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2015-04-13 22:45:14)
标签:

书法

怪书

分类: 杂谈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米芾 珊瑚笔架图

宋徽宗曾问米芾,本朝书法家有哪些人?米芾历数之后逐个评论道:“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他戏称自己是“刷字”。自负狂傲的米芾虽然一时戏言,以偏概全,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些书家书法的弊端。

且不说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还真有画字者。特别是当今书坛,常见一些江湖中人以字为画;写一“舞”字竟能描画出一对男女搂抱共舞模样。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写“海纳百川”横批,竟将草书“海”字最后一划拖曳成海水波浪状。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呜呼,此等恶俗,真不堪入目!这样的东西根本算不上是书法艺术作品,只能算作是用毛笔涂鸦罢了。

为什么这些画出来的字不是书法作品?因为书画同源,却并不同弊,这是书法与绘画的流布方式和艺术对象决定的。书法过多地讲究书以人传,而绘画则相对以“文本”为尺度。绘画的表现对象是生活,是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最具人性的深切体验;书法当然也要讲究作者的精神世界,但是这个精神世界的表现是含忍的,而它的对象就是文字。也因此,绘画不断地接受新生活,表现人类活动的足迹,这也包括人类的精神活动。

书法却要坚守古老的文字,惟恐不能守住古人的阵地。绘画与书法都讲究临摹,但是,绘画除了必要的临摹古代经典外,更强调写生。而书法几乎无生可写,临摹毕生也不足为耻,上追到远古时代,甚至史前也无不可。各有书体可以炫耀师门,或者一生瞽矇于书而不觉,书法创作几乎成了独木之桥。如此等等。中国当代俗恶书法充斥书坛,更有胡乱涂鸦者混杂其中,让人不可忍耐。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赵孟頫曾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书入画”是古代画家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书法用笔。虽然绘画史上像苏东坡、米芾、赵佶、赵孟頫、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金农、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等,都是书画兼擅的大家,但这并不等于画家自然就是书法家。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图“天下第一龙”

当今有些人甚至是已有大名的画家,没有书法功力和水平,却在公开场合扮书家状,以画法作书法,“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如作画般描画涂抹出来的字如死蛇烂蟮,毫无生动气韵和神采。甚至有的画家认为书法很容易,写一幅字不像画一幅画那样费功夫,便以书充画。他们还没有掌握好书法的笔法、结字,就画出“书法作品”出售。其实,书法是一门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艺术,习书者要心怀敬虔,临习取法古代书法名家碑帖。只有当能够熟练掌握了书法的笔法、墨法、字法(结体)、章法以后,才能进入自然书写、信笔挥洒的状态,而不再是生硬地拼图画字。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书中有画”的文字写法,图画很恶俗,很多人很喜欢,认为很有创造性、艺术性,大概是受了中国字是象形字、书画同源这一说法的影响。请看图: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图“天下第一马”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福”字是应挂在中堂中的字,这个福字你挂在家中中堂、客厅,不怕人笑话吗?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这是写字吗?这个佛字就是涂鸦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写这个、挂这个“佛”字的人,你不怕亵渎佛祖吗?


不堪入目的“字中有画”

书法史上从来没有靠花样花哨成功的大师。面对这样的流俗现象,提升自身鉴赏与辨识能力更为重要,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传统,多看、多读、多汲取传统书法营养,从传统书法里建立起端正厚实的审美观。

在书法道路上,凡是背离传统精华而盲目创新的人,凡是不想踏实临帖而投机取巧的人,凡是“没学会走就想奔跑”的人,都会融入不堪之流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