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视厂商噩梦待解 谁来扼制乐视TV?

标签:
乐视海信创维康佳it |
乐视TV不按套路出牌,打乱传统电视市场游戏规则,这让传统电视品牌如鲠在喉。在乐视TV发展初期,传统电商品牌更是对乐视模式颇为不削,认为类小米模式放在电视市场并不可行,而根据近期奥维咨询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传统电商品牌不得不对此重新审视了。
乐视TV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根据奥维数据显示,2014年1~3月,乐视超级电视保持前3个月线上销量排名第一,Q1总销量排名第一。1月的市场占比为14%,2月上升到20%,3月达到23%,Q1总占比为19%。换句话说,每5台网购电视,就有一台是乐视超级电视,这还是在乐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
TOP10 |
乐视 |
海信 |
TCL |
创维 |
康佳 |
长虹 |
索尼 |
夏普 |
三星 |
海尔 |
1月 |
14% |
13% |
12% |
10% |
9% |
8% |
7% |
5% |
5% |
4% |
2月 |
20% |
12% |
9% |
8% |
8% |
6% |
6% |
6% |
5% |
3% |
3月 |
23% |
12% |
7% |
9% |
7% |
10% |
4% |
5% |
3% |
4% |
Q1 |
19% |
12% |
9% |
9% |
8% |
8% |
6% |
5% |
4% |
4% |
乐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前三个月的产量大幅增长。从奥维数据能看出,乐视市场增长的同时,四大国产传统品牌市场份额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这种“一上四下”的业绩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乐视的快速崛不仅威胁着国产传统品牌,同时也在向日韩品牌发起冲击,Q1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索尼、夏普、三星的总和。尤其在70吋电视市场的较量上,Max
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增速明显,短短半年多时间撼动了整个电视行业,传统电视厂商已到了不得不防的时刻,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当乐视渗透到线下市场时,这种冲击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危机企业生存。
主动迎战还是退避三舍
传统电视品牌已到非做抉择不可的境地,要么选择主动迎战,跟进乐视的产品策略,要么选择退避三舍,深挖乐视难以深入的三四线市场。
从目前各大品牌的动作来看,大部分都显得较为保守。智能电视已不是什么新鲜物了,大家都在主打智能电视,与乐视的竞争也不在于智能电视本身,而在“价格”、“内容”和“用户体验”上。
近期,海信推出了新款智能电视VIDAA2,聚合了11家视频网站,在内容建设上下了功夫。但在产品价格上仍不能与乐视抗衡,50吋的VIDAA2售价4299,而乐视最新款X50
TCL选择与爱奇艺联盟共抗乐视,但二者的合作不彻底,只有几款单品合作,在大方向上却各有心思。虽然TCL与爱奇艺合作可以获得视频内容的支援,但产品价格上仍不敢一步到位的向乐视发起冲击,最新款的L48A71(48吋)售价达4567元,市场竞争力并不太强。TCL在电视市场的处境与海信类似,大家都是难兄难弟。
创维算是传统电视厂商中比较积极靠近互联网的,去年9月联合阿里推出子品牌“酷开电视”,这款产品在价格策略上比较大胆,前天上午的发布会又发布了酷开TV青春版K1Y系列产品,其中49吋的定价与乐视X50
与创维战略类似,康佳也于去年9月推出线上子品牌KKTV,同样也是采取价格策略对抗乐视,最新款的49吋电视定价也是2999元,但产品配置、卖点都不是特别突出,以至于新品推出后基本没引起业界的反响,这个问题应该反省下。要学习乐视,不仅要学价格和内容策略,还要学营销手段,在产品包装上,创维和康佳要被乐视甩了好几条街。乐视互联网出身,对于掌握网民的口味颇有心得,从产品策略就能看出,创维和康佳是一股脑的推出多款多尺寸产品,最后消费者一个也没记住,而乐视则是一档尺寸、一款产品、一个名字,一场发布会,每一次都获得足够的产品曝光。有句老话说,学习别人不能只学表子,要学里子,但也不能只学里子,不学表子吧?
长虹的表现更是让人提不起兴致,今年1月发布的新品CHiQ表现并不亮眼,50吋升级版的售价高达6456元,是一款卖配置的电视,在内容和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近期,长虹又联合京东共同打造Oboni互联网电视,虽然榜上了电商大佬,但是前景也不容乐观。
不到1年时间,电视市场格局彻底混乱了,众多传统电视品牌方纷纷起身抵抗乐视带来的市场冲击,甚至也开始模仿乐视的生态模式。现在,传统电商品牌已不再质疑乐视模式的可行性,而是关心如何能够在乐视搅浑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适应新的格局并分得更多的利益。以目前各厂商的套路来看,暂时能勉强抵抗一阵,但长远来看,传统电视厂商还有渠道、价格、内容、营销等诸多难题要解决,时间已经不多了,且行且快点吧。
文/王利阳
关注微信公号: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