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项目书
(2011-01-07 18:52:46)
标签:
南区失物招领处进行调研部拾获杂谈 |
分类: 调研部-策划书汇总 |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会调研部
2009年11月
项目名称:失物招领
项目时间:2009年11月起
实施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委员会
参与部门:校学生会调研部
联系电话:0591-22867312
一、背景与现状:
在校园内,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丢失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书本、雨伞,甚至MP4和手机等贵重物品,给同学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
但是在师大校园内暂未有专门的失物招领中心,也没有专门处理拾获物品的机构,物品丢失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校园中唯一有涉及该领域的学生组织是校广播电视台,但校电台作为校园内一个重要的媒体机构,其主要负责的还是对遗失物的公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失物招领”体制。
为了建立一个健全的“失物招领”机制,将校内物品丢失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我“校园事务咨询处”将校园“失物招领”纳入我处一项常规业务。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逐步打造成服务广大学生的失物招领窗口。
二、目标人群: 全体在校学生
三、项目目标:
(1)统一收取拾获的物品,并通过这个平台将失物归还给失主;
(2)规范和完善“失物招领”的机制,为同学们提供更宽广的服务平台;
(3)加强同学们防范自身财产安全的意识,为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最大努力。
四、项目策略:
(1)前期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失物招领中心在同学们中的知名度;
(2)项目开展期间规范接收管理以及认领工作,同时拓宽工作服务空间,争取把失物招领的服务网深入到各学院、班级。建立长期的相关服务机制,把失物招领中心打造成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3)后期做好总结分析备案工作。
五、项目主体:
(1)前期筹备工作:
1、分工部署工作:
①策划组承担项目书的制作和整理工作,以及制度的制定问题;
②文秘组制作物品登记表(包括丢失\拾获物品的地点、时间、失主\拾获物品的人的电话)和失物招领档案表;
③访查组负责向同学们宣传失物招领中心;
④信息组负责物品存放以及宣传板资料更新工作。
2、与各学院建立良好的失物招领的联系,由调研部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扩大失物、失主的信息流通量;
3、建立QQ群:QQ群人员包括调研部工作人员、失物招领分布在各学院的对接人以及教室管理人员等。
4、宣传工作:
①
②
③
(2)具体工作内容
1、同学们在拾获失物时能够交到中心来,对拾获物品的地点、时间、拾物人的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建立专门的管理单位管理失物
2、工作人员对于遗失物品的同学给予登记,内容包括丢失物品的地点、时间、遗失物品的人的联系方式。同时能够及时进行失物的核对,归还失主;
3、对于未领取的丢失物品,定期在A、B、C、D区以及南区食堂、学生服务站、校广播电台等进行公示,对于在三个月内无人认领的物品,将对其进行编号保存,并将其上交给学校,待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对于拾获物品的人员进行张榜表扬;
5、每两周定期将失物招领情况反馈给广大同学
具体工作内容流程如下图:
开始 |
“失物招领处”收到遗失物品 |
登记拾物者个人资料、联系方式、所拾物名称及日期、地点 |
查看物品是否有失主信息? |
在宣传栏及失物招领群上及时公布失物信息 |
|
失物是否一直无人认领 |
交由保管处处理 |
|
登记失主个人资料,询问物品特征、品牌、遗失地点、日期 |
情况是否属实 |
公告已认领物品,做好信息更新工作 |
(3)工作制度:
1、反馈机制:反馈是指给同学们的来访、来信、来电给予相应的反馈,并把招领成果反馈给广大师生;
①对上反馈主要是每周由部长召开例会,成员交流心得,并将一周的招领成果以文档形式上交相关部门;
②对下反馈是指及时告知广大师生失物招领成果的信息,公布“拾金不昧”人员名单。
①当日单次工作记录,值班人员以纸质材料、表格形式详实记录;
②当日完整工作记录,当日最后一班值班人员录入电脑并用文档形式保存;
3、物品管理制度:
①对于收获物品,我们将对其进行存档贴编码,编码规定如下:A-一卡通,B-手机,C-音乐播放器,D-学习用品,E-其他,其次后面要注明时间和第几件物品,例如,11月11号先收到一个手机,再收到一个MP3,那么手机的编号就为B-11111,MP3的编号就为C-11112。同时,在办公处外广场放置一个固定的宣传栏,每天更新一次物品信息;
②物品存放时间:对于在三个月内无人认领的物品,将对其进行编号保存,并将其上交给学校,待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③物品存放位置:回收的失物按编号顺序放在储物柜,储物柜钥匙由当日值班人员负责。
4、物品认领制度:
失主对于所认领的物品必须详细说明其特征,在确保其情况真实情况下,准予其领回物品,同时,本部门应做好登记工作,以便对后续问题做出说明。
5、跟踪制度:
①安排专人督促失物事件的认领情况,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新;
②定期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方法,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及建议。
6、联动机制:
①通过QQ群与对应的接待人进行沟通交流,时时更新群空间中的失物信息;
②定期与各学院、班级、教室管理负责人协调合作,寻求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支持,及时向同学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更好的实现桥梁作用;
③定期以问卷形式到同学当中走访调查其对失物招领中心的满意度,征求其意见建议,促使调研部更进一步的提高办事质量。
六、项目评估:
失物招领处的开设集中体现了校学生会为同学服务的宗旨,通过为学生办小事、办实事,既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服务同学,又可以提高了部门的知名度以及校学生会的信誉度,从小事中凸显出校学生会的价值,值得推广与宣传。同时,失物招领中心工作内容与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足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与重视,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但因失物招领中心处于初成立阶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困难程度仍不容忽视。目前,最迫切的仍是宣传尚未推出的问题,失物招领中心在同学当中缺少知名度,有必要将失物招领中心推向全校,以进一步做大做强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