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规范的岂止是校车?

(2011-11-19 03:48:32)
标签:

校车事故

海岚

美国

加拿大

育儿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要规范的岂止是校车?

海岚

 

甘肃校车的事故牵动了所有了解中国的人的神经,在扼腕痛心的时候都开始关注中国的校车问题。其实,岂止是校车,公共安全,尤其是孩子的安全,都是最高级别的事。即使是一个受害人的事件,落到任何一个家庭都是百分百的悲剧,都是无法承受的。真希望这个悲剧带给我们的反思不仅仅是因为事故后果惨重就不去关注那些看上去只发生在一两个孩子身上的意外。也不仅仅是要关注校车的安全,而是所有关系到孩子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让我们这个国家正视每个幼小生命的公共安全,而这种正视,要的是科学的立法和执行。否则,我们还要忙着哀叹另一个什么事故,到那时候,我们有何颜面面对那些幼小的灵魂?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哀叹过西北一个省份一场电影院大火夺走的那么多小生命,那是因为不规范的消防造成的人祸!现在我们又要呼吁校车安全了。如果我们不真正开始检索我们的公共安全体系?什么时候是止境?还要有多少个幼小的生命葬送在社会的不规范体系下才能完成我们的文明进步?!!!


我以前写过关于中国进入汽车安全,孩子的汽车安全还没有准备好的博文。这是我在北美生活10多年回过头看中国的一个切身感受,真的不希望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是通过一个个让人伤心欲绝的个体悲剧逐步实现的,为什么不直接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训和经验呢?领导们一次次出国考察都学到了什么?就是认识了奥特莱斯吗?


很遗憾我今生已经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人大代表了,也还没有渠道向人大代表发出我的声音,好在还有个博客。就在这里写写我们的漏洞:

公共集会安全,对孩子参与集会的礼堂,大教室,我们有没有安全规定和安全应急措施?如果有,我前面提到的那场人祸就能避免了。我前天在马里兰大学参加了一个讲座,当时讲座场地不是一个教室,是一个经常有各种活动的房间,所以房间门口有个证书,说明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房间,我当时感慨了一下,昨天因为甘肃的校车事故,特意又跑到那个房间把这个证书拍下来了,看看我们能学到什么。


汽车安全,涉及到安全座椅,小区行驶,停车与孩子安全。这个我有两篇博文专门写过。


 公共教育场所的防火安全,每年至少2次的演习,在楼梯,大门口都有逃生地图。还有对孩子,学校工作人员的逃生教育和训练。


孩子公共交通安全,比如孩子上学放学,安全不仅仅是在校门里,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有措施吗?学校区有特殊标牌,对驾驶速度有要求,连GPS对学校区的驾驶都带自动提醒功能。


校车安全,更不用说了,网上已经有很大美国网友展示了美国校车那与生俱来威力无比的停牌。校车停下的时候,在侧镜旁的停牌竖起,同向和反向的车都要停下来,那停牌比红灯威力还大呢!这不仅仅是一条安全法规,更是一条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什么最重要?孩子的安全!昨天我开车的时候正赶上小学生放学,因为是等红灯的档口,我就把学校附近的Safety Guard引导孩子过马路等交通灯的情景照下来了,但过马路的情景错过了。就是这些安全导引员判定是绿灯的时候领着孩子们过马路,有的手里还要搞搞举起一个停牌,这样垂直方向转弯的车及时可以右转的时候也要停下来,确保孩子们安全通过。每天上学放学时间,这些安全导引员就会开赴自己固定的工作地点,换上醒目的安全工作服,途中的这个老人穿的有点类似过去警察的制服,但他不是,马甲上写着Safety Guard.政府为这些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也有义工性质的,我在加拿大和美国看见的多是老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如果社会用纳税人的款建立一个良好的体系,还用家家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齐上阵吗?


还有对每个拿驾驶执照的人的教育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汽车文化。看到孩子,都要自觉减速小心驾驶。想起夏天带泰儿回国,在北京领着他看着人行绿灯通过的时候,还有个垂直转弯的SUV豪不减速的冲过来,吓得我拉着泰儿往回跑。开车的还是位女司机,不是性别歧视,是怀疑她是不是做过妈妈。这方面加拿大要比美国好多了。在加拿大只要斑马线上有行人过街,右转车辆绝对停下等待。美国这里,至少华盛顿这里有很多人做不到。前天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在可以右转的情况下给一位推婴儿车过街的母亲让道,我后面的车这个嘀呀,我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待那位母亲过完马路,我转过去后,后面的车一下子就蹿出来了,开车的是个年轻老太太,还给我脸子看,嘴里叨叨咕咕。下一个红灯我开到她车旁,摇下车窗,问“What’s wrong?”她没有勇气摇下车窗和我对话,我就用手指指太阳穴,说:“Crazy?”在美国生活4年遇到了在加拿大10年也遇不到的粗野的人。


还有孩子们在学校的饮食安全,这个是否有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执行守则?我原来在加拿大工作的幼儿园,厨师工作的着装和卫生标准,操作规则等都规定的清清楚楚。


 孩子的出行安全。幼儿园学校都要组织孩子的参观野游活动,有安全执行标准吗?在加拿大,幼儿园的出行的标准是一个大人两个孩子,因为一手可以牵一个,所以每次出行都要请家长做志愿者,够数了才能成行。我工作的幼儿园每年都有一次参观槭树枫糖农场和采摘苹果的活动,要开车很远到农村,我们预先都是请家长报名能不能到场当义工,然后我再把家长不能来的孩子分配一个给他,事先家长都填好表格。还有校车,没有安全带,但北美特殊的校车有多于普通车的应急出口,校车司机是经过培训的,校车行驶期间,我们都要求孩子坐着,不许脱离坐位站着。校车同时享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在美国, 我儿子的学前班组织参观要走很远路的飞机博物馆,司机没走高速。我做了义工。但我儿子的幼儿园就没有组织过远行,园里的解释是没有那么多经费。还有在加拿大,美国一有恶劣天气学校幼儿园就关闭了,都有紧急联系方式。我在加拿大幼儿园是我们有个收音机频道,会反复播送通知。这用意就是交通安全,伤不起呀。

 

太多太多的悲愤感慨,更希望从这个事故中我们找到理性科学,建立完善的制度,否则如果再发生什么意外,该如何?对于孩子的安全,失职就是犯罪。


老人家不是警察,是safety guard.过马路的时候还有些跛脚,工作起来很认真,嘴里有哨子,汽车,孩子和家长都听他指挥。

http://s10/middle/6ebf1775gb208272ab259&690

再看看交通灯旁边悬挂的黄色的校区警示牌。
http://s15/middle/6ebf1775g7834057628ee&690

 马里兰大学在一个房间门口对房间使用的证书,清楚标注:任何时候,站着或坐着 容量49人,带桌子的42人。http://s2/middle/6ebf1775gb2082551a61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