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弘化杂志教育 |
分类: 学佛心声 |
随着一波波的冷气团来临,天气逐渐冷了,自己竟然无法依旧起早做早课,总是无力的被睡魔打倒……
昨晚读到一篇祖师法要,心想:早起念佛事关重大,无论如何,必定要克服,再克服啊!
恭录:清妙空大师念佛四十八法节要(一小段)--
“凡大兵大疫之年,五更持诵佛名,能消冤厉。当思我此一声阿弥陀佛,上穷有顶,下极风轮,尘刹众生,一时受益,其布施不可思议也。”
芸芸众生苦难当前,吾辈知悉佛力无边念佛人, 岂可置之不采,只求自了?
末学鲁钝自力不足,只能向大众忏悔,向佛请求加被,困知勉行
回应一:
省庵大师语录提及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在死生之际,非常泰然,有一天备了茶洒,会集诸亲友。
在聚会尾声时,老人奄奄一息,似将大去。众人请老人留下遗言。老人说:
“最好是第一五更起!”
众人面面相觑,会不过意。
老人接着说:
“只有五更早起,可以勾当自家事,自家事就是‘死的时候要往哪儿去’这件事。如果我平日都仅管添财置产,衣食劳碌,到今天我要去了,又有什么可以带得走的呢?”众人顿然有所领悟。
回应二
惭愧,加油,所谓共修,实需同参善友黾勉同行啊
且引易经乾恒两卦大象共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回应三:
当雁鼓动双翼时,对尾随的同伴都具有“鼓舞”的作用,
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型时,比孤雁单飞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的飞行距离。一人念佛,大声称念,撑不过三十分钟。中间再夹杂昏沉、散乱、掉举,这样的念佛品质,如何伏得住顽强的惑?
众人念佛,高声念个四五十分钟也非难事。有众人的辅翼,每当昏沉、散乱,可以旋散旋收,妄念跑不远。
平时欠缺共修练习,一遇集体念佛,不是脚酸,就是昏沉,很难用得上力。所以古德以“丛林无曲木”比喻共修好处,良有以也。
回应四:
常听一比喻: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近日又听到莲友引用,忽生一念:我作谁?作蓬?还作麻?遂查字典。
蓬:菊科飞蓬属,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叶形似柳而小,有刚毛,花色白。秋枯根拔,风卷而飞,飞如乱发,故亦称为“飞蓬”。因而比喻散乱的样子。称:
“蓬头垢面”
麻:一年生草本,其茎部的韧皮纤维长而坚韧,可供纺织用。其果实可为饲料或榨油用。种类甚多,有大麻、黄麻、业麻、苎麻等。
如各位师长所讲,共修之利益极大!吾人应自许,为自能立足之麻。然后己立而立人,才不致一再浪费,共修期间所生的人力、物力、财力啊!
古德云:
“闻钟声不起,护法善神嗔,现世损福慧,死后堕蛇身”。我也是个起不来的,脸红。
回应六:
嗯,要有警惕心,平时健康时都不能完成早晚课,最后一着该怎样的危险!常常有愿望而不能实现,在乎愿不执持、为杂缘所误、所耽搁!
“已今当愿, 已今当生”, 以早晚课为日用云为之勉励,大家都莫错过
阿弥陀佛
回应七:
哎……真是说到关键了! 这段时间总上闹钟上到三四点多但老是六点起!觉得自己太差了!
但第二天还是没有变化!但今天早上不可以!一定要早起了!要不然太让师兄们失望了!
回应八:
真是个考验, 自己做的实在惭愧,以后努力, 佛说: 以苦为师,以戒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