以去产奶,鸡可以下蛋,狗可以看家,猪可以吃剩余食品和植物垃圾,能做到零垃圾排放。耕地等农活可用电动机械代替。这样,人们就可以有肉蛋奶杂粮蔬菜的最低供应。身体需要锻炼,干农活就是了。而且,生活在田园风光中,老人、儿童相互照应,循环往复,永续发展。
年轻人可以外出求学,学成归来,为四合院大家庭服务。各个四合院可按地域比例进行专业配备,相互间提供医疗、维修、加工、产品交换等服务。
那么国家、军队、武器等概念就会淡化和精简,青山绿水保持原貌,铁路码头军事基地不再无序发展。这将是人类一体化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