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为了学区房,各区奇招迭出,房东、房客、学校、家长忙于应付,热乎劲不输今夏的高温。到了美国,无意中的闲聊,发现原来大洋彼岸也有学区房。
我们在巴尔的摩住了几天,朋友家的房子是三年前才买的,三层楼的TOWNHOUSE很新,很实用。我随便问了一句,为什么选这儿的房子呢?朋友说,那时小两口准备要孩子,这里的学校很好,就决定买这里的房子了,就是贵点。我一愣:“美国也有学区房啊?”“当然,你以为只有中国有啊。”清晨我们去散步,小区的路旁有不少背着书包的中学生,十月下旬有的还穿着短裤,男孩女孩都挺文雅,其中不少是亚裔面孔。七点十几分来了一辆大鼻子校车,接走了这些孩子。一会儿又陆陆续续来了十来个小一点的孩子,叽叽喳喳,看来是小学生,七点半另一辆大鼻子校车来了。
http://s8/bmiddle/0021FnxUgy6OqYMvknJ17&690
在加利福尼亚我们逗留了十来天,住在发小家。发小夫妇在加州生活三十多年了,一幢HOUSE老两口住着很舒服,只是距高速公路有点近,开窗有噪音。她说,刚来加州时不住在这儿,而女儿准备上小学那年,才发现那儿的学校实在不敢恭维,四处奔走,了解到这里的学校很好,赶快卖了那边的房子搬到这里,“刚来美国时不懂啊。”也难怪,八十年代初他们出国时,中国人哪个懂学区房啊。就是在这个学区的学校读书,他们的女儿从小优秀,毕业于常春藤名校,现在已经是有所成就的医生了。优质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功不可没呵。
到佛罗里达亲戚家时,他家小两口正为搬家的事纠结呢。原来俩人住一幢HOUSE,面积很大,无暇打理,就把HOUSE租了。现在居住的TOWNHOUSE环境非常好,房屋面对一池静静的湖水,池边是自然岸线,一丛丛芦苇里不时有鸟儿飞出,飞到湖边的草地上东看看西瞧瞧,孩子见了总要跑出去和鸟儿招手。不曾想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已经出租的HOUSE所在区域的学校(从学前到高中)是当地最好的,但HOUSE的租约到期还早,违约要赔偿,正商量是否先租房住。老少三代,选房租房也不是容易的事。于是他们决定先去那边的学校给孩子报名。美国就近入学的条件简单,只要提供该学区内住房的水电费账单,证明学生确实住在该学区即可以入学,租房者同等待遇。而他们自己的房子出租了,水电费房客付,想租房又没搞定,当然拿不出水电账单。幸好还有一条:父母的驾照地址是该学区也行,去报名的年轻妈妈总算松了口气。其实孩子才三岁,报的只是幼儿园。哎,孩子们面前都有一条起跑线啊!想起孩子在湖边与大鸟嬉戏的情景,搬离这么好的环境,真有点可惜。
http://s14/mw690/0021FnxUzy7u4r3mIARbd&690
美国的好学校同样带动周围房价。美国的房产税由三部分构成:县税、市税和学区税,这三者的比例是1:1:5,其中学区税用于该学区的教育。好学区的房子价高,税收就多,学校得利,学校有了钱,软硬件自然就好,学校出色又推高房价......教育均衡谈何容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