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树大招风。自2011年之后,阿里再度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列入“恶名市场”名单之中,同列的共有10个中国市场,4家线上市场和6家线下市场,但最受关注的,遭到媒体口诛笔伐的只有阿里,其他几家公司鲜有被提及到。
https://imgs.bipush.com/article/content/201612/22/123059687312.png
大概两个多月前,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呼吁USTR重新将阿里巴巴及该公司旗下的淘宝等平台列入“恶名市场”名单,这是继15年之后该协会第二次呼吁将淘宝纳入到恶名市场之列,不过15年时USTR并没有将淘宝列入其中,只是发出了警告,而今年AAFA如愿以偿。
虽然USTR的“恶名市场”名单并未得到公认,尤其在中国,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其闻所未闻,即便将淘宝列入到“恶名市场”名单中,也不影响淘宝在国内的正常销售,其主要作用是对阿里国际形象有重大影响,尤其阿里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被USTR列入到恶名市场总归不是好事。
近几年在打击假货上投入巨大的阿里,今年却接连遭到国际社会的否定。今年4月阿里兴高采烈的宣布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不料此举去遭到了多个欧美名牌的联名反对,最终IACC迫于压力暂停了阿里的会员资格。这场闹剧也可以看出,所谓的国际反假联盟并没有权威的入会门槛,而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究竟是不是会员单位完全可以朝令夕改。
https://imgs.bipush.com/article/content/201612/22/123103401606.png
淘宝本身也一直深受假货困扰,近几年阿里确实在打击假货问题上做了不少努力,阿里有近2000名员工全职负责打假,另有超过5000名社会志愿者参与打假,每年在打假上的花费近10亿元,截至2016年4月,阿里在全国范围内共分析挖掘出活跃可疑售假团伙3518个,给工商部门执法提供了线索。另外,阿里已和包括苹果、Burberry、LV、Cartier、Nike等在内的逾1.8万个国际品牌开展打假合作。
然而阿里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成果如何呢?淘宝依旧不能根治假货问题,虽然打假不是阿里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更应该从制假端着手解决,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淘宝是在为整个中国的造假产业背锅,但谁让有那多假货商品在淘宝上流通,而且淘宝本身的规模体量巨大,钱都让淘宝赚了,治理假货的问题不是淘宝负责又该找谁呢?
市场能力与社会责任往往都是对等的,淘宝获得了大量的消费,相应的假货问题也该由淘宝来承担一定责任,毕竟消费者是在淘宝平台上消费的。换个角度看,虽然淘宝经常被诟病存在假货,但为何还没那么多消费者在淘宝上消费呢?假货问题只是淘宝上的其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虽然对假货深恶痛疾,但还是愿意相信的淘宝的。
https://imgs.bipush.com/article/content/201612/22/123107993789.png
另外,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假货与国际品牌方眼中的假货标准不同,国内消费者一般将冒牌货认定为假货,而对于国际品牌方而言,仿制品也算是假货。阿里以国际标准打假还任重道远,但反过来看,若是淘宝能达到这个标准,对中国消费者、生产商以及淘宝本身都是好事,没有假货的淘宝肯定会更受剁手党喜爱,但想根治假货问题可没那么容易。
文/科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