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心得卓越教师 |
分类: 学习情况 |
10月23日下午,在安庆迎宾馆旁听安庆市“国培计划”2021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语文学科培训班专家讲座,聆听江西省督学,功勋教师,特级教师,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现任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汪智星的《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汪老师一下午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全程站立,侃侃而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向我们阐述了自己教育主张“本真教育”。他认为“本真语文”是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
“本真语文” 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是要求教师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学科本质而开展的语文教学,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而进行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前面加上“本真”并不是提口号,而是进一步关注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关注学生发展与认知的规律,关注语文学科的本质与特点。依“道”而教,语文学习才能真实发生,才能有效发生,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拥有浓浓“语文味”。
汪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炼出“本真语文”课堂四大核心元素:尊重、简约、智慧、务本。
一、“本真语文”课堂是充满尊重的课堂,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教师有着强烈的尊重意识,“本真语文”的课堂才会灵动、才会智慧。
二、“本真语文”课堂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提倡简约,是从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的。一堂课四十分钟是个定数,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需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出现“无效”,或是画蛇添足之举。
三、“本真语文”课堂是流淌着教师智慧的课堂。教学智慧是教师施教的根本凭借,它像神奇的圣光,能点燃学生的灵感和创造的火花,让教学收到神奇之功。“本真语文”课堂因教师的智慧而灵动。
四、“本真语文”课堂是回归语文本质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边界:“内容” 是第一边界,“涵义” 是第二边界,而“形式”则是第三边界。显然,这里的“形式”就是指言语表达形式,看不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一双“语文的眼睛”。这三层边界,越往外,“语文”就越淡;越往内,“语文”就越浓。由“内容”而“涵义”进而“形式”,步步逼近“语文”的独当之任。
本真语文”是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
何为“本”: 1.教书育人之“本”。要培养厚德载物之人,要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语文学科之“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程本质属性应当是“言语”,即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言语生成,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3. 学生主体之“本”。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何为“真”:应顺应和把握教学对象—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探究语文教学真正的、客观存在且永恒不变的规律。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虽是旁听者身份,我认真聆听并思考汪老师的“本真”教育,发现同为语言教学,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反问自己,我的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尊重每一位个体,是否回归语言教学的本质—简单、灵动而又充满智慧,从今天的专家报告中我隐约找到了今后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王飞2021年10月23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