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家体委羽毛球教学训练大纲声像教材文字版㈡

标签:
体育羽毛球视频教学文字版 |
分类: 09羽毛球视频 |
1990年国家体委羽毛球教学训练大纲声像教材文字版㈡
二、羽毛球步法(起点01:45:34)
㈠步法基本功
1.垫步:(起点01:46:00)
形式多样,其特点是动作急促、动作小,富有暴发力。
正手扑球的第一步,就是垫步。这是从静止到运动地起动步。
反手拨球的第一步也是垫步。垫步时,身体重心降低,为第二步的蹬步起到起动和降低重心的作用。
正手勾球的第一步,也是垫步。这个垫步起到起动和加速的作用。
反手展搓的第一步,也是垫步。直到从静止到运动的起动作用和加速作用。
这个垫步起到起动和降低重心的作用。
正手突击杀的第一步,是垫步。足尖向外展。这个垫步除了降低重心外,还起到身体转向的作用。
这是正手扑球的侧影,更清楚地看到,垫步起到降低身体重心的作用,为了第二步更好的前蹬和提高身体的重心,所以,垫步也成了高低重心转换的过渡环节。
接正手后场高球时,第一步的垫步足尖向外,为了第二步的转体,起到使身体转向的作用。
反手接杀时,这个垫步就是左脚的外转动作,起到身体转向的作用。
正手后场起跳杀球时,非持拍侧脚垫步,起到转向作用。
判断错误时,利用垫步调整运动方向。开始的方向是向原判断方向起动,发现判断错误后,运用垫步转向,为跳步准备。
2.并步:(起点01:51:39)
这是低重心的大并步,还有高重心的小并步,并且有各方向的并步。
这是从中心位置运用并步移动到位,起跳杀球。这个并步只是移动作用。
并步的移动是低重心的,而起跳是高重心的动作,所以并步还起到由低重心过渡到高重心的作用。
并步也用于回去步法。
这是头顶吊球以后,利用并步回动。
从网前也可以采用并步回动。
后场动作利用低重心并步回动速度较快,根据场上情况,如果不太紧迫,也可以用较慢速度的高重心并步回动。
如果需要从后场连贯的上网,就不能运用并步回动,因为这样就慢了。要运用跨小步,加垫步,最后加蹬步或跨步上网。
现在让我们把垫步和并步作一下小结:
垫步和并步在完成动作的步法中,和其他基本步配合使用。垫步和并步起到加速、调整重心、调整步幅、改变方向的作用。在攻守之间起到转换步的作用。将垫步、并步加上蹬步或跳步,从而加速场上步法速度。正确熟练地运用垫步和并步,是加快步法的速度和灵活性的关键。这是我国运动员的步法特点。
3.跨步:(起点01:57:13)
跨步有小步、大步,有各方向的跨步。
接杀的最后一步,就是跨步,是跨大步。
跨大步的一个作用,是提高前冲速度。前脚落地时必须注意正确的落地动作。
反手后场高远球,前脚落地时要稍向外展。脚后根外缘先缓冲的着地,然后脚掌外沿,逐步前脚掌全部着地。
低手位正手高球,最后跨大步击球,在前一步也是跨步步法,是跨小步。
这是运用连贯跨小步的步法打正手平高球,击球以后也用几个跨小步回动。当然,打平高球不一定非要使用连续跨小步的步法。
这是从后场上网,最后的两步都是跨步。
这是跨大步挑球。
跨步,即可以成为进攻性步法,又可以成为防守性步法。
4.蹬步:(起点01:59:40)
蹬步,就是上网的蹬跳步。
蹬步可以前脚蹬,也可以是后脚蹬。
上网落地时,落地脚蹬步回动,是前脚蹬。
上网用力脚是后脚蹬。
这要根据来球时间和当时的具体情况,临时灵活运用。
5.跳步:(起点02:01:16)
是后场技术、高空击球的起跳步。
跳步有三种:
第一种跳步,由持拍手一侧的脚起跳,另一只脚在空中向后摆动,完成击球动作后,就落地。然后,起跳脚才落地。第一种起跳的非起跳脚向后摆的程度,由动作的需要而定,头顶动作摆幅较大。第一种跳步先落地的脚,应该是先由前脚掌内侧着地,然后是脚内侧着地,最后 脚掌着地,着地点应该在身体重心的后面。
第二种起跳,先落地的脚是起跳脚。这种跳步一般是侧向或侧后方起跳。第二种跳步要求,先落地的脚的着地点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以保障身体向场内倾斜,有利于回动动作。脚着地的时候,仍然由前脚掌内侧先着地,而后脚内侧、前脚掌着地。
第三种跳步,双脚起跳,也是双脚现时落地。
㈡步法的练习(起点02:03:43)
这是在场地上做持拍步法练习,可以由人指挥,也可以自己练习。
防守步法的练习应该注意起动时的垫步的应用。
虽然是战法的训练,但是在挥拍的时候,要严格、逼真地将技术动作做好。尤其是少儿运动员。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应该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有目的的练习,应该从实战出发。
㈢步法的应用(起点02:05:13)
杨阳示范全场、多球步法的应用。
三、单一技术的教学示例和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起点02:08:30)
㈠握拍的教学(起点02:08:32)
1.目睹单手调整握拍
初学者掌握握拍要领后,应做单手调整握拍的练习。
这些是常见的错误握拍。
这是握拳式,握拍不灵活。
这是虎口对窄棱的握法,手指难以控制拍柄。
这是拇指掌面紧贴在宽面上握法,杀球时拍面不正,没有力量。
靠上握拍,不利于发力。
错误的握拍,往往不好纠正。
2.本体感调整握拍
在学好握拍的基础上,应做不用眼看,而用本体感练习调整握拍。
3.指法练习
正手握,拇指低些。
反手握,拇指高些。
转动变化体会正手反手握拍的转换。9-11岁的儿童。
侯加昌教练示范各种击球动作的指法。要求训练是经常性,经常拿拍子练习。
如:直线、对角、反手、正手、搓球……
4.捻动发力练习
正手收搓指法练习,
反手展搓指法练习。
5.屈指发力练习
正手屈指发力:主要练习手指的力量和前臂内旋发力。
反手屈指发力:要展腕,练习前臂外旋的发力。
5.屈捻发力练习
正手屈捻发力练习,
反手屈捻发力。
教练员要观察队员是否捻动了球拍。
㈡腕、臂回环动作的教学(起点02:13:49)
1.正手颠球练习:
颠球,要先学习用前臂内旋击球,逐步引导前臂回环。
甩臂击球是错误的,关键在于肘关节伸直击球。应该引导前臂回环,
前臂回环,关键在于肘关节保持曲臂。
2.反手颠球练习
要先用反手握拍,反手屈指发力和前臂外旋击球,甩臂是错误的。
在正手击悬挂球,关键是先抬肘,后击球。
前臂内旋击球,请注意赵剑华前臂的回环动作。
在前臂内旋击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前臂的回环幅度。
前臂内旋击球(高悬球),高击球点的练习,仍然使用前臂内旋击球。
注意赵剑华前臂的内旋达到最高点以后,拍面从下回环而上,这是前臂和手腕回环的结果。关键在于前臂的回环和手指的屈指发力。
做好这两个动作,自然有回环动作。
在前臂内旋击球的基础上,放松握拍。使用指力,逐步加大前臂的回环幅度。
㈢基础技术的教学(起点02:17:03)
1.分解动作的教学
就是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和连贯的教学。
⑴分解动作的教学-正手发高球:
要注意引拍和击球动作的教学,引拍动作中前臂外旋,手腕伸展。而击球动作正相反,前臂内旋,手腕向屈收方向回环。最后展腕,并握紧拍子击球。(如正手挥拍至前下方暂停,然后再挥向前上方)
⑵分解动作的教学-正手高球:
教学中注意握拍动作的放松,手腕自然平直,拍面正对球网。
引拍动作中,前臂外旋,手腕伸展。只有正确的引拍动作,才能有正确的击球动作。
2.悬挂球和多球教学
⑴悬挂球教学-正手发高球
他们在学习上述课目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加大运用幅度,逐步将引拍和准备动作完整地打出来。注意,持球臂的协调动作。
⑵悬挂球教学-正手高球:
同样原理,动作扩展到上臂,转体,逐步将引拍和准备动作完整地打出来。
⑶多球练习-正手发高球
甩臂是错误的,上臂后摆过大,直臂前挥,前臂就不能做回环和内旋动作了。
应该引导他们避免上臂后摆而将加大前臂的回环动作。
⑷多球练习-挑球
正手挑球和正手发高远球类似,初学者容易犯甩臂的错误。应该加大上臂的回环幅度,以增加击球力量。
反手挑的甩臂动作,也是因为直臂击球。而且握拍必然也是错误的。所以,握拍首先要正确。引拍动作中要抬肘,前臂绕肘回环,由下而上击球。
⑸多球练习-正手高球
这是错误的甩臂动作,击球点既偏低又偏身体外侧,肩关节也容易受伤,主要是因为前臂没有内旋和回环动作引起的。
这是正确的动作,击球点接近持拍肩的上方。
3.辅助教学:(02:22:35)
⑴正面对墙壁挥空拍:
这是感受前臂内旋和击球点正确位置的本体感练习。
⑵高椅子上挥拍打吊线练习
这是打吊线练习,坐着是为了强调持拍臂的练习。主要练习前臂内旋动作,
㈣多球练习(起点02:23:04)
以下实例可以用其他技术替换。
一点打一点:教练员送一个固定点,运动员打一个固定方向。
一点打二点:教练员只送一个固定点,运动员打两个固定方向。
二点打一点:教练员送两个固定点,运动员打一个固定方向。
二点打二点:
以上练习注意要求运动员动作正确,步法连贯,手法和步法协调。
杀上网搓
教练员送球要掌握适当的难度,使运动员能运用正确的动打高手位球。
㈤手法与步法协调性教学要点(起点02:24:06)
1.中心位置的持拍方式
常见的错误有持拍下垂,曲臂收腕但是拍子还是下斜,也不能持拍过高,不利于接杀接吊。
这是杨阳在训练,他复位的时候,持拍也随之复原,持拍的肘部平行于地面,拍头偏向内侧,说明握拍手腕不能有收腕的动作。
防守的时候,要稍有展腕。拍头稍微向上,有利于接杀时,紧急发力。
2.拉拍与步法协调
许多运动员手法和步法脱节,往往到位以后才拉开准备。
赵剑华示范:拉开动作,应该在步法移动中逐渐向上拉,到位时也就完成了。可以连贯的完成动作。
错误的动作还有,前场动作也是步法到位后才举拍。
赵剑华示范:前场动作同样应该从中心位置出发,就要开始逐渐抬上臂举拍,步法到位以后,便完成引拍动作。可以立即击球。只有这样,才能抢上高手位击球点。
网前多球练习,击球后不能将拍子垂下,应该保持一定的持拍高度。
少儿运动员应该处处注意培养良好的持拍习惯,要不然形成了不良习惯就难以纠正了。
3.杀上网的持拍动作
在杀上网的连贯动作中,赵剑华杀球后,随之将拍子翻上来,拍头上扬。动作这么快,在于杀球以后,随之将上臂外旋,同时展腕,拍头自然上扬。在上网过程中,逐渐抬上臂,引拍,伸向来球,争取高手位。
㈥对打练习(起点02:28:14)
这是单项技术的对打练习。以下的练习可以用其他技术替换。
一点打一点:这是各打一个固定方向的练习。
一点打二点:这是一方打一个固定方向,而另一方由一个点打出两个方向的球路。
二点打一点:
二点打二点:这是各方都打两个方向的练习。
以上各组,是为了在移动中熟练单项技术和准确性的练习。
四、单打技术的组合练习(起点02:29:07)
㈠动作的一致性和突变性
为了既不使对方击球意图,又能突然变换球路,就要求对同一击球点的不同击球技术具有一致性和突变性。
1.高吊杀的一致性
在教学训练中,就注意对高、吊、杀技术动作一致性的要求。
这是正手高球的准备动作、引拍动作,
正手吊球的的准备动作与引拍动作与平高球一样,
再看看正手杀球的准备动作和引拍动作,这不也可以打吊球和高球嘛!
2.搓推勾的一致性
搓推勾的一致性,同样要求它们的准备动作和引拍动作是相同的。
这里,任何一个引拍动作,都能打出搓推勾的动作。
㈡动作的突变性,
动作的突变性,要求能用相同的握拍,通过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动作的变化,来打出不同的技术球路来。
㈢技术组合练习
技术组合练习,是为了逐步适应实战而提高技术熟悉程度的训练。
1.吊与接吊:吊二点挑一点
这是攻防技术练习实例。这是接吊两点挑一点。
2.吊与接吊:吊挑二点
要回动到中心位置。要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要求。
3.高吊与接高吊练习
这是练习多拍,控制与反控制的方法地,注意高吊杀动作一致性。
4.高杀与接高杀练习
这是简单的攻杀练习。教练可根据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例如:接杀放网,可以勾、挑、抽等。
5.吊杀与接吊杀练习
这是一种控制网前的练习方法。攻方注意高吊杀的一致性。防守方侧训练判断和防杀的能力。这是一组全攻全防的练习。攻方要注意高吊杀的一致性。
6.高吊杀与接高吊杀练习
以上各组练习,可以用固定的、半固定的球路练习。
二一式防守
为了加快球速,加强防守的能力,而配备两名陪练进攻,以增强防守训练的难度。
综合性多球练习(02:33:33)
这是侯加昌教练在发多球。
教练员应该能发不同的难度,高吊杀抽放网等技术球路。
综合性多球练习,具有连续性,能达到多拍训练的目的。
教练员可以掌握难点、难度、强度、密度,以贯彻教练员的意图。
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但是,教练应该注意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不宜发水平过高的球。否则,甚至导致破坏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手感。
五、双打配合(起点02:34:50)
㈠前三拍的配合
1.发球方:
发一号区封头顶
发二号区封直线
发三号区平射球防中路
发四号区平射球直线
发五号区平高球防中路
第三拍挑,变平行站位
第三拍抽,变平行站位
2.接发球方
放网成前后站位
扑中路封网成前后站位
放网封网成前后站位
扑两边分边压网
接高球打杀吊成前后站位
接高球打高球成平行站位
㈡进攻状态的配合
前封后压
两人轮攻
抽对抽分边压网
㈢防守状态的配合
平行站位利于防守
斜线位防中路
㈣由前后站位转成平行站位
前者挑,直线退成平行站位
后者打高球,前者退另一边
㈤由平行站位转成前后站位
一位接高球,另一位向前成前后站位
接吊杀放网另一位补后场成前后站位
接杀反抽顺势跟进成前后站位
第三篇 专项身体训练(起点02:41:06)
一、运用适于羽毛球特点的其他项目作训练手段,如举重、田径、足球、体操等。
二、运用其他项目的器械模仿羽毛球动作进行训练如,如网球拍挥拍等。
三、将羽毛球动作分解成许多基本单位进行带球或不带球的强化训练。这是羽毛球项目独有的。专项步法就是其中之一项。本片着重介绍。
专项步法训练,是在分解步法动作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以便强化足弓的弹性,踝膝关节、腰髋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专项灵敏素质的目的。
起动步的练习
左右分腿跳
前后分腿跳
原地快频跑
前后交叉快频跑
原地高抬腿跑
左右分腿转踝
制动步
弓步前后跳
行进间垫步、蹬跨步
反手接杀步
冲刺加上网
后退加跳步
摸单打连线往返跑
原地单脚跳
双脚前后跳
双脚左右跳
双脚前后左右跳
原地平蹲纵跑
原地直腿跳
原地交替踢腿
原地反弓跳
行进间左右蹬跨跑
行进间后蹬跑
行进间后退跑
行进间两腿前后交叉侧身跑
行进间单脚向前跳
行进间单脚向后跳
行进间曲线向前并步跑
行进间向后并步跑
行进间并步跳起封网跑
低重心练习
弓箭步前后腿交替跳
左右分腿转踝跳
前蹲起分脚转踝跳
前蹲起蹬跨
侧身并步
腰髋练习
转踝跳
原地高抬腿交叉跑
原地半蹲转髋跳
侧身双腿转髋跑
2012.04.30羽道客说明:
看了两天,终于结束了。两小时五十二分钟,清晰度又这么磨人……。
搞个文字版,主要是了解视频的结构。
有的网友已经将三个小时的视频剪成小段,如果加上我的这个东西,就更容易理解各小段视频之间的关系。
虽然是20年前的东西了,但是内容仍然是权威的。如握拍,发力,讲的真是好。看了后,感叹:关于握拍和发力的内容,初学者不用再看其他的教材了。
叹为观止!!!
有错误之处,请指正。
(2012.05.06晚,第一次全文完成,还要再校对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