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宝宝英语启蒙之种地法(下篇)
-------向中式英语说不系列之四
海岚
在上篇里介绍了可以为宝贝营造一个人工英语环境来播种宝宝这块英语处女地。结果越说越多,眼睛花了脑袋大了,写多了一迷糊就又不会分段了(是不是呀,晴晴妈),干脆又开了下篇,这里我想聊聊具体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家长给孩子学英语助一臂之力。
阳光,水分养料等元素都是种子萌芽之必要条件,这些条件是相互作用才能使种子萌发成为一种必然。不能说我找到好肥料了,就一个劲儿的只加肥,其余的都不顾了,那种子也受不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阳光,水分,养料都来点儿,就可以了。不是的,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要观察你家种子发育的情况,适时机地科学地提供各种条件。这个过程家长要掌握节奏,观察动脑,平衡心态,调整角度,成为一个科学理智的园丁。
我见到很多的中国老师家长都希望孩子从一本书一首歌里就要看到孩子学了什么,从一本书里提取出来成人认为孩子应该掌握的东西,让孩子一遍遍重复来进行所谓的“巩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失去的是整体的感觉和兴趣,是得不偿失的。就像一个拼图,孩子要形成的是对整体图片的感觉,才觉得有意思,才有成就感。你让孩子拿拼图中的一块儿让孩子琢磨,反反复复,不得要领,要是你,你愿意吗?
那我就以孩子学字母为例讲讲怎样将这些内容“种”到孩子的大脑里。
在加拿大我在幼儿园的做法是用不同的形式引入同一个内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全方位立体“轰炸”。
这样做的心理学依据是孩子是主动学习者,大脑在寻找“有意义”(meaningful)的东西和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建立连接形成新的更丰富的网络。从这个角度讲,本来孩子学英语,应该是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而且充满乐趣的一件美好的事情。而那些认为学外语就是背,建立在不断机械重复的基础上的实践就是把这样一种好事给演变成一种痛苦加在孩子身上。更可悲的是当用这样方法“学”会的英语,花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精力,一旦到了真正的英语世界却闷了。
如果孩子处于对字母认知感兴趣的阶段,我怎样让孩子浸泡在alphabet环境里呢?
我会找大量的有关alphabet的绘本,听不同版本的字母歌,墙上挂字母挂图,游戏活动中摆放有关字母的拼图,卡片等,还有各种相关玩具。更夸张的是在我们幼儿园,亲爱的厨师用意大利面条做的汤,那意大利面条都是各个不同的字母形状,孩子们喝汤的时候捞上来个“s”就会说,’Look,
I found s, S for Sarah’,或者干脆说,‘Sarah ,I found your
name.’。用这样一种“重复”,一种“浸泡”来让孩子掌握要掌握的东西。这样以不断更新形式内容的重复总有新鲜的东西吸引孩子,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26个字母,我的儿子1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和我去打疫苗,医生办公室墙上贴的什么东西里面有的字母很大,他都能指认出来,护士很惊讶,问我怎么教的。其实就是熏出来的,我不会刻意坐下来告诉他这个就是A,
跟妈妈念云云。
我找了一些有关字母的书拍一下,给大家一个视角,感觉一下这个量,而且这只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看看真的很多,而且形式,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元素。
比如有一本“ABC
for You and
Me”是有真人孩子模特拍的,但家长仔细看这些模特孩子都是唐氏综合症孩子,这里就有深层次的东西,让孩子从小看到这些来认可这种不同,接受和尊重这种不同,孩子以后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小朋友就不会歧视这样的孩子,而本身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看了这本书也会有一个信心,我能干很多事情。
还有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将26个字母分别从4个方向拍下来,你会发现原来这里面有太多的想象,大人都觉得有趣,何况孩子了.
还有的带情节的,象这本以一个小苍蝇一天都飞到哪里干了什么为线索,整个书中句子押韵,情节富有想象力,不是小小孩是大小孩看的。所以不是说ABC的书就只适合小宝宝,有的大孩子,中小学生看都很好。
然后有关字母的歌,可不只是我们小时候唱的字母歌一种,我听到过的就不止10多种。有的带情节,有的唱个字母然后唱两个这个字母发音的单词,配上动作,所以孩子是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孩子一旦有他们喜欢的,他们自己就喜欢重复,我家有的儿歌我和我老公一听头都大了,我老公说躺在床上那歌声就象蚊子在头上绕,我们无处躲藏。关掉我儿子还不允许,把我俩弄得就是“I
服了You.”任我儿子没完没了的听他喜欢的儿歌。
还有有关字母的拼图,卡片和玩具,我随手在家找两个拍下来给大家看看。有的孩子可能喜欢拼图,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卡片,而且同一个孩子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喜欢不同的东西。家长要自己观察,试验,发现,总结,再试验,再总结,这样和孩子一起不断提升。
我从没有正经八百地教我儿子26个字母,可他早都能指认出来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
以前在国内上大学学西方教育理论的时候其中很重点的一个介绍就是西方教育家的“玩”中学理论,但那时候只是书本学的,没有亲眼看到,没有实践,中国人讲学和玩是对立的,所以很难理解。在加拿大工作几年真的看到也实践了,好精彩。这也只是玩中学的一部分。
在孩子接受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时候,家长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启发也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英语思维。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对学颜色感兴趣,你在领孩子进行一本关于颜色认知的绘本,如果某页上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只小熊拿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气球,如果你就读给孩子,red,
yellow,
blue这样的方式在孩子的大脑里没有促使孩子有思维活动。只是在被动接受你的语音。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你给孩子读完了这页,回过头来拿一只玩具熊做道具,然后假装问玩具熊:“Teddy
bear teddy bear, what colors do you see?
’。这样的方式孩子会觉得很有趣,他/她也非常想帮助小熊来回答,这样会促使孩子用英语想,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英语思维。当然这样的启发提问是建立在孩子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孩子暂时答不上来也没关系,继续,然后找时机用类似的方式启发孩子。
http://s13/bmiddle/6ebf1775g7596d732cb3c&690
http://s6/bmiddle/6ebf1775g97e485847e55&690
http://s12/bmiddle/6ebf1775g97e469e5f01b&690
http://s2/bmiddle/6ebf1775g97e46bc89b21&690
http://s5/bmiddle/6ebf1775g7596d7c00d54&690
a teacup handle,
http://s6/bmiddle/6ebf1775g97e46efcc245&690
http://s3/bmiddle/6ebf1775g97e48178edd2&690
http://s14/bmiddle/6ebf1775g97e482c76e8d&690
http://s7/bmiddle/6ebf1775g7596da08b2c6&690
http://s2/bmiddle/6ebf1775g97e47fe9a8b1&690
http://s3/bmiddle/6ebf1775g97e470c4f472&690
http://s9/bmiddle/6ebf1775g97e471f3b2e8&690
这本书的文字还押韵,我刚看到这部书的时候都没感冒,后来看孩子们的反应才意识到其中的妙处。
http://s14/bmiddle/6ebf1775g97e473b2546d&690
http://s1/bmiddle/6ebf1775g97e4753d5c50&690
http://s9/bmiddle/6ebf1775g97e476600a58&690
http://s4/bmiddle/6ebf1775g97e4787024e3&690
在大声念接下来的字母
http://s10/bmiddle/6ebf1775g97e47a51dfb9&690
从头到尾唱一遍字母歌摇滚。
http://s2/bmiddle/6ebf1775g97e48e58d291&690
一对一指认
http://s5/bmiddle/6ebf1775g97e48fb48564&690
这个是带发声的,是教计算的,字母的也有类似的。发音很正。
我介绍的只是以ABC为例的一些基本的方法,顺便给家长展示一个视野。家长要明白量的积累很重要,如果孩子有喜欢的,多少次的“重复”都不为过,因为是孩子自己主动的,象我儿子不断重复一首歌,或掐一本书没完没了让你讲,都是好事,是其中必有他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可能他在不断学习,想输出了,你就耐心等待,积极配合,终有小毛虫变大蝴蝶的那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