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儿童教育海岚育儿北美儿童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 |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
要不要和“自私”的孩子一起玩儿
海岚
这个时候我会让QQ拿着自己的玩具去问问强强是否愿意换着玩儿,因为小朋友都是对别人的玩具更感兴趣。如果QQ愿意,那就交换;如果不愿意,那就拉着QQ去玩儿别的。为此,我还特别告诉QQ,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人很友善,有的人不友善,QQ要面对很多的人。
再说回到姥姥和姥爷的争吵,姥爷前两天带QQ玩儿的时候,QQ刚要去骑强强的车,姥爷就把QQ抱开了,还说了一句“咱们不玩儿他的东西”。姥姥就是 因为这个而批评姥爷,一是觉得姥爷和强强的奶奶都是同事,住在同一个楼里;二是觉得孩子之间的事情应该由孩子们自己去解决。而姥爷却认为自己没有错,他的观点是“能玩儿到一块儿就玩儿,玩儿不到一块儿又何必勉强”。
我劝了几句,却没有发表意见,因为我自己也找不到方向了。我自己的个性来讲我是支持老爸的,这样的孩子就不一起玩儿好了,如果是我碰到这样的人,直接扭头走开,不再来往。然而对于QQ,一直以来,我都是致力于把QQ培养成一个友善的人,然而其他妈妈的提醒,以及我的感觉,都让我开始担心QQ会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什么都让的人,将来会不会因此而吃亏。
这个叙述中涉及到如何定义“自私”的孩子,和“自私”的孩子玩要学到什么?底线是什么?接下来我就逐条说说。
文中的强强2岁半,这正是以自我为中心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分享;能意识到其他孩子的感受;给予;能排队等自己的turn(班儿?)而不焦躁;能够完成一项成人的要求而不焦躁;帮助他人等都是孩子社会行为发展要学习的内容。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有的孩子容易些,有的孩子难些。这和孩子的个性品质,认知发展水平,家庭幼儿园教育水准等等因素都有关系。如果强强2岁半,我们把他定义为“自私”为时尚早,我们成人应该持宽容的态度,而这种态度通过潜移默化也好,心理暗示也好,最终都会影响到孩子的。
至于强强的家长,我们不去判断。因为孩子成人以后,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多数情况是无法分析每个细节和背景材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遵循正确的操作规则去行事。同样道理,我们只是关注自己的孩子和另一个小孩子交往的过程如何学习社会技能和磨练品性。
宽容的品性是一个人社会交往成功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人和,永远都是青睐宽容的人的。我们教孩子宽容,但不等于让孩子稀里糊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Stand Up Own Rights)。这就涉及到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这位妈妈建议孩子拿玩具和强强换着玩,这是很好的教孩子社会技能的方法。如果在此之前,给孩子一个“预警”,就是告诉她,当你要和强强换玩具的时候,强强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不管怎样,我们只能去问问试试,如果人家不同意,因为是人家的玩具,我们只能尊重。玩别的玩具或找别的小朋友玩。这样孩子有了心理准备,到时候有缓冲,就不会为突然遭拒受冲击了。注意,每次孩子要去试试之前都要做这样的提醒。
还有当QQ被推的时候,我们要教孩子用语言表达“我不喜欢你推我。”“请你不要推我。”别小看这样两句话,孩子从知道在这种情形下要说这样的话到具体遇到这样的情形自然的表达,要一个漫长的努力过程(当然啦有的孩子会很快)意思就是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要自检是否QQ要玩强强的车之前都先用语言征得人家的同意,才碰强强的车,还是没有就假定既然你玩了我的玩具,我就有权利没征得你同意玩你的了。因为你给强强分享玩具的时候,是否说明白了,和强强是否明白了这种交换的前提。如果这条清楚了,强强同意了却不能遵守口头协议,那就教QQ说,你不同意我玩你的车,那请你把我的玩具还给我。QQ在这里得到的是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这里面包含的是中西深层次文化价值的不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是你来我往,大家往往认为有一种默契,即我给你玩具玩了,你就要给我你的玩具玩,但这个过程说明白了吗?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的契约文化,要讲清楚,写明白,西方儿童教育理念更侧重这个内涵。那在孩子的游戏中体现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在我分享给你我的玩具的同时要么讲清楚,你让我玩你的车,我才给你玩我的玩具。第二,要么就不把这个概念混在一起,不管你是否让我玩你的玩具,我都分享我的给你,因为我在学习宽容。但我在想玩你的玩具的时候,我先去问强强,征得你的同意,我才碰你的东西。你如果拒绝,我会表达我的失望,但不会强求强强能做到和我一样大度。
姥爷的做法,可能避免了孩子的有可能有的冲突,但也失去了教孩子社会技能的机会,而且姥爷对孩子是有心理暗示作用的。孩子成人以后要学会的是以平常的心态和适当的社会交往技能进行社会生活,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能够选择交往对象的,因为这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交私人的朋友。如果我们把孩子发生的冲突看做是孩子学习社会技能的机会,那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如果“自私”的孩子没有暴力行为(小推搡不被认为是暴力行为,是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培训好的表现,2岁半的孩子不会推的严重的,这个火候家长自己掌握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人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孩子是会学会抵抗这个小挫折,那么和这样的孩子一起玩,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是简单的交给孩子自己解决。成人要做很多努力,每个细节地去示范,去找相关绘本帮助孩子理解情感和学习和小朋友的社会交往技能。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这是一个process oriented而不是product oriented的过程,即不是计较孩子类似是否得到玩具这样的“吃亏与否”的具体结果上。
所以这个过程该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该让孩子明白一些概念的时候让孩子明白,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其余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很多妈妈也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即“自私”的孩子家长往往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我们成人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一个方面。成人之间也要学会沟通,如果关系不僵,可以找时机谈谈,比如说我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孩子如何分享玩具的文章,对帮助孩子很有好处,简单介绍一下或干脆要下邮件地址发给她。多数时候不是妈妈不想教自己的孩子分享,而是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方法,所以既然孩子必须一起玩,就多方面以积极的心态想办法了。
随这个博文贴几张孩子学习社会技能的挂图,供参考。
等待和排队!
http://s16/middle/6ebf1775ga7067c06569f&690
分享
http://s8/middle/6ebf1775ga7067d18f667&690
请老师帮忙
http://s3/middle/6ebf1775ga7067e598002&690
交换,就是文中记述的妈妈说的方法,非常好的方法。
http://s9/middle/6ebf1775ga7067f8a9058&690
界定谁玩多长时间,这个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http://s13/middle/6ebf1775ga70680cafcdc&690
博文中提到的process oriented 和 product oriented,还有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概念,请参考博文《过程/结果*幼儿园的做沙拉活动》《家庭教育中父母须知的概念》《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