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文档,WiFi协议其实只是OSI7层协议的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在对硬件进行测试时,其实我们测试的大部分只是物理层的性能.整天工作凌乱复杂,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将协议的文档仔细的研读归类,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其实还是处于混沌状态,只能把看到的东西暂时罗列在这里,看得多了也就自然会清晰起来.
在物理层的空中接口中,数据信息势必以某种格式进行传输.这种传输经常是一帧一帧的进行,每一帧都会按照一定的规矩,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帧结构,或者包结构.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有三部分组成:
.物理管理层(Physical Layer Managerment):为物理层提供管理功能,它与MAC层管理连接.
.物理成汇聚子层(PLCP):MAC层和PLCP通过物理层服务访问点(SAP)利用原语进行通讯.MAC层发出指示后,PLCP就开始准备需要传输的介质协议数据单元(MPDUs).PLCP也从无线介质想MAC层传递引人帧.PLCP为MPDU附加字段,字段中包含物理层发生和接收所需的信息,802.11保准称这个合成帧为PLCP写数据单元(PPDU).PLCP将MAC协议数据单元映射成适合被PMD传送的格式,从而降低MAC层对PMD层的依赖程度.PPDU的帧结构提供了种种站之间MPDU的异步传输,因此,接收工作站的物理层必须同步每个单独的将道路的帧.
.物理介质依赖(PMD)子层:在PLCP下方,PMD支持两个工作站之间通过无线介质实现物理层实体的放送和接收.为了实现以上功能,PMD需直接面向无线介质(大气空间),并对数据进行调整和解调.PLCP和PMD之间通过原语通信,控制发送和接收功能.
*长PLCP
Preamble包结构:
Preamble这个词在我刚刚开始接触通信技术的时候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理解,后来才知道Preamble(译为"前导码"),前导码就是通信之前用于握手,同步,开始等目的的一串码字.在这种包结构中,前导码位数比较多,因此称为长前导码.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长PLCP前导码包结构.
http://s10/middle/4b650d65ga38484848fb9&690
这个长PLCP前导码的格式是否在802.11a,802.11g以及802.11n中使用,目前我还不清楚,但至少应该是在802.11
1999和802.11b中使用的.
SYNC是128bits的码,应该是一种特殊指定的码,例如128个"1".
SFD:开始单元
PLCP:物理层汇聚协议
PSDU:PLCP服务数据单元
PPDU:PLCP协议数据单元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PLCP Preamble)144 bits+(PLCP
Header)48bits=192bits,也就是说192bits的传输时间是192uS,计算一下,Preamble和Header的传输速度应该是1Mbits/S.
而对于PSDU来说,其传输速度更加不同的调制方式,其传输速度分别是1M,2M,5.5M或者11M.
好了,要去吃饭了,回来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