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活动的几种组织形式
(2012-07-16 18:33: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班级·学生 |
班团活动的几种组织形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班团活动也早已走出传统班团活动的单一形式,形成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班级活动形式。传统的班团活动主要以老师组织为主,内容主要是进行班级思想教育,布置班级日常工作,班团活动课上成了训戒课,学生大多反感,毫无兴趣。而新型的班团活动课则更提倡由学生参与、主持,内容也更丰富多彩,不再以训戒为目的,更多的是以心理疏导、热点探讨、思想交流、生活指导、才艺展示等为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本学期,我有意地对班团活动课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一些调整和设计,下面就几种常用的班团活动的组织形式略作介绍。
一.讲座式
讲座式的班团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精心准备,在班上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与训练。这种形式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讲座要结合班级里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后,不少同学有些懈怠,特别是一些考得不好的同学表现出一种无奈或得过且过的情绪和状态,为此,我搞了一次主题为《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的讲座,用大量的事实来阐述以下观点:
1.走出困境先改变自己!
2.改变自己先从改变你的思想开始
3.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
4.珍惜你每一天的时间
5.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做好一件事
再如,元旦前,班上有名同学和别班一位同学斗殴,且造成严重后果,这件事发生后在班上引起较大的反响,而且也暴露了部分同学平时隐藏着的一种不良心理意识。于是我也搞了一个以《莫让冲动毁了自己》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我结合这件事谈了以下观点:
1.一个人要有血性,有刚性,但血性与刚性不等于冲动。
2.一个人的血性是不阿附于权贵门下,不拜倒在金钱脚下,不屈服于强者的淫威下。动辄以性命相搏,不计后果,这不是真正的血性,这只是匹夫之勇。
3.冲动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甚至殃及自己的朋友和家庭!
4.挽回自己颜面的最好方法,是既惩罚了对方,又保护了自己。两败俱伤不是智者的行为。
5.让自己强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地位与尊严,知识就是财富与权力,只有知识才能让你真正强大起来。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二.探究式
探究式的班团活动是针对班级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不良现象和作风开展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都有独立、追求怪异、突出自己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二(5)班的同学非常活跃,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是突出,他们在课堂上,在异性面前总是喜欢非常夸张地、不恰当地表现自己,既干扰了课堂秩序,又影响同学关系。这种现象在班上有一定的普通性,在班上说了好多次,效果都不明显,于是我让团支部的同学组织了一次以《莫把轻浮当个性》的主题班会,让同学探究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不良影响,同时让学生辨明“怎样才是真正的‘出风头’”“什么样的人会让异性喜欢”。
每个人都是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我们作班主任的应该尽量让学生缩短这段距离。
三.辩论式
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漫话清高》的课文,上课之前,我先找几个学生说说什么是清高,有的说“清高就是很傲慢,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有的说“清高就是像李老师一样,喜欢独来独往”,还有人说“清高的人就是没有钱的人”……听了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同学们对“清高”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和无知了。课文学完后,刚好是星期四的班团活动课,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然后组织了一次《漫话清高》的班团活动课。活动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古今中外的实例阐述自己对“清高”的理解,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持一点清高于人于己也不是一件坏事。最后,我阐述了自己对“清高”的看法:
清高是什么?清高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襟怀,是一种情韵;清高是清正,是清白,是孤傲;清高是喧闹中独守寂寞,是寂寞中不失生气,是平淡中蕴含醇香。
清高是什么?清高是岩上的松,既不会仰慕空中飞翔的鹰,也不会苟为地上葡伏的草;清高是清晨的露,它不会在黑夜里与皓月争辉,也不会在白日里与太阳争光。
清高与财富无关,富可敌国与家徒四壁者皆可拥有清高;清高与地位无关,位极人臣与一介布衣者皆可保持清高;清高与相貌无关,貌比潘安与丑如卡西莫多者均享有清高的权力。
清高不是追求得来的,她是悠长的岁月里慢慢浸润而成的一块碧玉;清高不是装扮得来的,她是古朴的山野中自然天成的一朵奇葩。
贫穷不是清高,贫穷而不贪图财富才是清高;不做官不是清高,不做官而不卑微才是清高;狂妄不是清高,底蕴深厚而不矜于人前才是清高;无知不是清高,大智若愚才是清高;“怪异”不是清高,共性中彰显个性才是清高;孤僻不是清高,孤高中不乏人情才是清高。
四.倾诉式
二(5)班组建以来,我一直为班干部的事情烦恼,因为总是时不时有班干部要“炒我的鱿鱼”——甩手不干了!这个学期开学后不久,又有一位班干部提出不想干了。其实这位同学一开始干得挺欢的,可才干了一个月就又要撂挑子了,我问他原因,他只说工作没有成效,又得罪人。我知道他是一个对自己对别人都非常认真的人,一定是工作中遇到了同学的抵触,而他又不想“混下去”,所以只好非常无奈地提出辞职了。他的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让他别忙着辞职,先干着,如果真的不行了,我再找人。
我明白,班上的同学都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主要是班干部与同学们还缺少沟通,我决定召开一个以《班干部的苦与乐》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我让大部分班干部都上台去倒做班干部的“苦水”,秦拓说,“作为一个寝室长,有时我真的太难了,同寝室的大多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值日的时候总是不认真,使得寝室里一次又一次地扣分,我好言相劝,他们总是不听,都是好朋友,我总不能和他们使粗吧。这样只好我自己经常来替他们值日了。时间一长,那我这个寝室长不就成为一个专门值日的人了吗?”我看到,他发言时,同寝室的那几个同学都低下了头。
倾诉,有时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我也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为题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座谈式
又到期末了,班主任照例要给每个学生写评语。按照以前偷懒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写一个简短的评语,然后稍加修改就可以誊写在成绩单上了。这次我依然会偷一下懒,只不过我想改变一下学生写评语的方式。课前,我先找团支书李宏伟,让他策划一下。那天班团活动我自始终参加,不过是一个旁观者。一进教室,只见黑板上写着“以人为镜”四个大字。接着,李宏伟开始布置起来,先宣布本次班团活动课的目的——自评与互评,然后明确活动的方法,每四个人为一组,人员自动组成,关系越好相互越了解的同学最好在一个组。最后,他公布了评比的要求:先自评,然后互评。评比的内容分为学习、生活与为人三个方面,评比时,不能说空话套话,要结合具体现象,具体事情来谈,评完后,将各自的评比结果写成书面材料交上来。
那节课“热闹”极了,因为相互评比的都是一些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所以有什么说什么,有的同学说“你在寝室里一个星期不洗脚,臭死了”,有的同学说“你心眼太小了,上次闹矛盾的事你还记得”,有的说“上课的时候就你的声音最大,搞得我们都听不清老师讲的什么了”……
这是一次没有流于形式的真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外,还有述评式、展示式等,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