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美外语教师资格考试一例题的小启示

(2012-04-17 23:17:22)
标签:

儿童英语教育

儿童英语启蒙

海岚

教育视点

教育

分类: 儿童外语(英语)学习 习得

老美外语教师资格考试一例题的小启示

海岚

    我在进行考试准备的时候,看到这道例题就觉得很典型,能帮助大家理顺一些概念,所以就做了个投票器,有很多朋友参与了,非常感谢,投票日期接近尾声,我今天刚好有点时间,就公布答案了哈,顺便小声说一下,这个考试我过了,真不容易呀,等老了和泰儿的孩儿们讲奶奶的励志故事哈。原题请看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2dvyz.html


这道题的原题解析,我就按照原文直译,没有个人评价,这样可以排除个人bias的影响,便于大家自己判断取舍: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研究显示给学生提供各种鼓励读写机会的过程激励他们阅读的动因和提高阅读能力。

用操作单儿孤立(单纯)教授phonics也许会教授字母和发音的关系,但不是读写能力。

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商业模式化的课程和产品化的课堂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阅读。


海岚的分析:

先谢谢各位博友的参与,我看到了很多投票。我就根据大家的选择简单分析一下哈。对于投票结果,几乎没有人选择第一项,说明多数家长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科书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深受其害,我以前写的关于中式英语的博文就反应了这种方式教出来的“产品”到真实英语世界的遭遇,包括我自己。这是我在北美生活10多年的真实所见和亲身体验。我个人体会,在启蒙和初级二语习得阶段,只依赖教科书,培养出来的就是豆芽儿,不管如何改换形式,最终就是胖豆芽和瘦豆芽的区别。

前几天还有一位博友和我交流,她在国内是英语老师,经过选拔外派到美国当中文老师,到美国才发现还不能真实自如地表达自己。我很感谢这位博友的坦诚。现在出国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有机会出去除了旅游,试一试到英语国家去以和别人交流的方式,独立办一件事,就知道我们的英语教学和真实运用的差距了,这个不是用英语考试成绩来说明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感谢现代社会,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信息交流更快。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提出质疑,继而试图寻找新的方向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和这些家长的开拓眼界相比较,我们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真的要思考要变革了。


第二项,现成的材料制成的公告板,这里面老师也许做了很多努力,家长看着也欣喜,有吸引力嘛!可学生参与的成分在哪里呢,这是中美教育,或者说中国和西方教育最本质的区别的一点体现罢,就是学生中心还是老师中心,这一点北美教学实践给我很深的体会。其实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传统的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思想是类似的。可惜我们对分数的追求忽略了这个教育精髓。这个和我以前写的《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须知的概念》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0shjr.html是一致的,就是product oriented 和process oriented的区别。公告板是一个很好的product,但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的process那效果就不行了。从这里我也多说一句,这也体现了我在前一篇《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瓶颈问题思考》里面提到的,儿童英语启蒙应该在儿童认知发展背景基础上来进行,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孩子多种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因为语言能力,包括一语和二语,都是这个阶段基本教育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所以有些我介绍的早期教育的方法,在孩子语言能力培养上都用得着,比如那个《亲子教育中如何扑捉最佳的关键瞬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0r3sb.html,在英语启蒙中,有很多这样的瞬间,你扑捉了吗?深化了吗?


第三项,请大家仔细读一下上面原题解析。我就不多说了。至于phonics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以后有机会详细说。在语言学习上,没有神话,有的只是科学的方法和长期坚持不懈。


第四项,特别高兴看到那么多家长朋友选了这项,有点欣喜若狂的感觉,中国的家长真的是不一般呀。我经历了各个种族的家长,中国的家长是最让我折服的。那种为了孩子教育不惜一切的劲头儿世界难寻呀。

这项选对了,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就是出发点定位好了。可具体如何操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这个选项加上“如何”二字,那就是一个课题了。这里面要有对语言教学原理的全面掌握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对资源的全面了解和运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这个答案是和前几个相比较而存在的,不是说这是唯一的方法。还有给学生留了这样激励读写的作业,如何评估来反馈效果,尤其对启蒙阶段的评估,考试分数式的评估是不可取的,那么评估方法如何操作配套?

海岚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多一些思考就是良好积极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