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瓜终于落蒂了--写在我的书《 全儿童英语启蒙-北美二语教育启示录》即将上架之际(下)
海岚
后来儿子降生了,在蒙特利尔有这样的规定:父母母语不是英语的家庭,子女必须进官方语言是法语的学校。我不反感法语,但我更知道英语是互联网语言,在互联网时代英语就是世界语。我想让我的儿子未来职业选择的范围更广。和先生商量的结果就是走,到英语区去!虽然我当时在蒙特利尔已经在政府公立幼儿园工作多年,各方面都顺风顺水了。但为了孩子的未来,我决定放弃这份我用尽洪荒之力得来的专业工作。中国父母都有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就是传统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我也不例外。
后来我进入马里兰大学教育系去读硕,最初的想法是去继续修完我在加拿大的时候未完成的儿童研究硕士专业,可这个积聚我心里多年的鸡毛信情节是那样的让我挥之不去。有一个细节久久困扰着我,那就是国内孩子学英语是外语,不是官方语言,而在英语是官方语言的加拿大美国,虽然对于移民孩子英语不是母语,但他们生活在英语是官方语言的环境之中,这两者的区别是国内儿童英语启蒙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北美这么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一线教学的积累,让我深知这里面的学问不是局外人看到的那么简单。因为即使就是朴素地笨想,如果是非专业人士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北美各个大学那么多专业人士还不断地研究,调查个啥劲呢?总不会是这些人的脑袋被驴踢了吧?
所以在那个时段我接到的约稿邀约中,有人说只要把我的博文汇编捋顺就能成书了,也有做畅销书的书商,和对方交流我只是感觉不那么搭,也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地我才明白出书不是目的,送一封有质量的鸡毛信才是深埋我心的情节。
那时候的我好像闯进阿里巴巴藏宝洞的人,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新的发现都让我激动不已。在马大重新读硕期间,除了两门和儿童第二语言教育无关的两门课得了B以外,其余即使是七字头博士必修的二语习得课,我都得A。我还记得教授ESL与特殊教育的拉威尔教授特别赞赏我提出问题的视点,她还开玩笑说我应该去教老师们如何思考。那个时段我的一篇有关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论文还获得了当年度马里兰大学硕博论文大会的宣讲资格。再加上这个时期对美国各个学校的实地考察观察和后来为一所美国小学中文实验领航项目设计课程的过程,我逐渐感觉到我的鸡毛信已经沉甸甸的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c5wglriaLJLqR0Yyvux6roE0llUuLNmrRErWQAI9Wgn5fovvxHY5UiaeX7iarHlSibGbn8PN7zuKhtefTNT5obVnibQ/0?wx_fmt=png全儿童英语启蒙-北美二语教育启示录》即将上架之际(下)" TITLE="10+的瓜终于落蒂了--写在我的书《鸡毛信写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也开始了寻找鸡毛信送达目的地工作。抬头望去,发现八路军的营地还挺多,我的鸡毛信该送给哪个呢?
我于是又开始了一番和国内出版社联系的回合,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有位热心的编辑了解到我在国外工作多年,担心我对国内的情况不够了解,特别向我介绍了一下当下国内流行的听儿歌童谣看原版书为起点的启蒙路径,我只好把我的那篇n年前憋手里的鸡毛信《宝宝英语启蒙之种地法》在我的微信订阅号上再发布一下给这位编辑看,而且特别底气十足地告诉对方,我n年前就发布的听儿歌童谣看原版书是我在加拿大幼儿园多年工作的总结升华。时隔这么多年,我又在美国教育相关领域探寻国内孩子英语启蒙的理论方法,现在拿出来的已经不是一篇长篇博文概括的那些内容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c5wglriaLJLqR0Yyvux6roE0llUuLNmrRS0icZLKK33u73Tib9YFn9ZxRkm82EGSwdPlJ5ZVauDw3XeeJphibaeZCA/0?wx_fmt=png全儿童英语启蒙-北美二语教育启示录》即将上架之际(下)" TITLE="10+的瓜终于落蒂了--写在我的书《再后来我左挑右选,特别谨慎地签了一家我从小就非常仰慕的专业出版社,根据合同,我想一年内我的鸡毛信就能送达了,我还特别高兴地和一些老博友互动,有位妈妈回复我说希望书出来后我可以更加系统具体地帮助家长们进行儿童英语启蒙,我自然满口答应。我那时候的心情好像是一个大龄剩女终于和一位像样的金牌王老五签了婚约,高兴得甚至开始想象婚后的生活了。签约后我如约交了全稿,我还本着求实负责的态度,把所有涉及北美专业领域的内容按照美国教育专业论文的APA格式给予了出处。
我在工作之余也按照编辑的要求改稿子,儿子春假也没带儿子出去,而是送到春令营了之,这样我可以改稿子。可我渐渐地发现,虽有婚约,也验明正身了,可人家就是不娶。而我越发地觉得愧对那些对我寄予厚望的博友,食言的愧疚和鸡毛信送不出去的煎熬开始让我寝食难安。这一次,我的鸡毛信被死死地闷在那里。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c5wglriaLJLqR0Yyvux6roE0llUuLNmrRGmXUcFEjVBaItiaTbVofEyplGiaLBib8wlzSHq000u3iaff338PZYcZxxg/0?wx_fmt=png全儿童英语启蒙-北美二语教育启示录》即将上架之际(下)" TITLE="10+的瓜终于落蒂了--写在我的书《这样拖了一年多,我终于痛下决心,提出解约。然后又开始了漫长艰难的寻找鸡毛信送达营地的征程。这个时段的我,一如怀揣着鸡毛信,在黑漆漆的夜里苦苦狂奔的那个小孩儿,心里急却看不到远方,也是在这个乱撞期间,我得到了了解我的爸爸妈妈、编辑们的大力帮助,也有窝牛妈、年妈这样多年的老博友和史册等好同学的倾情相助,在这里,海岚我送上深深的谢意,正是你们的帮助让那个黑夜里急奔送信的小孩儿勇气无限!
最后几经周折,在窝牛妈的热心引荐下,我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签了约稿合同。约稿合同,先前我签的可是正经八百的出版合同啊,我的鸡毛信到底能不能送出去,我感觉我都落下毛病了。
但是这一次我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同。北语社副社长王壮博士亲自率领华颖和轶鋆两位编辑和我组成了一个项目组,王壮社长和编辑们边改稿子边和我交流。有些比较专业的问题,轶鋆编辑还到国内的知网上一一核实查对。有些我引用的国外近几年非常新的教育实践领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有的在国内的知网上没有对应的内容,我就第二天通过郡教育局的教师专业图书馆提供的美国教育专业数据库找到原文下载,因为时差,只能是再过一天才能传给我们的项目组。王壮社长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心存感动:我们做编辑的,就是给人家做嫁衣,我们要给海岚老师的嫁衣做得漂漂亮亮的。项目组的每位编辑都说我们的书要送达千家万户,一定要严谨再严谨。
而我写书稿的时候,我脑子里的内容是英文的,中文表达出来后不知咋搞的,病句非常多,而我一点感觉都没有,都是北语社的编辑们发现的。通常的稿件应该是三校三验,我的稿子北语社除了项目组的几位编辑看,还请外聘的编辑给校对修改。轶鋆编辑还特别为本书设计了思维导图,让读者能够对这封鸡毛信的整体布局一目了然,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精益求精,让这个曾经在黑夜狂奔的小孩儿终于可以擦下额头的汗珠,露出灿烂的笑容了,我还能说啥,偷着乐呗,我的鸡毛信终于送对地方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