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洋大兜(Chalcosoma)

(2016-03-06 21:12:10)
南洋大兜虫属于大型甲虫,普遍分布于东南亚一代,尤其是印尼,每年都会出口大量的南洋大兜虫去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下面我们从学名,分类,以及饲养繁殖来尽量全面的介绍一次下这个被称为“暴君”的南洋大兜虫。

分类及亚种

南洋大兜分四个种类
Chalcosoma Caucasus (高加索大兜)
Chalcosoma Atlas (阿特拉斯大兜)
Chalcosoma Mollenkampi (婆罗洲大兜)
Chalcosoma Engganensis (安哥亚尼斯大兜)

这里Chalco是拉丁文中所有跟青铜有关的单词的前缀,而soma是拉丁文“身体”的意思,事实也是如此,标准的南洋大兜多墨绿金属色泽,隐约优点铜锈的意思(象兜则是Megasoma意思是巨大的身体,注意这些拉丁学名其实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其中高加索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亚种 
Chalcosoma Caucasus Caucasus (高加索原名亚种)
Chalcosoma Caucasus Janssensi (尼亚斯岛亚种)
Chalcosoma Caucasus Kirbyii (马来亚种)
Chalcosoma Caucasus Belangeri (波兰葛瑞岛亚种)

阿特拉斯(CA)亚种较多,总结一下六种,有的品种我也无力翻译了,多为印尼,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语或当地地名,但值得一提的是后缀为”sis”的大都是印尼岛屿的名字,这对以后了解其他品种名字也会有帮助
Chalcosoma Atlas Keyboh
Chalcosoma Atlas Mantetsu(印度北部亚种)
Chalcosoma Atlas Shintae (印尼佩达岛亚种)
Chalcosoma Atlas Butonensis(印尼布腾岛亚种)
Chalcosoma Atlas Simeuluensis(印尼希姆艾尔岛亚种)
Chalcosoma Atlas Hesperus (菲律宾金星亚种)

婆罗洲南洋(CM)和安哥亚尼斯南洋(CE)均无亚种

据说对于CE的存在是有分歧的,因为发现的比较晚所以被没有录入官方资料,更有一些人认为CE根本就是别的亚种的短角型版,我对这个品种知道的不多,所以无力解释了,我们还是一起期待官方资料出台好了。

养殖附录
南洋大兜是我所知道的甲虫中少数在幼虫期就有攻击性的品种,说他7岁看到老是一点错都没有。

南洋的记录好像是130mm左右,但是国内能养到110mm以上其实就已经算不错的成绩了。

我们饲养南洋大都是CC,而亚种又一般都是CCC和CCJ,遇到的所谓困惑我想可能都是关于它长角短角的问题,网上不负责任的说法就是在食材中添加产木来增加出长角的机率,负责任的解答就是“盲区”,至少坦白的说不知道要比瞎出主意来得好,但是至少有几点我们是要做到的,既:幼虫身体健康且幼虫期未经打搅,体重超过平均值(怎么说峰值也得过80g吧),做到了我们能做的,接下来就是交叉手指祈祷了。

暴走的问题有说加沙子来减短他的暴走期的,也有资深虫友说提高或降低2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是个不错的通过温度变化达到崔蛹效果以至于缩短暴走期的方法,但不管是加沙子,换土,升温降温,说的都是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刺激幼虫化蛹,有想法的虫友可以以改变环境做为大目标继续研究。

如果虫友觉得养不大南洋,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尝试一下CM来找回那颗支离破碎的心,在温度食材没有问题的情况下CM的成绩向来是稳定且突出的,大神就不说了,我个人养了两只CM,混养6个月之后体重分别是58g和64g,温度大概就是21-25度,基本就是普通室温没有温控。

南洋成虫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会开始掉符节,爱好标本制作的朋友需要尽快在他四肢健全的时候处理一下他的身后事。

暴走阶段的南洋除非是想用更换食材的方式催蛹,否则千万不要打搅它,有一次我试图给疑似前蛹的南洋开天窗,结果当然是我判断失误,虽说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我在看见它之后马上就停止动作了,但是第二天它还是重新开始做蛹室了,现在我都是不见蛹绝不打搅。

身边的虫友用事实证明了粗颗粒木屑饲育南洋的喜人成绩,但是折损率也是可想而知的,有条件的玩家可以挑战一下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彩虹锹
后一篇:美他力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