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快乐的活着

标签:
活着情感散文 |
分类: 我心深深处 |
http://s6/small/6ec4b096g9b0226c45105&690
我一直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的人,也喜欢过简单的日子。贫寒的家境对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辛勤的父母一直像两只护巢的老鸟紧紧的保护着我。在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下,妈妈不动声色地引导我走上学术之路。好在我也比较争气,一路走来书读得很轻松,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奉为样本的<<居里夫人传>>也不例外的成为我的梦想。就这样一路简简单单的走过大学和研究生走到德国,仍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拿到诺贝尔奖光宗耀祖。
来到德国的日子世界开始乾坤颠倒。不是学术做不下去,实验在哪里都一样; 是生活过不下去。虽然出国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包括每天中午去餐馆吃饭,晚上回到宿舍再点着酒精灯练习做饭,吃在国外还是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时候实验太忙我没有时间买菜做饭,又吃不惯德国饭所以经常饿肚子。白天做实验我在尽力在拼命---咱丢不起中国人的脸,可不争气的肚子却拼不起,结果是刚到德国才几个月就瘦了二十多斤,有一天甚至晕倒在公交车上。
除了吃以外,寂寞是个更大的问题。我的英语不吹牛的说当年是很好的那种,要不然也过不了几轮口试被选到德国来。可是我生活中接触的德国人英语还没有好到可以和人随意交流的水平,老板也不可能是我劳累一天后可以谈心倾诉的对象。那时候在德国的中国人极少,不想去打扰有家有口的公费生---我和他们有代沟; 也没兴趣去认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由中介弄过来的小留学生---他们自己本身就问题一大堆; 像我这样拿着德国奖学金做博士的单身中国人寥寥无几,却又分布在德国的不同城市,而我所在的城市就没什么中国人可以交往的。我的德国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欺负我不懂德语和德国法律,找来中国学生就想当机器使用,恨不得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占用着我,不让休节假日还克扣我三分之一的奖学金,让我有口说不出。对国内的亲人我永远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因为我当年放弃北大的工作出国他们全部反对,更何况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他们不仅帮不上忙还会干着急,何苦呢。于是在极端的高压力和寂寞中我度过了留学的前两年,从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变成郁郁寡欢、动作迟缓的小老太婆。常年呆在医学院我成了半个医生,知道自己多少算是得了抑郁症。眼见着实验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和德国老板的关系却是越来越糟糕,在她再一次的无礼中我终于怒发冲冠,愤然离开了那个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却不公平的实验室。
没有了工作的日子心里惶惶度日如年,签证啊经济来源啊一大堆事情如山一样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我几度一病不起,每日脑子里却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走到这一步?从小到大我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不论大考小考包括奥赛包括考少年班考研究生我都轻松在手;我也一直都是全面发展的“三好生”和父母心中的“乖乖女”,不仅性格开朗朋友多而且能歌善舞。在国内我从来没有遇上做不了的事情,连工作都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为什么在德国就不一样了?利用那段时间我在德国各地奔跑,拜访了分布在其他城市里的我国内的同学和师兄师弟们,发现他们中有不少人处于和我类似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们都忍下来了:年少的师弟忍得一头乌发斑白---没办法,他有老婆得养,跑不得; 一位男同学忍的满肚子怨气像个祥林嫂,逢人就控诉德国老板的不是; 更有人想学习当年拿枪打死博士导师的美国卢刚。大家都佩服我“炒”老板的勇气,可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一天德国电视台播放陈凯歌的电影<<活着>>。巩俐饰演的那个白发人送青发人的女人一生苦难的经历深深的打动了我,忽然间脑海里一亮,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生活,活着。
没错,中国的教育方式让很多中国人成为了优秀的工作科研人才,在事业上是一条条高飞的巨龙; 可是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却往往忽略了生活的重要性,生活自理能力、自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往往被忽略很少被人提及,除了工作事业和爱情家庭好象其它都可以免谈。其结果是大家都一味的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其他世俗、浮华的目标,而那些中国的巨龙们一旦离开中国这片沃土去单独生存则往往会完全失落不知所措。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在国内优秀的中国人在海外迷失或者犯错误。
我不幸也是这样的一条龙。来到举目无亲的德国,虽然我基本上可以胡乱充饥勉强填饱肚子,却被可怕的寂寞和巨大的文化差异吞噬,加上中国人“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让我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吞,最终一事无成而且抑郁成疾。我痛苦的花了三个月时间坐下来冥思苦想:我到底是谁,我这一辈子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到底要怎么样活着才不算辜负父母给予我的生命......我想得头疼欲裂神魂颠倒,却想出来一个令我自己都乍舌、而以前的朋友熟人和亲人们都不可以接受的结论: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我其实很简单,只想要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温馨平静的家庭。我并不想做教授也不想做女强人,也决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我最想的其实只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活着,过着我的小日子让爱我的父母不要牵肠挂肚。
问题解决了,我也释然了。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简单快乐的活着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我在德国重新寻找了一份博士学位并认真的把它做完,不再给自己添加任何要获奖要出名的压力。毕业后我在德国的一家公司里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努力做好本分的工作还经常为老板分忧解愁,但绝不勉强自己做不情愿的事也不强出风头。后来到了非生孩子不可的高龄时我顺其自然的和男友结婚,怀上宝宝后为了更好的照顾老公和孩子我不顾老板和同事的挽留主动退出公司,现在利用自己的语言和国际人的优势长袖善舞,在德国和中国之间架设了一座友好合作的桥梁。知道我学历的人说我可惜了,知道我个性的朋友却说“你的选择对了。”对此,我永远是淡淡的一笑,活着,简单而快乐,这是我的原则,也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