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围城一晃第五个年头了,浑浑噩噩中自己也不觉步入中年。我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亲友都说我没脾气,其实我有时生气不太愿意表现出来。但这几年我发觉自己受她影响,脾气变差了。她脾气很大,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冲我大吼大叫,而且唠叨个没完没了,能把N年的事拿出来说你。她自己错是绝不承认的,而且总能找到原因怪你。一大早又在她的唇枪舌剑中吻别宝宝去上班。虽然是清明节后,但阴雨绵绵寒意未减,心情格外郁闷,又想起一个故事。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俗话说的好,“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话,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其实这个道理是不用论证的,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事情、让我们感动的话,不一定是别人的赞扬,不一定是在别人向我们表衷心的时候,而是感觉到:是这样的,他理解我、他说出了我想说却说不来的话、他引发了我同样的感情。。。于是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开心,也对说出这些话的人产生好感。
夫妻吵架80%以上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夫妻吵架的开始阶段一般都是这样:妻子在炒菜,发现没有酱油了,就让丈夫去打,而这个时候丈夫在看电视,正看得上劲,嘴里在答应,屁股却不离沙发,过了一会儿,妻子就开始骂了,丈夫开始还忍着,再过一会就忍不住了,也开始回骂,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丈夫在做饭,妻子过来看,边看边说:油少点!水放多了!火太大了!丈夫听着听着就扔下勺子不干了,是你做饭还是我做饭?
总之,这种情况就是夫妻在对方做某事的时候指指点点,唠唠叨叨,从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争吵的开始。如果能避免这些指点与唠叨,就可以避免争吵。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在谈恋爱的阶段,两个人无话不说,但是从来不会争吵,一旦结了婚,争吵就开始了,在恋爱的时候,双方都非常关心对方,电话一打就是几十分钟,打完了还觉得还有话没说完,结婚之后关心就变得很少了,不是重要的事就不打电话。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身边无风景,枕边无伟人。”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对对方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对方的缺点了如指掌,多数人对第一次见面的人都很有礼貌,说话做事都很小心,相处时间长了就不一样了,什么话都会说,很多人都会“熟而无礼”,夫妻之间也会这样。礼仪的核心是尊重,没有了礼貌,就更别提尊重了。如果双方能相互尊重,就不会出现争吵的现象了,如果夫妻之间能“相敬如宾”,那情况就会很好了。
在夫妻之间,看到对方的缺点,是很正常的,但如何去面对,那就需要用点心思了,不然战火随时都会爆发。我现在慢慢理解“忍”字了,我家原来有一张字画,上面写着“能忍自安”四个字,下面写着一段话:
忍字头上一把刀,
遇事不忍祸先招,
若能忍得心头怒,
事后方知忍字高。
很多夫妻在争吵之后,都觉得对不住对方,觉得有些话说得有些过份了,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而且,伤人的话会被对方记一辈子,就好比木板上钉了钉子,尽管把钉子拔了,留下的坑却再也无法复原了。
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生气,但是有时就是因为实在忍不住,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都能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如果实在忍不住,就换一种说法,“你看这样做怎么样?”“如果那样做就更好了。”“这样做可能更好。”相信,如果夫妻相互尊重,两个人的感情一定会越来越深,关系会越来越稳固的。
最后,愿那些火气大、容易冲动的兄弟姐妹们多读“忍”字经!
加载中,请稍候......